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同胞情誼濃 中國力量顯

發布時間:2022-04-08 16:1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吳春燕 王忠耀

  “對我們(men) 來說,此次建設任務隻許成功,不許失敗。‘香港隻要有求,祖國必定有應’這句話不是口號,我們(men) 中建人將用實際行動落到實處。”中建集團黨(dang) 組成員、副總經理,支援香港抗疫工作專(zhuan) 班負責人周勇說。

  中央援港,同心抗疫。在香港疫情高發、抗疫形勢異常嚴(yan) 峻複雜的關(guan) 鍵時刻,應特區政府請求,中央決(jue) 定在香港落馬洲河套地區援建應急醫院和方艙醫院。

  經過30天的爭(zheng) 分奪秒日夜奮戰,中央援港應急醫院項目一期於(yu) 4月5日如期完工,4月7日移交,這是中央援港應急醫院項目的階段性成果。一期工程包括應急醫院A棟及醫療配套設施、部分生活配套設施。可提供500張負壓床位,其中含32張ICU病床及2間手術室、全部醫療及輔助功能。指揮中心、兩(liang) 棟辦公樓、1485平方米的倉(cang) 庫、1592間宿舍等生活配套設施同時將交付使用,有效提升香港收治新冠肺炎患者能力。

  中建科工華南大區總經理、項目經理鍾紅春介紹,應急醫院建在一個(ge) 魚塘之上,“可以說是‘在豆腐上建房子’,所有的人員、物資、設備都需要通過唯一的一座橋進出運輸,是‘千軍(jun) 萬(wan) 馬過獨木橋’”。

  中央援港應急醫院項目指揮長、中建科工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王宏說:“項目工期緊,難度大,現場人數多,後勤保障困難大,疫情防控壓力大。對於(yu) 我們(men) 來說,第一要務就是如期交付,不僅(jin) 要按時,還要高質量、高標準地交付。”

  廣東(dong) 省深圳市委市政府指定深圳市建築工務署擔任建設單位,發揮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實施科學管理。中國建築動員一切資源,快速響應,周密籌備,精選有應急項目建設經驗的工程局、專(zhuan) 業(ye) 公司參與(yu) 進來,指定由中國建築旗下中建科工擔任總承包(EPC),中建科工旗下中建鋼構等單位主承建,中建各工程局及中建裝飾、中建安裝、中建科技等專(zhuan) 業(ye) 公司馳援。

  “我們(men) 沒有講任何條件,無論是價(jia) 格還是工期,這個(ge) 項目賺錢和輕鬆不是我們(men) 的考慮內(nei) 容,能夠為(wei) 香港作出我們(men) 的貢獻,就很值得。”深圳安星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彭華進說,公司接到建設任務後,管理人員及班組長24小時到崗,負責在一周內(nei) 完成D區的外場裝修,18天完成內(nei) 場裝飾及收口。

  “能夠參與(yu) 這樣的救命工程,我感覺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所以第一時間申請參加項目的建設。”曾參與(yu) 過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的中建鋼構工人嚴(yan) 文寶說。

  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的水電工許江林和許江紅是一對來自河南省安陽市的親(qin) 兄弟,兩(liang) 兄弟乘坐23個(ge) 小時的火車,奔襲1800公裏來到深圳,主動請戰,第一批登上項目建設現場。

  1999年出生的鄭海濤是中建四局年紀最小的建設者,來到施工現場後,他第一時間向臨(lin) 時黨(dang) 支部遞交了入黨(dang) 申請書(shu) 。作為(wei) 一名防疫專(zhuan) 員,他每天6點風雨無阻地去接醫護人員,組織引導800餘(yu) 名建設者測核酸,周轉在施工現場與(yu) 宿舍區查驗每個(ge) 人的健康碼與(yu) 行程碼,微信步數每天至少3萬(wan) 起步。

  一雙雙磨出泡的手,一張張太陽曬出來的“口罩臉”,見證著工友們(men) 的情懷與(yu) 大義(yi) 。

  由於(yu) 疫情防控和現場施工的需要,所有參建人員都必須住在現場,不能像以往那樣在項目附近租住酒店或民宅。而入場之日,就是開工之時,根本沒有時間在現場搭臨(lin) 建,這麽(me) 短的工期,也不宜搭設大規模的臨(lin) 建。於(yu) 是,逾萬(wan) 人的建設大軍(jun) ,隻能住在帳篷裏。

  1天完成4.3萬(wan) 平方米的場平,3天完成1.6萬(wan) 多方混凝土澆築,5天完成4000多個(ge) 箱子拚裝,22天完成通水通電……中央援建香港應急醫院項目一期3月6日正式開工,3月9日完成了首個(ge) 集成式箱體(ti) 吊裝,3月19日完成一期病房全部1545個(ge) 集成式箱體(ti) 吊裝工作,3月29日進入聯調聯試階段,4月5日完工,4月7日移交,展示了中國速度、中國力量。

  中央援港應急醫院項目一期總用工達18萬(wan) 餘(yu) 人次,高峰期1.4萬(wan) 餘(yu) 人同步施工。麵對艱苦的條件,支撐他們(men) 奮力拚搏、無私奉獻的是聽黨(dang) 召喚的堅定意誌、愛國主義(yi) 的樸素情懷,以及與(yu) 香港市民共克時艱、共渡難關(guan) 的同胞情誼。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