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題材多樣化、類型多元化 國產影視劇加快走出去

發布時間:2022-04-13 14:20:00來源: 人民日報

  國產(chan) 影視劇加快走出去(文化市場新觀察)

  核心閱讀

  近年來,國產(chan) 影視劇的海外表現亮眼。在內(nei) 容題材上,由古裝劇獨大轉變為(wei) 形式更加多元,尤其是現實題材作品表現突出;在銷售渠道上,由海外電視台為(wei) 主轉變為(wei) 以海外流媒體(ti) 為(wei) 主。未來,國產(chan) 影視劇“出海”還需要各方麵共同努力,實現從(cong) “走出去”到“走進去”。

  近期,國產(chan) 影視劇“出海”捷報頻傳(chuan) 。2022年開年爆款劇集《人世間》早在拍攝階段就被迪士尼看中,並預購了其海外獨家發行權;聚焦脫貧攻堅的《山海情》在全球5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播出……國產(chan) 影視劇“出海”煥發出新的麵貌,駛向更廣闊的藍海,中國文化在海外的影響力也得到進一步提升。

  題材多樣化、類型多元化

  長期以來,國產(chan) 影視劇“出海”的主角一直是古裝劇,從(cong) 《甄嬛傳(chuan) 》《琅琊榜》到《長安十二時辰》,海外市場上中國古裝劇的熱度不減。但這一局麵正在被一係列優(you) 秀現實題材劇作的海外表現打破,現實題材劇分量逐年增加,呈現出題材多樣化、類型多元化的趨勢。

  東(dong) 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董事長侯鴻亮回憶,這一改變始於(yu) 2009年播出的《媳婦的美好時代》,該劇當年在海外表現亮眼。而去年以來,正午陽光出品的《山海情》和《開端》在海外的表現則帶來更多驚喜。

  “《山海情》是一部典型的脫貧攻堅題材的主旋律作品,在海外表現不錯,說明這部反映中國人民對更美好生活向往的劇集展現了中國的人文特色,獲得了海外觀眾(zhong) 的共鳴共情。”侯鴻亮說:“《開端》的敘事模式其實對於(yu) 一些海外觀眾(zhong) 來說算不上新鮮,但由於(yu) 品質上乘,也在海外取得了很好的銷售成績。”

  和正午陽光一樣,近年來檸萌影業(ye) 的海外銷售成績也很亮眼,其出品的《小別離》《小舍得》《小敏家》《三十而已》等劇集都取得了很好的海外市場表現。檸萌影業(ye) 董事長蘇曉表示,劇集的銷售價(jia) 格可以從(cong) 一個(ge) 側(ce) 麵反映其在海外的受歡迎程度。他舉(ju) 例說,過去,古裝劇的海外平均銷售價(jia) 格大約為(wei) 8萬(wan) 美元一集,當代都市題材大概隻有五六千美元一集,但近年來,優(you) 秀的都市題材劇也能賣到5萬(wan) 到8萬(wan) 美元一集了。

  清華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教授尹鴻認為(wei) ,近年來國產(chan) 劇集在海外表現越來越好,最重要的原因是創作生產(chan) 提質增效。“過去古裝劇的投入成本比較高,商業(ye) 性更強,品質更好。但近年來,現實題材作品的品質上去了,這就給市場帶來了很大的變化。”他還指出,從(cong) 政策引導上來看,近年來,主管部門鼓勵現實題材電視劇的拍攝,尤其是一些由優(you) 秀文學作品改編的影視作品越來越多,這也使創作品質得到了有效保障。

  蘇曉發現,過去在國產(chan) 影視劇“出海”的過程中,海外華人觀眾(zhong) 占絕大多數。但最近幾年,外國觀眾(zhong) 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觀眾(zhong) ,也越來越青睞我們(men) 的國產(chan) 劇集。他認為(wei) ,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國經濟社會(hui) 快速發展,帶來社會(hui) 各方麵的巨變,引發了海外觀眾(zhong) 的普遍關(guan) 注。

  從(cong) 銷售播映權到多樣化合作方式

  過去,銷售播映權是國產(chan) 影視劇走出去最主要的方式,而最近幾年,國產(chan) 影視劇和海外市場機構合作的方式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三十而已》相繼登陸全球百餘(yu) 國家和地區,上線20多個(ge) 海外播出平台,成為(wei) 馬來西亞(ya) 2020年新媒體(ti) 點播率最高的中國電視劇。與(yu) 此同時,該劇還向海外實現了模式輸出,韓國、越南等國的影視機構紛紛購買(mai) 了翻拍權。“韓國本身是電視劇製作能力很強的國家,向國外購買(mai) 模式翻拍的情況比較少,但現在與(yu) 中國的這種合作方式也開始多了起來。”蘇曉說。

  一係列政策出台也進一步推動了國產(chan) 影視劇走出去。據了解,國家廣電總局近年來鼓勵國產(chan) 劇集翻譯配音工作,實施了一係列配套工程予以支持,如“絲(si) 綢之路視聽工程”“中國當代作品翻譯工程”“中非影視合作創新提升工程”等,積極開展海外本土化譯配推廣。

  同時,國產(chan) 影視劇海外銷售渠道日益拓寬。國家廣電總局牽頭的“中國聯合展台”在線平台推出近兩(liang) 年來,助推不少熱播國產(chan) 劇在海外亮相,如《在一起》《光榮與(yu) 夢想》等在第十七屆東(dong) 京國際影視節展上重點推介,《山海情》參與(yu) 2021年春季戛納電視節的在線推廣活動。影視機構積極拓展海外傳(chuan) 播渠道,為(wei) 國產(chan) 影視劇搭建更多海外傳(chuan) 播平台。

  一些發展較為(wei) 成熟的企業(ye) 也搭建了較為(wei) 成熟的銷售路徑,有的還成立了專(zhuan) 門的國際業(ye) 務部門。“過去我們(men) 一般都外包給一個(ge) 中間商,由他們(men) 負責銷售。但近幾年我們(men) 成立了專(zhuan) 門的部門,打通各個(ge) 國家的渠道,針對不同的市場特點進行銷售。”蘇曉說。

  銷售對象也發生了較大變化。過去,國產(chan) 影視劇主要銷售給其他國家的電視台,各個(ge) 國家電視台播出機製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在海外的銷量。“但最近幾年,國產(chan) 影視劇的主要銷售對象由電視台轉向流媒體(ti) ,越來越多的海外流媒體(ti) 表現出極大的興(xing) 趣,流媒體(ti) 的播出機製更靈活,播出的內(nei) 容更加多樣化,這也為(wei) 國產(chan) 影視劇‘走出去’提供了更好的機會(hui) 。”尹鴻說。

  蘇曉還指出,隨著這一係列變化的產(chan) 生,海外買(mai) 家對國產(chan) 影視劇購買(mai) 的時間也提前了。“以前要等到一部劇在中國播完,看看播出效果,海外買(mai) 家才有購買(mai) 意向。現在他們(men) 的購買(mai) 意向越來越提前,一般在了解劇集的題材類型、主創陣容、製作公司後就會(hui) 提前介入,比較早地鎖定希望購買(mai) 的劇集。”

  進一步提升劇集質量,努力“走進去”

  盡管國產(chan) 影視劇“出海”的表現較過去已經取得了很大進步,但業(ye) 內(nei) 人士也指出,國產(chan) 影視劇在國際傳(chuan) 播中仍然沒有產(chan) 生真正的爆款,引起全球的普遍關(guan) 注。另外,雖然國產(chan) 影視劇在不少海外媒體(ti) 和流媒體(ti) 平台上都有所曝光,但觀眾(zhong) 還是以海外華人為(wei) 主。侯鴻亮認為(wei) ,嚴(yan) 格地說,目前國產(chan) 影視劇“出海”還處於(yu) 市場培育的階段,麵臨(lin) 客觀存在的困難,要實現從(cong) “走出去”到“走進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業(ye) 內(nei) 人士普遍認為(wei) ,國產(chan) 影視劇“出海”要更進一步,首先必須在提升劇集質量上下大功夫。“如果我們(men) 自己都不愛看,怎麽(me) 能希望海外觀眾(zhong) 愛看呢?” 侯鴻亮說。與(yu) 此同時,不少從(cong) 業(ye) 者表示,在創作過程中要適當考慮海外觀眾(zhong) 的接受度,創作觀念不能是以本土為(wei) 主,順便賣出去,而應當提前考慮國際市場的反應。《人世間》導演李路此前在接受采訪時就曾提到,迪士尼的預購,對劇組創作來說是一種新的壓力和動力,“我們(men) 希望,每一個(ge) 鏡頭、每一句台詞、每一場戲都要有國際視野,要思考外國觀眾(zhong) 看了會(hui) 怎麽(me) 樣。”

  蘇曉表示,國產(chan) 影視劇“出海”還需要各方麵共同努力。他認為(wei) ,目前並不是每家企業(ye) 都具備了獨立對外銷售的能力,因此需要行業(ye) 內(nei) 大家一塊搭建一個(ge) 平台來統籌這些事務。

  “下一步的重點可能是研究‘走出去’的作品在哪些市場上的用戶會(hui) 更多,什麽(me) 樣的用戶會(hui) 更多,”尹鴻說,“我們(men) 已經‘走出去’了,但是對市場和用戶的研究並沒有跟上。觀眾(zhong) 分布在哪、誰在看,是什麽(me) 樣的文化背景,都需要進行分析研究,才能在未來的創作和推廣中更具有針對性。”

  “雖然現在還沒有爆款,但是我們(men) 相信,隨著作品質量的提升,海外觀眾(zhong) 對中國現實生活的認知增加,我們(men) 的國產(chan) 影視劇也能夠成為(wei) 他們(men) 日常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侯鴻亮說。

  本版製圖:張丹峰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