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構建更現代更科學稅收體係

發布時間:2022-04-06 16:24:00來源: 經濟日報

  稅收在國家治理中具有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稅製改革、減稅降費和征管改革等全方位實施,不斷取得新突破,在助力國家治理、推進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稅製體(ti) 係日益完善

  2016年5月1日零點,浙江溫州商人陳生在北京民族飯店開具了中國餐飲住宿業(ye) 首張增值稅專(zhuan) 用發票。這一天,征收了66年的營業(ye) 稅告別中國稅收舞台。全麵推開營改增試點,正是新一輪財稅體(ti) 製改革的標誌性事件。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稅製改革持續推進,稅種科學、結構優(you) 化、法律健全、規範公平、征管高效的稅製體(ti) 係加速構建,這是一場關(guan) 係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刻變革。

  稅收法定進程加快,條例相繼上升為(wei) 法律。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將“落實稅收法定原則”作為(wei) 財稅改革的目標之一。由行政法規規範的稅種,加速上升為(wei) 由法律規範。目前,環境保護稅法、煙葉稅法、船舶噸稅法、耕地占用稅法、印花稅法等已經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審議通過,現行18個(ge) 稅種中有12個(ge) 完成立法,增值稅、消費稅、土地增值稅等稅收立法也在穩步推進。

  “稅收法定原則的落實,增加了稅製的確定性,創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增強了市場主體(ti) 的信心,形成了良好的市場預期,促進宏觀經濟穩定運行。”北京國家會(hui) 計學院財稅政策與(yu) 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表示。

  深化增值稅改革,“難啃的硬骨頭”被攻克。在經曆了數年改革之後,2016年5月1日,我國全麵推開營改增試點,實現增值稅對貨物和服務全覆蓋,貫通服務業(ye) 內(nei) 部和二三產(chan) 業(ye) 之間的抵扣鏈條。此後,又進一步深化增值稅改革,將增值稅稅率由四檔簡並為(wei) 三檔,並降低稅率水平,擴大進項稅抵扣範圍,試行期末留抵退稅製度,基本建立起現代增值稅製度。

  2022年,我國大力改進留抵退稅製度,自4月1日起對留抵稅額實行大規模退稅,規模達1.5萬(wan) 億(yi) 元。一係列政策實施後,所有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ye) 以及製造業(ye) 等六個(ge) 行業(ye) 的增量和存量留抵稅額問題將得到解決(jue) 。“通過這次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構建更加現代、科學的增值稅製度,由此站上一個(ge) 全新的起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馮(feng) 俏彬說。

  新一輪個(ge) 稅改革實施,紅利惠及千家萬(wan) 戶。2018年8月,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五次會(hui) 議通過了新修訂的個(ge) 人所得稅法,明確將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納入綜合所得征稅範圍。實現從(cong) 分類稅製向綜合與(yu) 分類相結合稅製的重大轉變,這是個(ge) 稅改革具有裏程碑意義(yi) 的製度變革,推動稅製更加公平合理。

  同時,提高基本減除費用標準,設立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贍養(yang) 老人等6項專(zhuan) 項附加扣除項目,一係列舉(ju) 措有效減輕百姓個(ge) 稅負擔,實實在在享受到改革紅利。最近,國務院發文明確,設立3歲以下嬰幼兒(er) 照護個(ge) 人所得稅專(zhuan) 項附加扣除。作為(wei) 優(you) 化生育政策的配套支持措施之一,這項專(zhuan) 項附加扣除項目的設立,將讓更多育兒(er) 家庭從(cong) 中受益。

  此外,綠色稅製初步形成,助力生態文明建設。2018年1月1日,環境保護稅法施行,成為(wei) 我國第一部專(zhuan) 門體(ti) 現“綠色稅製”的單行稅法。此外,全麵推開資源稅從(cong) 價(jia) 計征改革,按照“清費立稅”原則,全麵清理規範涉及礦產(chan) 資源的收費基金。資源稅、環境保護稅、企業(ye) 所得稅等“多稅共治”的綠色稅收體(ti) 係,有力推動著生態文明建設。

  減稅降費“放水養(yang) 魚”

  減稅降費是助企紓困解難最公平、最直接、最有效的舉(ju) 措。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一項項減稅降費政策接連出台,從(cong) 全麵推開營改增試點到深化增值稅改革,從(cong) 個(ge) 人所得稅改革到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不斷提升,減稅降費持續加力升級,更加精準、更具針對性,助力廣大市場主體(ti) 輕裝上陣、平穩發展。

  量大麵廣、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微企業(ye) 成為(wei) 減稅降費潤澤的重點對象,減稅單在不斷加長。2022年,延續實施扶持製造業(ye) 、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的減稅降費政策,並提高減免幅度、擴大適用範圍;對小規模納稅人階段性免征增值稅;對小微企業(ye) 年應納稅所得額100萬(wan) 元至300萬(wan) 元部分,再減半征收企業(ye) 所得稅……一係列有力政策精準“滴灌”小微企業(ye) ,幫助其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渡過難關(guan) 。

  “去年國家加大對小微企業(ye) 的稅收優(you) 惠力度,幫助疫情影響下的餐飲行業(ye) 逐漸回暖複蘇。”重慶陶然居飲食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嚴(yan) 琦表示,稅收優(you) 惠延長了餐飲企業(ye) 恢複發展的“窗口期”,陶然居集團2021年減免稅費約180萬(wan) 元,全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1%。

  越來越多的企業(ye) 加大研發投入,持續提升創新能力,向更高價(jia) 值鏈攀升。2021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雙重”利好鼓勵創新,全年有32萬(wan) 戶企業(ye) 提前享受到加計扣除政策,減免稅額3333億(yi) 元,企業(ye) 享受政策紅利更多更早更便捷。2022年,這項政策的力度再加碼,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加計扣除比例從(cong) 75%提高到100%。

  企業(ye) 包袱輕了,新動能加速成長。2021年,全國新辦涉稅市場主體(ti) 1326萬(wan) 戶,同比增長15.9%,兩(liang) 年平均增長12.9%,其中99.2%是小微企業(ye) 。

  減稅降費已成為(wei) 受益麵最大的惠企政策,滋養(yang) 著眾(zhong) 多市場主體(ti) 。據統計,2016年至2021年新增減稅降費累計超8.6萬(wan) 億(yi) 元。

  “減稅降費政策對優(you) 化營商環境、促進社會(hui) 公平和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著根本性、長期性的作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怡說。

  征管改革持續深入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推動稅收征管體(ti) 製改革,在多個(ge) 關(guan) 鍵領域取得新突破,初步構建起優(you) 化統一高效的稅費征管體(ti) 係,稅收管理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2015年12月,中辦、國辦發布《深化國稅、地稅征管體(ti) 製改革方案》,提出國稅、地稅全麵加強合作,推動服務深度融合、執法適度整合、信息高度聚合。2018年7月,中辦、國辦印發《國稅地稅征管體(ti) 製改革方案》,明確改革國稅地稅征管體(ti) 製,合並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我國國稅地稅征管體(ti) 製改革大幕全麵拉開。

  “合二為(wei) 一”的新稅務機構迸發出蓬勃的活力和創造力。同時,機構改革、服務先行,通過不斷簡化環節和簡便程序,辦稅繳費更加便利了,納稅人繳費人獲得感顯著增強。

  “稅收征管改革是順應納稅人繳費人期盼的民心工程,通過征管變革,執法更加規範,稅收營商環境持續優(you) 化。”李旭紅說。

  改革持續深入,服務不斷升級。2021年3月,中辦、國辦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為(wei) “十四五”時期高質量推進新發展階段稅收現代化確立了總體(ti) 規劃,明確全麵推進稅收征管數字化升級和智能化改造,加快推進智慧稅務建設,深化稅收大數據共享應用。

  智慧稅務建設在應時應勢中邁上新台階。依托信息技術和稅收大數據,稅務部門大力推行並不斷拓展“非接觸式”辦稅繳費範圍。目前,90%的涉稅事項、99%的納稅申報業(ye) 務都可網上辦、線上辦、掌上辦,基本實現了“服務不見麵,時刻都在線”。

  “稅務部門數字化轉型成效非常顯著。”深圳市高新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樊慶峰表示,“遠程幫辦”“電話即刻辦”讓市民有“不來即享”的服務體(ti) 驗,科技賦能更加安全快捷。

  近年來,“稅收大數據”日益成為(wei) 熱詞。稅務部門充分運用稅收大數據實施精準征管,開展經濟分析、服務決(jue) 策,及時為(wei) 企業(ye) “牽線搭橋”,實現更加精準的稅收服務。

  征管改革有效降低征納成本、提高征管效率,在讓納稅人有更多獲得感的同時,稅收服務國家治理的效能也進一步提升。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進一步發揮,為(wei) 國家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強大財力保障。(經濟日報記者曾金華 李華林)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