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邊疆培養新工科人才
戈壁灘上不僅(jin) 建起了花園,還建起了一所高水平大學。
在“共和國軍(jun) 墾第一城”——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一所邊疆大學,在20載教育援疆的推動下,先後躋身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雙一流”建設高校,在祖國的西北邊陲譜寫(xie) 了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的生動篇章。
特別是,在今年2月公布的全國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上,石河子大學“化學工程與(yu) 技術”名列其中,再次引發廣泛關(guan) 注。一個(ge) 從(cong) 零起步的年輕學科,如何在經濟欠發達的邊疆地區,始終緊跟世界前沿,不掉隊、不落後甚至呈現“領跑態勢”?石河子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給出了答案。
對口支援帶來了人才“裂變”
“我們(men) 基本上是零起步。”回憶建院之初的情景,化學化工學院院長魏忠說,學院由原石河子大學師範學院化學係、食品學院生物化工教研室以及藥學院部分專(zhuan) 業(ye) 合並組建而成,當時教師隊伍中僅(jin) 有兩(liang) 名博士,麵臨(lin) 嚴(yan) 峻的人才短缺困境。
2005年,教育部啟動實施“援疆學科建設計劃”,先後安排天津大學、華東(dong) 理工大學對口支援石河子大學,重點幫助創建與(yu) 發展化學化工學院。這兩(liang) 所化工學科居國內(nei) 一流的高校,從(cong) 千裏之外送來源源不斷的支援,對剛剛成立的化學化工學院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2014年,天津大學的張金利教授作為(wei) 國家第八批援疆幹部,出任石河子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院長,全麵主持學院工作。而早在2007年,兩(liang) 所學校“牽手”不久,他就開始思考並調研兵團產(chan) 業(ye) 和石河子大學化工學科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張金利把研究重點放在了兵團支柱產(chan) 業(ye) ——氯堿產(chan) 業(ye) 發展中存在的催化劑汙染問題。他和石河子大學的代斌教授整合了兩(liang) 所高校的科研力量,並聯合清華大學、中科院化學所、北京化工大學等多所科研院所的力量,組建了以“氯堿化工清潔生產(chan) 與(yu) 產(chan) 品高值化”為(wei) 研究方向的教育部創新團隊,並斬獲“973計劃”重大科研攻關(guan) 項目,在國內(nei) 掀起了無汞催化劑研發的熱潮,也讓石河子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在業(ye) 界聲名鵲起。
在兩(liang) 位領軍(jun) 人才帶領下,一支優(you) 秀團隊在快速會(hui) 聚。化學化工學院以對口支援為(wei) 契機,先後以長江學者、兵團特聘專(zhuan) 家、綠洲學者等身份陸續聘任了26名高層次專(zhuan) 家學者加盟,於(yu) 鋒、李永生、雷誌剛等一批行業(ye) 佼佼者先後加盟學院,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比提高到八成以上,讓一流學科建設有了中堅力量。
科研轉化“催生”碩果累累
前不久,從(cong) 南疆昆玉二二四團和泰新村與(yu) 十一連南疆區域防風固沙體(ti) 係研究與(yu) 應用示範基地傳(chuan) 來喜訊,通過使用石河子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科研團隊研製的綠色化學固沙劑,沙地種植的喬(qiao) 、灌木植物及植被長勢良好,試驗取得階段性突破。
這種固沙劑是化學化工學院郭旭虹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也是化學化工學院立足邊疆主導產(chan) 業(ye) 需求,聚焦學科優(you) 勢和研究特色,開展服務兵團及地方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舉(ju) 措之一。
“我們(men) 組建成立了13個(ge) 一流學科創新團隊,重點攻關(guan) 氯堿化工、煤化工、新材料、綠色農(nong) 肥藥等研究領域,積極服務兵團產(chan) 業(ye) 及地方經濟發展。”石河子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周立說,學院要求師生從(cong) 實驗室走出來,走向工廠車間和田間地頭,把科研論文寫(xie) 在兵團大地上,主動扛起幫助農(nong) 牧職工脫貧致富的職責和使命。
近年來,化學化工學院圍繞新疆、兵團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自上而下組織科研,突破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2項、NSFC(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hui) )-新疆聯合基金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9項、兵團重大科技計劃項目4項,科研立項總經費9692萬(wan) 元;發表高水平期刊論文從(cong) “十二五”的181篇提升至585篇,授權國家發明專(zhuan) 利48件,在科技成果轉化、服務行業(ye) 發展、學科知識普及等方麵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才“留得下、用得上、幹得好”
2021年10月,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ye) 大賽總決(jue) 賽中,石河子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師陳龍指導的“點蝕成金——尖端檢測材料的先行者”項目一路過關(guan) 斬將,摘得高教主賽道中國大陸項目金獎。
這得益於(yu) 化學化工學院著力構建的新工科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這種培養(yang) 體(ti) 係將實踐育人、科研育人落實到人才培養(yang) 的全過程,推動學生走進實驗室參與(yu) 科學研究,走出學校發現問題和解決(jue) 思路,成立多個(ge) 以學生為(wei) 主體(ti) 的創新創業(ye) 實驗室,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僅(jin) 2021年,學生獲國家級各類獎項20項,省部級77項,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ye) 訓練計劃5項,1個(ge) 項目入選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ye) 訓練計劃年會(hui) 展示。
此外,化學化工學院還通過整班建製聯合培養(yang) 、企業(ye) 共同培養(yang) 等方式,訂單式製定人才培養(yang) 方案和課程體(ti) 係,建立校—校、校—企等多方協同“育人”機製。
對標國內(nei) 最好的化學工程與(yu) 技術學科,該院與(yu) 華東(dong) 理工大學實施“1+2+1”聯合培養(yang) 創新型人才,累計選送264名本科生赴華東(dong) 理工大學進行“1+2+1”整班建製聯合培養(yang) 。
學院與(yu) 新疆天業(ye) 集團共同開設“屯墾戍邊班”,分類實施“卓越工程師”培養(yang) ,共建自治區產(chan) 學研聯合培養(yang) 研究生示範基地,定向培養(yang) 工程實踐型專(zhuan) 門人才6期134人,受到企業(ye) 好評。
石河子大學校長代斌說,石河子大學將繼續加強一流學科建設工作,培養(yang) 兵團急需的“留得下、用得上、幹得好”的高層次人才,著力打造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新疆高等教育的領頭羊、兵團聚才引人的“蓄水池”和“中轉站”,在興(xing) 疆固邊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