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維尼亞夫斯基——波蘭在他的音樂中

發布時間:2022-04-13 14:33:00來源: 北京日報

  波蘭(lan) 在他的音樂(le) 中

  作曲家中,肖邦和維尼亞(ya) 夫斯基均來自波蘭(lan) ,屬於(yu) “術業(ye) 專(zhuan) 攻”的二位。他們(men) 不像很多古典作曲家,創作領域涉及各種樂(le) 器和大型交響樂(le) 等,好似全科醫生,樣樣通。他們(men) 專(zhuan) 攻一樣,成為(wei) 一覽眾(zhong) 山小的佼佼者。肖邦一輩子隻為(wei) 鋼琴寫(xie) 作,作品深邃廣袤到如一個(ge) 星係。浪漫派若是少了肖邦,也要塌陷一角。小提琴則是1835年出生於(yu) 華沙的維尼亞(ya) 夫斯基畢生的繆斯,他一生隻為(wei) 小提琴寫(xie) 作,直抵“規矩裏麵造世界”的化境。作品有協奏曲、舞曲、回旋曲等,這些作品璀璨了世界音樂(le) 藝術風采的同時,也為(wei) 小提琴藝術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維尼亞(ya) 夫斯基5歲就開始學習(xi) 小提琴,8歲就破格進了巴黎音樂(le) 學院,13歲帶著巴黎音樂(le) 學院金獎的榮耀畢業(ye) 。與(yu) 肖邦很少現身大眾(zhong) 音樂(le) 會(hui) 不同的是,維尼亞(ya) 夫斯基熱衷在世界各地演出,法國、芬蘭(lan) 、比利時、美國、波羅的海等地都留下過他的足跡,尤其俄羅斯。從(cong) 1851年到1859年間,維尼亞(ya) 夫斯基多次到俄羅斯演出,還在彼得堡充任宮廷小提琴樂(le) 師,同時他是俄羅斯音樂(le) 協會(hui) 交響樂(le) 隊的首席、音樂(le) 學院小提琴與(yu) 室內(nei) 樂(le) 合奏課的教授,有時還兼任指揮。

  維尼亞(ya) 夫斯基的作品既有法比派的優(you) 雅和華麗(li) ,又由於(yu) 常年遊曆於(yu) 俄羅斯,而有俄羅斯派濃鬱的情感表達,大大增加了小提琴音樂(le) 的感染力。

  雖常年在異國謀發展,維尼亞(ya) 夫斯基的許多代表作卻都和祖國波蘭(lan) 息息相關(guan) 。如波蘭(lan) 舞曲集、馬祖卡舞曲集等等。聽維尼亞(ya) 夫斯基的D大調華麗(li) 波蘭(lan) 舞曲,小提琴不時出現那種情緒被立馬煽動的層次變化,隨著旋律的起伏,人也變得纏綿多情,腦子裏跳出張兆和與(yu) 沈從(cong) 文的對話,張問沈,你寫(xie) 的湘西真不真,沈反問,你為(wei) 什麽(me) 不問我寫(xie) 的美不美。樂(le) 曲渲染的美,如同沈先生筆下的湘西,異域邊地,在優(you) 秀的藝術作品中,煥發出別樣吸引人的神秘魅力。

  維尼亞(ya) 夫斯基最好的作品當是他的小提琴協奏曲。尤其是創作於(yu) 1862年,在古典小提琴協奏曲中地位顯赫的第二小提琴協奏曲,這首充滿詩意和力量的協奏曲,炫技驚人,內(nei) 容殷實,還有色彩斑斕的和聲語匯。這部作品的第二樂(le) 章是維尼亞(ya) 夫斯基所有作品裏最優(you) 秀的浪漫曲,小提琴像是在給人講故事,起伏流轉地訴說著日子裏的甜酸苦辣、生命中的悲歡離合,豐(feng) 富細膩的表現力和語句方式,隨著旋律鋪張開,音樂(le) 既富浪漫氣息,又不失真摯樸實。這是可以媲美德沃夏克《自新大陸》中第二樂(le) 章的鄉(xiang) 愁之歌。末樂(le) 章仿佛一直累積的情感,最後獲得了徹底的釋放,把全曲導向輝煌的高潮。

  1880年3月31日,年僅(jin) 45歲的維尼亞(ya) 夫斯基病逝於(yu) 俄羅斯,他的遺體(ti) 後來被運回華沙安葬。波蘭(lan) 政府對作曲家敬愛有加,1952年開始舉(ju) 辦國際維尼亞(ya) 夫斯基小提琴比賽,每5年在華沙舉(ju) 行一次,並發行郵票和紀念幣來緬懷。維尼亞(ya) 夫斯基和肖邦都是名副其實的“波蘭(lan) 音樂(le) 的世界傳(chuan) 播者”,都是波蘭(lan) 的驕傲。

  王征宇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