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熱解讀丨習近平推動“未來之城”向未來

發布時間:2022-04-02 11:05:00來源: 央視網

熱解讀丨習(xi) 近平推動“未來之城”向未來

  熱解讀仲春漸暖,生機盎然。

  位於(yu) 北京以南約100千米的廣袤平原上,河北雄安新區——“未來之城”正拔節生長,“智慧藍圖”輪廓漸明。

  自2017年4月1日橫空出世,河北雄安新區設立至今已滿五周年。五年來這塊熱土春潮湧,從(cong) “一紙規劃”到“多點開花”,“未來之城”雄安向世人徐徐鋪展一幅壯美新畫卷。

  “建設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要求,努力創造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標杆。

  千年大計,運籌於(yu) 新時代;“未來之城”,崛起於(yu) 新階段。設立雄安新區,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作出的重大曆史性戰略選擇。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謀劃、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推動,傾(qing) 注了大量心血。2017年2月23日和2019年1月16日,總書(shu) 記兩(liang) 次親(qin) 臨(lin) 雄安新區實地考察。從(cong) 謀劃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到提出選擇一個(ge)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再到部署雄安新區建設,總書(shu) 記多次主持召開會(hui) 議研究和部署實施,作出一係列重要指示批示,為(wei) 雄安新區建設發展提供了工作指南。

熱解讀丨習(xi) 近平推動“未來之城”向未來

  新時代肩負新使命,新起點瞄準新高度。

  2018年2月22日,中南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hui) 召開會(hui) 議聽取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編製情況匯報。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我們(men) 設立雄安新區要瞄準2035年和本世紀中葉“兩(liang) 步走”的目標,創造“雄安質量”,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麵成為(wei) 全國一個(ge) 樣板。

  雄安新區把創新作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全力建設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範區,已走在全球城市建設探索的前沿。雄安新區之“新”,是城市發展理念之新、發展路徑之新。

  擘畫千年大計,“千年秀林”是秀美的起筆。2019年1月16日,在“千年秀林”大清河片林一區造林區域,總書(shu) 記登上驛站平台遠眺,望著一株株搖曳的樹苗欣喜地說:“讓它們(men) 跟著雄安新區一起慢慢生長。不要搞急就章,不要搞一時的形象工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雄安新區就是要靠這樣的生態環境來體(ti) 現價(jia) 值、增加吸引力。”

  2022年初,雄安新區森林覆蓋率已提高到32%,已有經濟林木、果樹、景觀樹種等2300萬(wan) 餘(yu) 株。新區組織開發了雄安森林大數據係統、森林管理指揮係統、森林管護係統……高質量發展理念貫穿“千年秀林”項目全流程。

  以先進規劃為(wei) 導航,以綠色智慧為(wei) 核心,以“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生態為(wei) 優(you) 先,以高端高新產(chan) 業(ye) 、培育新動能為(wei) 驅動,以提供優(you) 質公共服務為(wei) 窗口,以推進體(ti) 製機製改革和全方位對外開放為(wei) 支撐……今天的雄安新區,“華北明珠”碧波萬(wan) 頃,“千年秀林”鬱鬱蔥蔥,數十萬(wan) 建設者日夜奮戰,建設工地塔吊林立、熱火朝天,智慧應用俯拾皆是。

熱解讀丨習(xi) 近平推動“未來之城”向未來

  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是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初心。雄安新區之“新”,是新的增長極、新的動力源。

  “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是具有重大曆史意義(yi) 的戰略選擇,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曆史性工程。”“雄安新區不同於(yu) 一般意義(yi) 上的新區,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重點承接北京疏解出的行政事業(ye) 單位、總部企業(ye) 、金融機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不符合條件的堅決(jue) 不能要。”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初心使命。

  雄安新區設立以來特別是黨(dang) 的十九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未來之城”高質量、高標準建設全麵提速,目前已進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規模開發建設同步推進的新階段。

熱解讀丨習(xi) 近平推動“未來之城”向未來

  創新,是雄安新區的“天生特質”。這座引領未來的新城,也在運營管理、產(chan) 業(ye) 升級、體(ti) 製機製創新等方麵久久為(wei) 功,謀求新突破。

  在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多次重要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反複強調,要“精心推進不留曆史遺憾”“保持曆史耐心”“經得起曆史檢驗,成為(wei) 我們(men) 這一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留給子孫後代的曆史遺產(chan) ”。

  “未來之城”向未來,腳踏實地,鏗鏘前行。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