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發力提振信心 消費市場持續穩定增長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定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釋放消費活力,激發消費潛力,營造“願消費”“敢消費”“能消費”的良好政策氛圍,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消費,成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穩定器。
近年來,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各地各部門按照中央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持續擴大居民消費,提升消費層次,消費的潛力、韌勁進一步增強,消費市場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
就業(ye) 收入向好築牢基礎
我國有14億(yi) 人口,其中4億(yi) 以上為(wei) 中等收入人群,形成了世界獨一無二的國內(nei) 大市場,擁有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多年來,我國最終消費支出和資本形成總額對我國GDP的貢獻率持續保持在高位,消費已成為(wei) 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引擎。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研究員鄒蘊涵表示,近年來,我國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增強。
從(cong) 規模上看,2012年至2021年,我國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從(cong) 20.6萬(wan) 億(yi) 元增長到44.1萬(wan) 億(yi) 元,年均增長接近9%,成為(wei) 僅(jin) 次於(yu) 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從(cong) 結構上看,人民群眾(zhong) 的消費水平和生活品質也有了顯著提升,每百戶居民擁有彩電121台、冰箱102台、手機254部。另外,服務消費快速增長,2020年服務消費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大,占比仍達到50.1%。
隨著人們(men) 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消費升級步伐不斷加快,數字、文化、旅遊、健康等各種消費熱點層出不窮,消費新業(ye) 態、新模式、新場景不斷湧現。各項跨周期調節舉(ju) 措精準到位,一係列擴大消費舉(ju) 措效果持續顯現。
相關(guan)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六穩”“六保”相關(guan) 措施持續見效,針對中小微企業(ye) 精準紓困的舉(ju) 措到位,援企穩崗幫扶機製常態化,市場主體(ti) 經營狀況持續改善,由此穩定就業(ye) 和帶動收入回升,對改善消費預期和增強消費意願的支撐作用有所增強。2021年,旅遊市場呈現階梯形複蘇,短途遊和城市周邊遊穩住部分基本盤。在遭遇“芯片荒”等供給約束情況下,國內(nei) 促進汽車消費等舉(ju) 措加快落地,2021年國內(nei) 乘用車零售同比增長4.4%,累計達到2014.6萬(wan) 輛。
新場景新業(ye) 態快速發展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進入轉型升級期,人們(men) 的消費偏好已從(cong) 數量型、粗放型逐漸轉向質量型。同時,擴大內(nei) 需戰略和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這期間,我國也迎來消費創新升級的蓬勃發展階段,消費結構升級加快,消費品質明顯提升。
新型消費市場快速發展。當前,我國線上線下加速融合,消費新場景和新業(ye) 態快速發展。“十三五”期間,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年均增速達11.6%,連續8年成為(wei) 全球規模最大的網絡零售市場。其中,農(nong) 村電商激活下沉市場,農(nong) 村網絡零售額從(cong) 0.35萬(wan) 億(yi) 元增至1.8萬(wan) 億(yi) 元,年均增速38.75%。2021年,全國網上零售額130884億(yi) 元,比上年增長14.1%,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08042億(yi) 元,增長12.0%,占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wei) 24.5%。另外,智能化產(chan) 品驅動消費升級,掃地機器人、智能手機、智能手表、智能音箱等智能產(chan) 品銷量全球領先。
轉型升級動能不斷增強。消費升級帶動相關(guan) 消費品製造業(ye) 加快智能化、綠色低碳化轉型升級。汽車業(ye) 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趨勢明顯,2021年新能源乘用車同比增長169%,市場滲透率達14.8%,較2020年提升9個(ge) 百分點。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研究室主任郭麗(li) 岩表示,2021年我國人均GDP達12530美元,接近高收入國家門檻,已經進入消費結構快速升級與(yu) 消費支出較快增長期,尤其是國內(nei) 部分發達地區人均GDP已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對消費升級的支撐更加明顯。
政策發力提振消費信心
當前,全球疫情仍在反複,國內(nei) 疫情多點散發的狀況也帶來居民消費預期不穩、信心不足等問題,穩定消費恢複態勢,釋放我國消費增長潛力和動力,仍是目前我國消費市場發展麵臨(lin) 的重要挑戰。
對此,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表示,要創新方式、開拓思路,推出更多新招實招、管用的招,增強消費信心、激發消費活力。同時,落實促進共同富裕要求,補齊城鄉(xiang) 流通短板,培育消費新業(ye) 態新模式,促進消費升級。
近年來,我國生活性服務業(ye) 發展不斷提速,服務消費已成為(wei) 推動居民消費持續升級的重要力量。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要推動生活性服務業(ye) 不斷擴大供給、優(you) 化結構、提高質量,特別是發展價(jia) 格可承受、質量有保障的普惠性生活性服務,形成多元化多層次發展格局,有利於(yu) 有效擴大內(nei) 需,形成強大國內(nei) 市場,更好激發內(nei) 生動力和發展活力,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相互促進。
同時,有效拓展縣域鄉(xiang) 村消費。支持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下鄉(xiang) ,通過企業(ye) 讓利、降低首付比例等方式,促進農(nong) 村居民消費。引導生產(chan) 企業(ye) 積極開發適合農(nong) 村市場的日用消費品、大家電、建材、家具、汽車等,推動農(nong) 村耐用消費品更新換代。加快貫通縣鄉(xiang) 村電子商務體(ti) 係和快遞物流配送體(ti) 係,支持大型商貿流通企業(ye) 、電商平台等服務企業(ye) 向農(nong) 村延伸拓展,加快品牌消費、品質消費進農(nong) 村。
此外,還要積極發展綠色消費。大力推廣綠色認證產(chan) 品,推動綠色認證結果的廣泛采信,推動電商平台和商場、超市等流通企業(ye) 開設綠色低碳產(chan) 品專(zhuan) 區,開展線上線下展銷活動,拓展居民綠色消費市場。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綠色建材、低碳節能產(chan) 品等消費品予以適當補貼或貸款貼息。
為(wei) 了維護良好消費環境,近年來,我國還不斷加強消費信用體(ti) 係和質量標準體(ti) 係建設,完善多元化消費維權機製和糾紛解決(jue) 機製,強化平台反壟斷,嚴(yan) 格懲治不正當競爭(zheng) 與(yu) 侵犯知識產(chan) 權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消費環境明顯改善,消費信心進一步提升。(馮(feng) 其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