疫情形勢怎麽看?如何守住疫情防線?回應來了
近期全國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現點多、麵廣、頻發的特點。如何從(cong) 嚴(yan) 從(cong) 實開展防控工作,盡快遏製疫情擴散蔓延的勢頭?怎樣進一步提高科學精準的防控水平,用最小的代價(jia) 實現最大的防控成果?國務院新聞辦18日舉(ju) 行的新聞發布會(hui) 對此作出權威回應。
疫情“壓力差”:外防輸入挑戰加大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國家疾控局局長王賀勝介紹,從(cong) 2021年12月開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進入了第四波流行高峰,已連續11周每周報告病例數超過1000萬(wan) ,目前仍處於(yu) 高位流行的水平。
“特別是今年以來,周邊國家和地區疫情快速上升,與(yu) 我國疫情水平的‘壓力差’不斷增大。”王賀勝說,近期疫情輸入的壓力明顯增加,而有的地方認為(wei) 奧密克戎變異株症狀輕,流感化,有“歇歇腳、緩一緩”的心態,常態化防控和應急處置放鬆了要求。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2月,我國日均輸入感染者數為(wei) 91例,遠高於(yu) 2020年的22例和2021年的32例。今年3月以來,日均輸入感染者數超過200例,單日最高超過300例。
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專(zhuan) 家分析研判認為(wei) ,全球本輪疫情高位流行,且近期不會(hui) 結束。我國仍將持續麵臨(lin) 同時段多地發生以奧密克戎變異株為(wei) 主的疫情風險,防控形勢日趨嚴(yan) 峻複雜。
“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後多以輕症和無症狀為(wei) 主,導致輸入來源更加隱匿,傳(chuan) 播方式更加多樣。”王賀勝說,要進一步提升監測預警的靈敏性,健全多點觸發的監測機製,切實提高疫情的“早發現”能力。
堅持“動態清零”:務必守住疫情防線
堅持“外防輸入、內(nei) 防反彈”總策略、“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我國正在采取果斷措施,盡快控製局部聚集性疫情。
王賀勝表示,“動態清零”是在“外防輸入、內(nei) 防反彈”防控總策略前提下,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的防控做法。“動態清零”的目標是追求以最低的社會(hui) 成本,在最短的時間內(nei) 控製住疫情,核心是快速反應、精準防控。
“‘動態清零’做法符合中國國情與(yu) 科學規律,效果是好的。”王賀勝表示,疫情防控的“中國經驗”保障了我國人民群眾(zhong) 的生命健康,促進了經濟的增長,較好地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之間的關(guan) 係。
“中國的抗疫實踐表明,堅持‘動態清零’是我國當前務必守住的疫情防線,是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最好的踐行,也是對國際抗疫的最大貢獻。”王賀勝說。
修訂診療方案:防控更科學精準
不久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對病例發現和報告程序、病例收治、抗病毒治療等作出新調整。
“製定新版診療方案不意味著防控政策放鬆。”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局長焦雅輝說,修訂診療方案是要更加科學精準防控,用最小的代價(jia) 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
按照新版診療方案,對新冠病毒感染者采取分類收治措施,輕型病例實行集中隔離管理。焦雅輝表示,同時也要配備一定的醫務人員,對輕型病例給予適當對症治療,同時觀察病情,如病情加重,應及時轉至定點醫院治療。
抗原檢測的相關(guan) 細節規定,也廣受關(guan) 切。
“居民購買(mai) 自測的抗原檢測產(chan) 品不需要備案。”焦雅輝表示,一旦自測陽性,要及時向所在社區(村鎮)報告,由社區(村鎮)安排專(zhuan) 門車輛,轉運至醫療機構進行核酸檢測確認,整個(ge) 過程要形成閉環。
有效防重症:鼓勵老年人接種疫苗
截至3月17日,全國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種已超過12.39億(yi) 人,占總人口的87.85%。完成加強免疫接種超過6.44億(yi) 人。
“去年以來境內(nei) 發生了多起聚集性疫情,但是重症的人相對很少。”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說,疫苗接種對於(yu) 預防重症、預防死亡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同時,老年人免疫功能相對弱,大多又有基礎疾病,一旦感染新冠病毒,發生重症和死亡的風險遠高於(yu) 年輕人。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一直高度重視老年人的疫苗接種,多次對老年人接種進行部署安排。
“全程接種、加強免疫接種,對於(yu) 老年人特別是對於(yu) 高齡老年人是非常有意義(yi) 、有價(jia) 值的。”曾益新說,“我們(men) 還要繼續加大力度來推進這項工作。”(記者董瑞豐(feng) 、宋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