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兩極同時出現極端高溫是全球變暖的新證據嗎
作者:張田勘
據美聯社、英國《衛報》等多家外媒報道,近期,南北極同時出現極端高溫。上周末,南極一些地區氣溫刷新紀錄,比往年同期平均氣溫高至少40攝氏度,而北極部分地區的氣溫也高出至少30攝氏度。氣候學家指出,南北極同時出現高溫,史無前例。
南北極同時出現高溫是否進一步證明全球變暖?對此,全球氣候方麵的專(zhuan) 家有不同意見。澳大利亞(ya) 莫納什大學地球、大氣與(yu) 環境學院院長安德魯·麥金托什教授認為(wei) ,此次天氣事件是冰架上方大氣變暖的一個(ge) 代表事件;美國賓夕法尼亞(ya) 州立大學地球係統科學中心主任、氣候學家和地球物理學家邁克爾·曼表示,極地極端氣溫超出預期水平,令人擔憂。極端氣候現象正在超出模型預測的範圍。這些事件在提醒人們(men) 需要緊迫采取行動。
不過,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科學家沃爾特·邁爾和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氣象學家馬修·拉紮拉(Matthew Lazzara)都表示,南極洲的高溫或隻是一個(ge) 隨機的天氣事件,並不是全球變暖的結果,但如果再次乃至反複發生,則應該敲響警鍾。
直到今天,全球變暖盡管是一個(ge) 可以觀察到的現象,但迄今還隻是一種假說。至於(yu) 現在出現的南北極同時升溫的現象,也需要未來更多的事實和研究結果來揭示真實原因。
首先要看到的是,南北兩(liang) 極確實出現了不同尋常的高溫。3月18日,極端天氣記錄追蹤機構Maximiliano Herrera一條推文稱,海拔3.4千米的南極康科迪亞(ya) 站溫度達到了零下12.2攝氏度,比同時期曆史平均氣溫高出近40攝氏度,而海拔更高的沃斯托克站(東(dong) 方站)的氣溫達到零下17.7攝氏度,比曆史最高紀錄高出約15攝氏度。沿海的特拉諾瓦氣溫也遠高於(yu) 冰點,達到了7攝氏度。
與(yu) 此同時,北極附近一些氣象站的溫度比同期平均水平高出約28攝氏度。與(yu) 1979年至2000年的基線溫度相比,3月18日的南極大陸整體(ti) 溫度上升了約4.8攝氏度。同日,北極整體(ti) 比1979年至2000年的平均溫度高出3.3攝氏度。尤其是南極本在夏秋季,出現高溫就更令人驚異。即便是冬春季的北極,氣溫也同時升高,就更讓人關(guan) 注。
不過,關(guan) 於(yu) 南北極同時升溫卻有不同的解釋。關(guan) 於(yu) 南極的升溫,有幾種說法。總體(ti) 而言,南北極溫度同時升高都與(yu) 熱量和水分向極地輸送有關(guan) 。一種是澳大利亞(ya) 新南威爾士大學副教授亞(ya) 曆克斯·森·古普塔表示,來自澳大利亞(ya) 的強風是造成南極洲溫度異常的原因。二是澳大利亞(ya) 莫納什大學氣候研究員朱莉·阿爾布拉斯特教授認為(wei) ,強降雨雲(yun) 團將溫暖潮濕的空氣帶到了南極東(dong) 部上空,導致當地的高溫。第三種解釋是,此次兩(liang) 極的極端高溫,是西風帶劇烈振蕩、阻塞高壓異常突入北極圈和南極圈的結果。還有科學家認為(wei) ,此次南北極同時升溫是太陽風暴造成的。當太陽風暴撞擊地球磁層時,太陽風暴帶來的帶電高能粒子(即離子和電子)沿磁力線集中在地球兩(liang) 極,形成極光和能量釋放,導致地球兩(liang) 極在3月同時出現異常高溫,並且極光也更加強烈。
顯然,這些說法也都有一定道理,但也還不能完全解釋為(wei) 何兩(liang) 極同時升溫,仍需要更多的研究結果來相互印證。
另一個(ge) 事實是,北極的劇烈升溫僅(jin) 維持兩(liang) 天,隨後就迅速降到正常水平;南極的升溫也在迅速回落,將在3月26-27日回歸正常。這表明,兩(liang) 極同時升溫的時間較短,或是一次急促的偶然升溫事件。而且,南北極的大多數地方的最高氣溫仍然在零度以下。因此,此次兩(liang) 極同時升溫既不構成全球變暖的鐵證,也不會(hui) 導致冰川大規模融化,更不會(hui) 導致明顯的海平麵上升。
盡管此次南北極短暫的氣溫升高尚不構成氣候異常,也談不上氣候劇變,但必須對類似的事件予以更多關(guan) 注和研究。而且,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zhuan) 門委員會(hui) (IPCC)的數據,自1979年以來,北極的極端高溫事件有所增加,北極可能平均每10年有一次不結冰的夏天,氣溫升高2攝氏度。在南極半島,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科學家一直觀察到強勁的變暖趨勢。因此,IPCC預測,南極半島、南極西部和東(dong) 部部分地區在本世紀將繼續以高於(yu) 平均水平的速度變暖。
全球變暖是否成為(wei) 事實、是否會(hui) 加劇,取決(jue) 於(yu) 人類對碳排放采取的措施。因此,控製碳排放是人類理應堅持的行動。(張田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