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用數字化賦能公共文化服務

發布時間:2022-04-06 15:26:00來源: 光明網

  足不出戶便可欣賞戲曲音樂(le) 會(hui) ,動動鼠標就可預約文化培訓,點擊屏幕就可讓借閱圖書(shu) 快遞到家……近年來,我國公共文化服務借助數字化升級改造,極大提升了服務效能,公共文化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的特點充分彰顯,群眾(zhong) 的文化獲得感明顯增強。

  進入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越發強烈,以讀書(shu) 看報、看電視、聽廣播、開展群眾(zhong) 性文體(ti) 活動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公共文化服務麵臨(lin) 升級換代的壓力。但是,公共文化資源受到時空限製,難以充分滿足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以互聯網為(wei) 代表的數字化技術恰好可以突破時空限製,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近在身邊的24小時不間斷的服務。

  數字化打通了服務群眾(zhong) 的“最後一公裏”,把文化資源送到了群眾(zhong) 身邊和手邊。以數字農(nong) 家書(shu) 屋為(wei) 例,河南省有超過64萬(wan) 農(nong) 民通過數字農(nong) 家書(shu) 屋看書(shu) 、聽戲、閱報。最受歡迎的是豫劇,點擊量位居所有內(nei) 容之首。不少農(nong) 民用手機下載戲曲節目,一邊幹活一邊聽。與(yu) 實體(ti) 農(nong) 家書(shu) 屋相比,數字農(nong) 家書(shu) 屋的資源是海量的。河南數字農(nong) 家書(shu) 屋閱讀平台可提供10萬(wan) 冊(ce) 電子書(shu) 、2000個(ge) 聽書(shu) 品種、3000種期刊、50萬(wan) 分鍾視頻,此外還集成了多家網站以及10餘(yu) 種報刊的媒體(ti) 資源,群眾(zhong) 的選擇麵大大拓展。

  對廣大人民群眾(zhong) 來說,數字化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在甘肅嘉峪關(guan) 市,孩子們(men) 隻要打開嘉峪關(guan) 市文化館的公眾(zhong) 號,找到市民藝術大講堂線上舞蹈教學,就能跟著老師學習(xi) 舞蹈動作了。各大博物館火爆的展覽往往一票難求,但在網上可以“雲(yun) 觀展”,有的網站甚至設計了VR(虛擬現實)展示項目,用戶隻要有一部VR眼鏡就能身臨(lin) 其境般地盡情參觀……數字化使公共文化的公共性更好地落到了實處。

  通過大數據分析,公共文化服務提供者能精準掌握資源的分布情況、群眾(zhong) 的喜好、潛在的需求,從(cong) 而更有針對性地開發新的資源和服務。比如,通過數字農(nong) 家書(shu) 屋建設,很容易就可以知道哪些書(shu) 最受群眾(zhong) 歡迎,從(cong) 而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改進工作,防止書(shu) 不對路等情況發生。

  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提出:“推進城鄉(xiang) 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一體(ti) 建設,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廣泛開展群眾(zhong) 性文化活動,推動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展望未來,通過整合海量資源、提供便利化服務、滿足個(ge) 性化需求,數字化將使公共文化服務更加精準。在數字化的賦能下,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的吸引力、影響力將進一步增強,將為(wei) 滿足群眾(zhong) 文化需求、鞏固基層思想文化陣地、建設文化強國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李力)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