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青島即墨:500餘種“課後服務”惠及8萬餘名學生

發布時間:2022-04-12 16:4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劉豔傑 光明日報通訊員 孫靜秋 王功修

  “趙美蓉進燈棚,丁字步站街中;楊柳腰把身挺,素白小扇遮著麵容……”每周四下午放學後,山東(dong) 省青島市即墨區第四實驗小學校園裏,就會(hui) 回蕩起委婉細膩的柳腔音律,這是張潤倩和其他同學正與(yu) 專(zhuan) 業(ye) 老師學習(xi) 經典曲目《趙美蓉觀燈》。

  自從(cong) 加入學校組織的柳腔社團後,張潤倩每天都很享受學習(xi) 之餘(yu) 的這種“放鬆”,一方麵是出於(yu) 熱愛,另一方麵還學到了很多傳(chuan) 統文化知識,“現在上台表演一點也不打怵了,我感覺自己變得更大方更自信了”。

  無獨有偶。青島藍穀高新區東(dong) 皋埠小學也在校內(nei) 開辟了“陽光生態園”,為(wei) 每個(ge) 班級劃分了大大小小不同的“責任田”,並開發了農(nong) 耕課程,利用勞動課、課後服務等時間,組織和指導學生進行耕種、除草、收割等田間管理,培養(yang) 學生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品質。課後時光也成為(wei) 孩子與(yu) 大自然密切接觸的快樂(le) 時光,一個(ge) 個(ge) “紅領巾”在農(nong) 田裏忙得不亦樂(le) 乎,揮灑著汗水,也收獲了果實。

  “我們(men) 以‘養(yang) 德、啟智、強身、尚美、怡情’為(wei) 素養(yang) 目標,實施課程化‘課後服務’,推動雙減政策落地見效,在滿足每名學生成長需求的同時,也開辟了立德樹人的新陣地。”青島市即墨區教體(ti) 局基教科科長王海燕介紹說,他們(men) 找準教育教學與(yu) “課後服務”的結合點,來開展課後延時服務,這樣可以有更多時間培養(yang) 學生的興(xing) 趣和特長,助力學生更全麵成長。

  如今,在即墨區的中小學校園內(nei) ,“課後服務”正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麵:有的學校通過組織大閱讀課、合唱社團等方式編排紅色課本劇、歌唱紅色歌曲,激發學生愛國、愛黨(dang) 情懷;有的學校通過數學興(xing) 趣活動、靈秀詩社、英語口語模仿秀等特色課程,開發學生智力,開闊思維;有的將遊泳、橄欖球、擊劍、自行車等體(ti) 育項目引入“課後服務”課程,鍛煉學生意誌品質和身體(ti) 素質;有的則開設書(shu) 法、國畫、器樂(le) 、剪紙、掐絲(si) 等社團,為(wei) 學生搭建起發展潛能特長的舞台。

  活動豐(feng) 富多彩,但是如何保證這些課程化“課後服務”的實施效果呢?

  “一方麵安排有學科優(you) 勢的教師指導學生在校內(nei) 完成作業(ye) ,做到作業(ye) 不出校門,減輕家長輔導壓力,為(wei) 學生留出充足睡眠時間;另一方麵,要求各學校按照各盡其能、各展所長原則來量身定製崗位管理,安排有專(zhuan) 業(ye) 特長的教師負責特色課程教學,最大化發揮每位教師的效能。”王海燕說,目前全區參與(yu) “課後服務”的教師已達98%。

  同時,為(wei) 了保證“課後服務”實效,真正將好事辦好,即墨區還建立了“課後服務”考核機製,將“課後服務”納入鎮街政府科學發展考核和教育工作先進鎮評選指標,作為(wei) 對學校督導評估的重要內(nei) 容,定期開展專(zhuan) 項督導和檢查。同時,積極和家長溝通聯係,通過調查問卷、家長會(hui) 、滿意度調查等多種形式,了解學生和家長對“課後服務”的新需求、新變化,及時優(you) 化調整服務內(nei) 容。

  多元化、接地氣、有實料的“課後服務”課程,最終惠及的是學生的成長、發展。據即墨區第四實驗小學校長王波介紹,該校師生通過“課後服務”創作的柳腔劇目,先後參加了第五屆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中央電視台“國學春晚”等大型活動,受到廣泛好評。

  即墨區教體(ti) 局局長李德軍(jun) 告訴記者,作為(wei) 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目前即墨區中小學校已開發“課後服務”課程500餘(yu) 門,有8萬(wan) 餘(yu) 名學生參與(yu) 課後服務,形成了覆蓋麵廣、適應性強的“基礎+特色+精品”課程體(ti) 係,學生可根據實際自主自願選擇這些課程,既構建了全方位、係列化育人新平台,也讓學生和家長真正享受到有質量、有溫度的人民教育。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