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焦點訪談:見證雄安“城”長

發布時間:2022-04-02 14:19: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曆史性戰略選擇,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謀劃、親(qin) 自決(jue) 策、親(qin) 自推動,傾(qing) 注了大量心血。從(cong) 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區設立以來,這裏從(cong) “一張白紙”到塔吊林立,如今已經進入到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規模開發建設同步推進的關(guan) 鍵時期。和五年前相比,雄安的樣貌有了怎樣的變化?參與(yu) 其中的建設者和當地百姓有著怎樣的經曆和切身感受呢?

  河北雄安新區自2017年設立後迎來的第五個(ge) 春天,1770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塔吊林立,每天有約14萬(wan) 名建設者日夜施工。按照規劃,雄安新區已經進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規模建設同步推進的重要階段。它意味著,隨著新區各類工程項目穩步推進,與(yu) 北京非首都功能相關(guan) 的部分機構和人員也將加快遷入。

  中國中化黨(dang) 組書(shu) 記、董事長寧高寧說:“總部逐步以雄安為(wei) 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不會(hui) 在北京再建更多新的東(dong) 西了,都搬到雄安去了。根據計劃應該是在“十四五”期間,整個(ge) 總部搬遷功能,包括一些產(chan) 業(ye) 搬遷完畢。”

  2021年,包括中國星網、中國中化、中國華能在內(nei) 的三家央企總部在雄安選址,成為(wei) 首批落戶雄安的中央企業(ye) 。數據顯示,目前中央企業(ye) 在雄安新區設立子公司、分公司以及各類分支機構已達100餘(yu) 家,北京企業(ye) 轉移到新區累計注冊(ce) 3000多家。

  規劃麵積38平方公裏的啟動區,是雄安新區率先建設區域,被認為(wei) 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樣板間”。在這片區域裏,北京援建的北海幼兒(er) 園、史家胡同小學、北京四中、雄安宣武醫院等“三校一院”項目,已進入了完工、收尾階段。到2022年底,教育、文化、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生態景觀體(ti) 係基本形成,城市雛形將在這裏初步顯現。隨著交通路網骨架成型,雄安和北京的距離將被進一步拉近。

  千年大計,交通先行。2020年底,京雄城際鐵路全線開通運營,雄安高鐵站同步投入使用。現在每天有13對高鐵列車往返於(yu) 京雄城際,從(cong) 雄安最快隻需要50分鍾抵達北京西站,19分鍾抵達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像常永山這樣在雄安與(yu) 北京之間頻繁往返的通勤者越來越多,便捷的交通,讓他們(men) 對雄安新區的歸屬感與(yu) 日俱增。

  2018年初,常永山被公司從(cong) 北京總部派往剛剛設立不到一年的雄安新區,擔任公司駐雄安辦事處負責人,參與(yu) 新區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也正是從(cong) 那時候開始,五湖四海的建設者們(men) 陸續來到了這片被賦予了曆史使命的土地,許多人對當時的場景都記憶尤深。

  雄商發展公司工程建設部部長羅爽說:“第一天來雄安,到達酒店之後,透過酒店窗戶看到一大片鬱鬱蔥蔥的玉米地。我當時就在暢想,我們(men) 這一批年輕同誌來到雄安,從(cong) 無到有,通過我們(men) 共同努力,一定能夠把這一片玉米地變成心向往之,妙不可言的一個(ge) “未來之城”。”

  建設者們(men) 陸續來到雄安的2018年,大規模建設尚未展開。雄安新區正處於(yu) 設立之後以規劃為(wei) 主的第一階段,而規劃理念正是讀懂這座城市的密碼。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著眼黨(dang) 和國家發展全局,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以規劃建設河北雄安新區為(wei) 重要突破口,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you) 化開發的新模式,打造經濟社會(hui) 發展新的增長極。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決(jue) 策、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推動,為(wei) 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指明了方向。他強調,要貫徹高質量發展要求,創造“雄安質量”,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麵成為(wei) 全國的一個(ge) 樣板。要堅持用最先進的理念和國際一流水準規劃設計建設,經得起曆史檢驗。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凱說:“我們(men) 不僅(jin) 要新,而且要注重傳(chuan) 承和中國國情的結合,強調高質量發展,是經濟社會(hui) 公共服務環境多維度全方位的高質量發展。這些都是城市規劃建設在改革開放40年以後,一次非常重要的再思考的過程,也是新時代新的體(ti) 現。”

  在雄安新區,生態環境不是點綴,而是城市發展的前提。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先植綠、後建城,是雄安新區建設的一個(ge) 新理念,良好生態環境是雄安新區的重要價(jia) 值體(ti) 現。2017年11月,雄安新區“千年秀林”工程正式拉開大幕。到今年3月,雄安新區累計造林45.4萬(wan) 畝(mu) ,2300多萬(wan) 株,森林覆蓋率由最初的11%提高到32%。雄安森林大數據係統,還為(wei) 每棵苗木發放了專(zhuan) 屬二維碼“身份證”,詳細記錄苗木各類信息,對苗木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位於(yu) 京津冀地區腹地的白洋澱是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也是雄安新區發展的重要生態水體(ti) ,一度因氣候和人為(wei) 原因導致生態環境日趨惡化。56歲的張英利居住的村莊就在白洋澱邊,過去包括他在內(nei) 很多村民都在家門口的澱裏進行水產(chan) 養(yang) 殖。三年前,安新縣為(wei) 改善澱區水體(ti) 水質,對該縣白洋澱水域內(nei) 的水產(chan) 養(yang) 殖進行全麵清除。與(yu) 此同時,針對內(nei) 外源汙染的問題,河北省和雄安新區采取了多種有效的措施和生態治理工程。

  如今,白洋澱水麵麵積由250多平方公裏達到275平方公裏左右,為(wei) 曆史最大麵積。同時,水質由2017年劣Ⅴ類提升至全域Ⅲ類,步入全國良好湖泊行列。張英利也從(cong) 水產(chan) 養(yang) 殖戶變成了白洋澱清潔員,負責清理水麵垃圾。幾年來,他眼前的白洋澱正一天天變得清澈明亮。

  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是為(wei) 了人,全新的城市設計建造理念,同樣是充分考慮了人的需求。在雄安新區首個(ge) 集中建成區——容東(dong) 片區,2021年底,939棟安置房相繼交付使用,四萬(wan) 多名征遷群眾(zhong) 已經入住新房。

  如今的容東(dong) ,城市功能區抓緊建設、城市公園點綴其中,住在這裏推窗見綠、開門入園,五分鍾到學校、十分鍾到菜店。通過航拍畫麵俯瞰容東(dong) 片區,不難發現,這裏有著密集的路網,交通運行十分通暢。更值得一提的是,容東(dong) 街頭路麵上很少能看見井蓋,天空看不見一根電線,所有市政基礎設施的管線全部集中安裝在管廊內(nei) ,這樣如需維修也是在管廊內(nei) 進行。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凱說:“現在在雄安新區已建成區範圍之內(nei) ,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地下管廊。過去老百姓講馬路“裝個(ge) 拉鏈”,今天是水管子,明天是氣管子,基本都在一個(ge) 共同溝裏麵實現。這是很多人看不見的,但恰恰是現代化城市保障安全健康運營最基礎的條件。”

  在雄安,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還有一座看不見的雲(yun) 上之城。雄安新區同步規劃的“孿生城市”,搭建起智慧城市基礎框架。新區每建設一棟樓,都會(hui) 在數字雄安平台上生成一棟數字大樓。一座剛剛封頂不久的建築是雄安城市計算中心,被稱為(wei) 雄安新區的“智慧大腦”,建成以後將為(wei) 城市的有序運行提供強大的支撐。

  中國雄安集團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欣說:“在所有雄安新區的市政、道路、橋梁等各個(ge) 方麵裝上傳(chuan) 感器,收集大氣的情況、水質的情況、樓的承壓情況,統一匯交到數據平台上,為(wei) 政府的治理提供服務。”

  隨著這座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之城一步步顯現,參與(yu) 其中的建設者們(men) 也感受到了特有的光榮。

  作為(wei) 打造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一環,雄安新區被賦予了開放發展先行區的曆史使命。五年來,在雄安,規劃藍圖正在從(cong) 紙上到地上,一步一步變為(wei) 現實。未來,打造“雄安質量”,雄安新區還將在管理體(ti) 製和人才機製、住房供給體(ti) 係、項目審批製度改革等方麵進行探索和實踐。“未來之城”雄安,也將繼續朝著“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典範城市闊步邁進。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