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與名柳
“漏泄春光有柳條”“春色先從(cong) 柳蔭歸”“春風楊柳萬(wan) 千條”,美好春光少不了柳的倩影。柳樹是我國的原生樹種,是人工栽培最早、種植範圍最廣的植物之一,遠在殷代的甲骨文上,已經出現了“柳”字。
百姓在簷前屋後栽種柳樹相沿成俗,曆史上的不少名人,也愛柳、詠柳、種柳,留下諸多“名人與(yu) 名柳”的佳話。
運河柳。隋煬帝楊廣在曆史上是個(ge) 名聲不好的皇帝,但他下令開鑿大運河時,曾頒旨在運河兩(liang) 岸栽種柳樹:凡在堤岸栽活柳樹一棵,便獎細絹一匹。此舉(ju) 使運河兩(liang) 岸綠柳成行,宛如一道綠色長城,人們(men) 稱之為(wei) “運河柳”。
柳公柳。唐代文豪柳宗元第二次被貶到廣西柳州任刺史後,曾引導百姓大規模植樹造林。柳宗元特別愛柳樹,曾寫(xie) 《種柳戲題》一詩抒發感慨:“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談笑為(wei) 故事,推移成昔年。垂蔭當覆地,聳幹會(hui) 參天。好作思人樹,愧無惠化傳(chuan) 。”柳宗元病逝後,人們(men) 為(wei) 他建了柳公祠,祠前的那片柳林,稱之為(wei) “柳公柳”。
歐公柳。宋代著名文學家歐陽修任揚州太守時建造平山堂,並親(qin) 手在堂前栽植一批垂柳。九百多年過去了,唯一保存下來的那棵柳樹,樹葉扶疏,老而不衰,蔚為(wei) 壯觀,人稱“歐公柳”。
蘇堤柳。宋代文豪蘇東(dong) 坡到杭州為(wei) 官,一出任便帶領民眾(zhong) 在西湖築堤,蓄水灌田,並在堤上栽植大批柳樹。人們(men) 將此堤稱為(wei) “蘇堤”,堤上之柳稱為(wei) “蘇堤柳”。
國師柳。浙江文成縣百丈岩風景區有棵柳杉,樹高20米,樹幹須4人方能合抱,相傳(chuan) 係明代開國元勳劉伯溫告老還鄉(xiang) 時親(qin) 手所栽,人稱“國師柳”。
左公柳。清代名將左宗棠受命駐守西北時,命令部下在河西走廊沿途栽柳。延綿數千裏的河西走廊因此綠柳成蔭,成了一道風景。後人為(wei) 紀念這位名將,把河西走廊的柳樹取名為(wei) “左公柳”。 (楊亞(ya) 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