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把民族複興偉業不斷推向前進

發布時間:2022-04-11 17:18: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倪邦文(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執委會(hui) 主任)

  內(nei) 容提要:我們(men) 黨(dang) 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引領民族複興(xing) 航船破浪前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進一步奠定了“中國之治”的製度基石。如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為(wei) 民族複興(xing) 提供了更為(wei) 堅實的物質基礎。全社會(hui) 凝聚力和向心力極大提升,主動精神和創造精神極大迸發,為(wei) 民族複興(xing) 匯聚起強大精神力量。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這些年在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進程中極不尋常、極不平凡。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團結帶領全黨(dang) 全軍(jun) 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推動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提供了更為(wei) 完善的製度保證、更為(wei) 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wei) 主動的精神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曆史進程。我們(men) 要深刻認識把握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的曆史性成就和曆史性變革對於(yu)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重大意義(yi) ,把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不斷推向前進。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具有堅強領導核心和科學思想指引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沒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向著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宏偉(wei) 目標前進的堅強領導核心。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以偉(wei) 大的曆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推進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黨(dang) 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與(yu)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互交織、相互激蕩,我們(men) 麵臨(lin) 著難得的發展機遇,也麵臨(lin) 著更加艱巨的任務、更為(wei) 嚴(yan) 峻的挑戰。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偉(wei) 目標繼續前進,必須更好發揮黨(dang) 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旗幟鮮明提出,黨(dang) 的領導是黨(dang) 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係、命運所係,通過建立健全黨(dang) 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ti) 製、強化黨(dang) 中央決(jue) 策議事協調機構職能作用等一係列有力舉(ju) 措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堅持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黨(dang) 的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顯著增強,管黨(dang) 治黨(dang) 寬鬆軟狀況得到根本扭轉,反腐敗鬥爭(zheng) 取得壓倒性勝利並全麵鞏固,消除了黨(dang) 、國家、軍(jun) 隊內(nei) 部存在的嚴(yan) 重隱患。在革命性鍛造中,黨(dang) 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zhong) 組織力、社會(hui) 號召力顯著增強。在引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偉(wei) 大實踐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以馬克思主義(yi) 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的恢弘氣魄、遠見卓識、雄韜偉(wei) 略,驚濤駭浪中堅如磐石,風險挑戰中運籌帷幄,從(cong) 容駕馭各種複雜局麵,有效應對國內(nei) 外各種風險挑戰,成為(wei) 黨(dang) 中央的核心、全黨(dang) 的核心。

  新時代,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堅持毛澤東(dong) 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深刻總結並運用黨(dang) 成立以來的曆史經驗,從(cong) 新的實際出發,創立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這一科學思想以馬克思主義(yi) 之“矢”去射新時代中國之“的”,深刻回答了關(guan) 係新時代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的一係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展現出巨大實踐偉(wei) 力,是全黨(dang) 全國人民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奮鬥的行動指南。我們(men) 黨(dang) 確立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指導地位,實現了黨(dang) 的指導思想的與(yu) 時俱進,為(wei) 向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宏偉(wei) 目標奮進提供了科學思想指引。

  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決(jue) 議》強調:“黨(dang) 確立習(xi) 近平同誌黨(dang) 中央的核心、全黨(dang) 的核心地位,確立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dang) 全軍(jun) 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願,對新時代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曆史進程具有決(jue) 定性意義(yi) 。”“兩(liang) 個(ge) 確立”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最重要的政治成果,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提供了更為(wei) 強大的政治保證和思想指引。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具有更為(wei) 完善的製度保證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製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製度優(you) 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製度。”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把製度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進一步奠定了“中國之治”的製度基石,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提供了更為(wei) 完善的製度保證。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深刻把握黨(dang) 和人民在我國國家製度建設和國家治理方麵走過的道路、積累的經驗、形成的原則,堅持從(cong) 我國國情出發,明確全麵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對經濟體(ti) 製、政治體(ti) 製、文化體(ti) 製、社會(hui) 體(ti) 製、生態文明體(ti) 製、國防和軍(jun) 隊改革和黨(dang) 的建設製度改革作出部署,不斷推動全麵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jun) 。我們(men) 黨(dang) 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演進方向和規律,在推進製度改革創新的同時,注重把握製度的係統集成、協同高效,堅持根本製度、基本製度、重要製度相銜接,統籌頂層設計和分層對接,統籌製度改革和製度運行,著力固根基、揚優(you) 勢、補短板、強弱項,使各領域各方麵製度相互銜接、相互配合,推動製度體(ti) 係更加係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促使製度優(you) 勢更好轉化為(wei) 治理效能。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是新時代製度建設的顯著特征。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yu) 製度建設的方方麵麵,建立健全一係列國家治理急需、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備的製度機製。比如,創造性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堅持黨(dang) 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健全全麵、廣泛、有機銜接的人民當家作主製度體(ti) 係,構建多樣、暢通、有序的民主渠道,更好體(ti) 現人民意誌、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再如,建立健全有利於(yu) 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ye) 的促進機製、覆蓋全民的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製度等一係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製度,不斷促進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增進人民福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具有更為(wei) 堅強的製度支撐。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具有更為(wei) 堅實的物質基礎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的不懈奮鬥,到‘十三五’規劃收官之時,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躍上了新的大台階”。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如期實現了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目標,我們(men) 朝著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具備了更加堅實的物質基礎。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全麵深化改革,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2021年我國經濟總量達到114.4萬(wan) 億(yi) 元,占全球經濟總量比重預計超過18%。近年來,我國作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第一大工業(ye) 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chu) 備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持續保持在30%左右,成為(wei) 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穩定器。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大力實施,我國在航空航天、人工智能、5G、移動支付、新能源汽車、金融科技等領域日漸處於(yu) 世界先進水平,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顯著提升。糧食總產(chan) 量持續位居世界第一位,220多種工業(ye) 產(chan) 品產(chan) 量居世界第一位,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現代服務業(ye) 持續發展,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能力增強,我國社會(hui) 生產(chan) 力達到新的更高水平。

  我們(men) 黨(dang) 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奮鬥目標,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我國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超過1.2萬(wan) 美元,城鎮化率超過60%,中等收入群體(ti) 超過4億(yi) 人。特別是打贏了脫貧攻堅戰,曆史性地解決(jue) 了絕對貧困問題,在創造美好生活道路上邁出一大步。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曆史性躍升,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提供了堅實有力的物質基礎和力量源泉。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具有更為(wei) 主動的精神力量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精神是一個(ge) 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ge) 民族才能在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精神力量,意氣風發書(shu) 寫(xie) 民族複興(xing) 新篇章。

  信仰、信念、信心更加堅定。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確立和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製度,注重用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培根鑄魂,廣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和中國夢宣傳(chuan) 教育,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提出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構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譜係,中國精神更加鮮亮、中國價(jia) 值更加昂揚、中國力量更加雄渾,中國人民對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認識更加清醒、決(jue) 心更加堅定,對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充滿信心。

  誌氣、骨氣、底氣極大增強。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曆史性成就、發生的曆史性變革,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的誌氣、骨氣、底氣。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等一係列活動,極大鼓舞振奮全體(ti) 中國人民愛黨(dang) 愛國情懷。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的繁榮興(xing) 盛,滋養(yang) 了中國人民的精神世界,堅定了我們(men) 的文化自信。中國聲音、中國故事在世界傳(chuan) 播,提升了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影響力。全社會(hui) 凝聚力和向心力極大提升,主動精神和創造精神極大迸發,為(wei) 民族複興(xing) 匯聚起強大精神力量。

  麵向未來,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強,麵對任何驚濤駭浪都能從(cong) 容不迫、堅定沉著,信心百倍地朝著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宏偉(wei) 目標闊步前進。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