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走近《讀者》:從故土出發,情懷沁潤在字裏行間

發布時間:2022-03-30 11:0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蘭(lan) 州3月28日電 (張婧)在出版業(ye) 市場化的環境下,讀者出版集團甘肅文化出版社即將邁入三十而立之年,仍持續“以文化人、以文化心和以文興(xing) 社”,作為(wei) 該社社長的鄖軍(jun) 濤也將迎來自己作為(wei) 出版人的第17個(ge) 年頭,“厚植甘肅這片文化沃土,人文情懷沁潤在字裏行間,也在方寸之間。”

  鄖軍(jun) 濤28日接受中新網記者專(zhuan) 訪時表示,截至目前,該社共出版5760多種圖書(shu) ,尤其自2010年以來,他們(men) 共拿到的國家重點項目就有46個(ge) ,出版的圖書(shu) 具有曆史價(jia) 值,擁有學術性、原創性、資料性、傳(chuan) 承性,以及可讀性,致力於(yu) 講好文化自信的時代故事。

  “取得上述成績,關(guan) 鍵是立足甘肅。”鄖軍(jun) 濤舉(ju) 例說,這裏的曆史古籍文獻資源豐(feng) 富、獨具特色,全省約有140萬(wan) 冊(ce) 古籍文獻,這些古籍文獻大都散落於(yu) 各個(ge) 圖書(shu) 館、檔案館、博物館甚至民間,既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也沒有得到有效開發利用。

  對此,甘肅省於(yu) 2020年啟動編纂《隴右文庫》,這是該省進行的首次大規模古籍整理與(yu) 編纂出版工作,計劃用10年時間,編纂完成篇目設計的10大子庫40編500卷整理出版任務。

  參與(yu) 此項工作的鄖軍(jun) 濤介紹說,《隴右文庫》由方誌、著作、金石文獻、出土文獻、檔案、少數民族文字文獻、民間寶卷、圖錄、文獻存目提要和附錄庫等10大子庫組成,將以現行甘肅省行政區劃為(wei) 基本地域界定範圍,收錄先秦至1949年以前曆代文獻遺存。

  他表示,人文類出版社堅守的情懷,就是要打造係列“專(zhuan) 精特新”的精品圖書(shu) ,這也是讀者出版集團堅持的出版特色。甘肅文化出版社立足現有的厚重曆史文化,去挖掘資源,比如敦煌學、西夏學、藏學、簡牘學,以及古籍整理,做好及時搶救整理,並以生動的形式展現出來,發出“甘肅聲音”,為(wei) 讀者提供優(you) 質內(nei) 容。

  鄖軍(jun) 濤以該社出版的《敦煌莫高窟編號的考古文獻研究》為(wei) 例說,梳理研究莫高窟編號與(yu) 對照關(guan) 係,必須以宏大的學術視野,在梳理敦煌石窟研究學術史的基礎上,綜合運用敦煌學、考古學、藝術史、文獻學、校勘學等多學科理論,爬梳史料、圖史結合,縱向梳理、橫向對照,最終實現探幽索微的學術目的。

  “出版一本好書(shu) ,從(cong) 策劃、編輯,到審稿,甚至到宣發,處處體(ti) 現出版人的學術素養(yang) 和專(zhuan) 業(ye) 素質。”鄖軍(jun) 濤舉(ju) 例說,宣發敦煌學類的書(shu) ,他會(hui) 給讀者提供知識框架,或是這本書(shu) 中講到敦煌曆史文化中的一個(ge) 版塊,又或是其中一個(ge) 故事,給讀者提供有養(yang) 分、有知識、有學術引導的精神食糧,而非一味地迎合市場。(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