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段性緩繳養老險為企業減負
作者:李長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特別提出,對餐飲、零售、旅遊、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等特困行業(ye) ,在今年二季度實施暫緩繳納養(yang) 老保險費,並將已實施的階段性緩繳失業(ye) 和工傷(shang) 保險費政策範圍,由餐飲、零售、旅遊業(ye) 擴大至上述5個(ge) 行業(ye) 。此舉(ju) 對緩解這些行業(ye) 特別是中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資金壓力,可謂有的放矢。
今年以來,國際形勢日趨複雜嚴(yan) 峻,全球糧食、能源等大宗商品市場大幅波動,加大了市場主體(ti) 的成本壓力。同時,國內(nei) 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部分市場主體(ti) 仍麵臨(lin) 一定的經營困難。其中,餐飲、零售、旅遊、民航和公路水路鐵路運輸等服務業(ye) 受衝(chong) 擊尤為(wei) 明顯。國家統計局服務業(ye) 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yu) 采購聯合會(hui) 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非製造業(ye) 商務活動指數為(wei) 48.4%,比上月下降3.2個(ge) 百分點,非製造業(ye) 景氣度降至收縮區間。
穩增長、保就業(ye) 就必須穩市場主體(ti) 。為(wei) 此,中央及地方出台了一係列相關(guan) 政策,涉及財政、金融、社會(hui) 保障等多個(ge) 方麵,為(wei) 市場主體(ti) 減負增效,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這其中,靈活使用社會(hui) 保障政策是一項重要內(nei) 容。早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初,國務院就出台了階段性減免企業(ye) 養(yang) 老保險、失業(ye) 保險和工傷(shang) 保險等社會(hui) 保險費的減免政策,有力幫助了企業(ye) 紓困解難。
眾(zhong) 所周知,養(yang) 老保險是企業(ye) 各項社會(hui) 保障項目中繳費率最高的一項。按照現在的政策,養(yang) 老保險繳費以上年職工的月平均工資作為(wei) 繳費基數,其中單位繳20%,職工個(ge) 人繳8%。由此可見,如果緩繳養(yang) 老保險費的話,對於(yu) 企業(ye) 特別是眾(zhong) 多勞動密集型企業(ye) 而言,就能夠極大地緩解當前麵臨(lin) 的困難,獲得“喘息”的機會(hui) ,也為(wei) 未來更好地發展爭(zheng) 得了機會(hui) 。因此,實行階段性緩繳養(yang) 老保險費政策,既是對前期企業(ye) 減負政策的延續,又是應對疫情衝(chong) 擊的有力武器。這些舉(ju) 措可有效降低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用工成本,切實減輕企業(ye) 負擔,幫助企業(ye) 維持正常生產(chan) 經營,支持企業(ye) 不裁員或少裁員,抓住了穩市場主體(ti) 、穩就業(ye) 的“牛鼻子”。
有些人擔心,持續性地減免社保費率、緩繳養(yang) 老保險費的做法,會(hui) 不會(hui) 對我國的養(yang) 老保險體(ti) 係造成衝(chong) 擊。客觀地講,這種衝(chong) 擊短時是存在的。要看到,經過40多年改革開放的發展進步,我國的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已日臻完善,養(yang) 老保險體(ti) 係建設的基礎越來越牢固。從(cong) 總量上來看,我國養(yang) 老保險基金仍處於(yu) 收大於(yu) 支的階段。人社部的統計顯示,截至去年9月末,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基金結餘(yu) 4.97萬(wan) 億(yi) 元,其中企業(ye) 養(yang) 老保險基金結餘(yu) 是4.59萬(wan) 億(yi) 元;到去年第三季度社保基金總收入4.78萬(wan) 億(yi) 元,總支出4.57萬(wan) 億(yi) 元,累計結餘(yu) 6.53萬(wan) 億(yi) 元。可以看出,盡管經曆了疫情等外部因素衝(chong) 擊,我國養(yang) 老保險的可持續性依然得到較好保障。此外,隨著全國統籌製度的逐步建立,養(yang) 老保險的結構性矛盾能夠得到較好緩解,靈活性也有了明顯提高。
可以預見,隨著包括階段性緩繳養(yang) 老保險費等政策實施落地,麵臨(lin) 暫時困境的企業(ye) 特別是中小微企業(ye) 的負擔將會(hui) 進一步減輕,營商環境繼續優(you) 化。當然需要指出的是,對於(yu) 企業(ye) 而言,也務必在優(you) 惠期限內(nei) 利用好各項支持性政策,創新生產(chan) 經營和服務方式,在盡可能短的時間裏走出困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