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顧清俞與馮曉琴的經曆,更明白人生不容易
中新文娛北京4月12日電(記者 上官雲(yun) )《心居》是最近的熱播劇之一。在收官之後,與(yu) 之有關(guan) 的討論依然持續不斷。
這部劇從(cong) 顧清俞和馮(feng) 曉琴的姑嫂視角出發,通過兩(liang) 個(ge) 擁有不同的生活理念及價(jia) 值觀念女性的買(mai) 房經曆,展現種種悲喜交加的人生經曆。
養(yang) 老、教育、婚姻……很多當下的熱點話題,都能在《心居》中找到影子。有人覺得顧清俞才是人間清醒;也有人喜歡書(shu) 中的家長裏短,覺得有煙火氣。
日前,該劇編劇、原著作者滕肖瀾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zhuan) 訪時提到,《心居》講的是人生不容易。但再怎麽(me) 不容易,很多人始終都在積極生活,懷著最美好的期待繼續走下去。
談到《心居》的開放式結局,她認為(wei) ,人生本來就沒有那麽(me) 多大團圓結局。我們(men) 也許無法完全認同別人的生活方式,但可以抱有善念,學著理解。
顧清俞是人生贏家嗎?
《心居》刻畫了一幅生動的人物群像,顧清俞大概是其中比較耀眼的那一個(ge) 。
她是一位別人眼中的精英人士:才貌雙全,知道自己想要什麽(me) ,早早實現經濟獨立,不僅(jin) 可以讓自己過得很舒服,還有餘(yu) 力照顧家人。
然而,愛情卻是她心中的一個(ge) 結。她的心底始終有“白月光”施源的位置。多年後重逢,即便施源一事無成,還欠了債(zhai) ,但顧清俞還是義(yi) 無反顧地和他結婚了。
真正步入生活,這段感情卻不像顧清俞想象中那麽(me) 美好。她竭盡全力包容施源,卻忘記了曆經歲月滄桑,兩(liang) 個(ge) 人的三觀已有很大不同,心態也早已不同於(yu) 當初。
兩(liang) 個(ge) 人矛盾重重,隻能以離婚收場。滕肖瀾一針見血地說出問題所在:結婚時,顧清俞和施源已經是兩(liang) 個(ge) 世界的人,不管再怎麽(me) 努力,最終還是要分開。
他們(men) 的愛情讓人唏噓,但現實中,隻憑愛情可能過不了日子。有段話說得好,“誰跟誰湊一對,到底不能隨心所欲,也是有章法的……差得太遠,就有些冒險了。”
在生活中逐漸成長
和顧清俞比起來,同在一個(ge) 大家庭中的馮(feng) 曉琴就顯得不太出眾(zhong) 。她總是在忙忙碌碌討生活,性格也不是那麽(me) 招人喜歡。
“馮(feng) 曉琴確實不是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好人,一開始她有心機又努力,望子成龍、希望丈夫有出息。在外人看來,這可能是一種野心。”滕肖瀾說。
但馮(feng) 曉琴又有善良的一麵。小說中,當養(yang) 老院失火,她會(hui) 奮不顧身去搶救阿婆的一本日記,因為(wei) 對於(yu) 患有阿爾茲(zi) 海默症的老人來說,它可能是唯一找回記憶的方法。
對於(yu) 前期看重物質的馮(feng) 曉琴來說,願意從(cong) 火場中找出阿婆的筆記本,這本身就是一種升華:經曆了生活的磨難,她已經懂得了人的心靈和精神世界有多麽(me) 重要。
另外,從(cong) 成為(wei) 家庭主婦到開辦養(yang) 老院,馮(feng) 曉琴其實也獲得了另一種意義(yi) 上的成功。她跳出了生活的舒適圈,眼界和格局逐漸開闊,學會(hui) 理解別人,路也越走越寬。
她一直在慢慢進步。滕肖瀾說,《心居》中的每個(ge) 人都不完美,不管是對物質生活的追求,還是與(yu) 內(nei) 心的和解,我們(men) 都需要逐漸成長。她希望,《心居》能寫(xie) 出這種成長。
抱有理解之心
與(yu) 一些故事不同,《心居》的結局是開放式的,臨(lin) 近尾聲,顧家上下依然有觀眾(zhong) 所熟悉的家庭宴會(hui) 場景,隻是不再圓滿。
比如,一些人際關(guan) 係的裂縫仍舊存在。顧清俞和馮(feng) 曉琴之間雖然少了很多猜忌,甚至有些惺惺相惜,但依然是兩(liang) 條平行線。
對此,滕肖瀾給出了一種解釋,《心居》寫(xie) 的是群像,但也有相對主要的人物,顧清俞和馮(feng) 曉琴就是兩(liang) 條線,也是兩(liang) 種不同類型的人物。
“我希望她們(men) 之間有一個(ge) 映照,展現對生活的不同認知。”她認為(wei) ,人生本就沒有那麽(me) 多大團圓結局,人們(men) 在相處中小心翼翼地掌握分寸,過好自己的日子,也不損害別人的利益。
滕肖瀾說,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我們(men) 會(hui) 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也許無法完全認同別人的生活方式,但可以抱有善念,學著理解。
“人生不容易”
作為(wei) 家庭劇,《心居》更多將目光集中在各式各樣的人物本身,小人物亦是主人公。
“人生中可能充滿了各種問題,人與(yu) 人之間也總會(hui) 有矛盾,就看怎麽(me) 去麵對。”滕肖瀾表示。
她認為(wei) ,《心居》講的是人生不容易,但再怎麽(me) 不容易,很多人始終都在積極生活,懷著最美好的期待繼續走下去。
正如馮(feng) 曉琴所說,日子是一團麵粉,你把它捏成什麽(me) 樣,它就過成什麽(me) 樣。(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