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電影《花兒為什麽這樣紅》:帕米爾高原上的生命頌歌

發布時間:2022-04-13 14:4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張凡(石河子大學文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牟歡(石河子大學文學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

  近期,由新疆天山電影製片廠打造的電影《花兒(er) 為(wei) 什麽(me) 這樣紅》在全國公映。該影片根據時代楷模拉齊尼·巴依卡一家三代為(wei) 國戍邊的先進事跡改編而成,以樸實真摯的影像再現戍邊英雄拉齊尼為(wei) 救落入冰窟的兒(er) 童英勇犧牲的感人事跡。作品以強烈的曆史縱深感和鮮明的時代感為(wei) 創作底色,憑借電影化的語言塑造帕米爾高原上那位催人淚下、真實可感的英雄形象。

  作為(wei) 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影片《花兒(er) 為(wei) 什麽(me) 這樣紅》既全麵而深入地挖掘真實事件本身,同時把觀眾(zhong) 的接受層麵考量進來。編劇深入發掘原型人物的戍邊人生,拍攝過程中一遍遍重走拉齊尼巡邊護邊的必經之路——從(cong) 盤龍古道到吾甫浪溝,從(cong) 雪嶺冰河到懸崖峭壁,在現場感悟平凡人物的偉(wei) 大之處。拉齊尼英勇犧牲的事跡廣為(wei) 人知,在觀影前人們(men) 已對影片將要呈現的內(nei) 容有一個(ge) “真實性”的預期。所以,電影的整體(ti) 呈現遵循真實性原則,從(cong) 生活真實出發,對主人公拉齊尼的巡邊戍邊經曆進行了藝術化整合與(yu) 敘寫(xie) ,以此構成再闡釋的精神內(nei) 核。與(yu) 此同時,主創對拉齊尼故事的呈現沒有局限於(yu) 英勇犧牲這一事跡本身,而是通過拉齊尼的爺爺、父親(qin) 以及身邊的戰友對他的戍邊人生的講述,來表現他對為(wei) 國戍邊事業(ye) 的熱忱與(yu) 擔當。進一步說,影片將觀眾(zhong) 的生活空間和故事空間勾連起來,使它們(men) 產(chan) 生了積極的互動效應,進而產(chan) 生了催人淚下的精神感染力和情感上的深切共鳴。

  影片的真實質感也離不開電影語言的細節刻畫。該片對人物經曆的細節捕捉可以說是恰如其分、拿捏有度。在巍峨的雪山之巔,矗立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拔最高的國門——紅其拉甫,界碑上“中國”二字的描紅足見家國情懷在戍邊戰士心中的分量。雖然這裏終年積雪,險峻陡峭,人煙極少,他們(men) 卻堅韌如鷹,祖祖輩輩,堅守於(yu) 此。影片中若幹細節的勾勒都為(wei) 表現拉齊尼英勇救人做前期鋪墊,從(cong) 兒(er) 時陪伴爺爺、父親(qin) 巡邊,到拉齊尼自己成為(wei) 戍邊隊伍的主力,在條件極其惡劣的雪峰上,犛牛也是戍邊的一分子,而犛牛皮鞭在家族中則成為(wei) 傳(chuan) 遞為(wei) 國戍邊使命的一種象征。心係祖國的拉齊尼從(cong) 父輩手中接過的不隻是一根普通的皮鞭,而是為(wei) 國巡邊戍邊的崇高使命和責任。縱觀影片,《花兒(er) 為(wei) 什麽(me) 這樣紅》的敘事沒有忽視這些細微之處,通過影片的畫麵語言呈現了巡邊路上的犛牛、犛牛皮鞭的代代接力、國界碑上描紅的“中國”二字等,這些感人至深的細節,使拉齊尼的英雄形象更加飽滿立體(ti) 。

  總之,電影《花兒(er) 為(wei) 什麽(me) 這樣紅》創作以“真實性”為(wei) 底本,盡己所能地在電影敘述中重新建構這份“真實”,同時借以表達和傳(chuan) 遞植根於(yu) 邊防軍(jun) 民內(nei) 心深處休戚與(yu) 共、榮辱與(yu) 共、生死與(yu) 共、命運與(yu) 共的精神意誌。這種耳濡目染的愛國主義(yi) 精神促成影片主題的升華。蜿蜒曲折的盤龍古道默默訴說著戍邊戰士衛國守家的蕩氣回腸,更祝願戰士們(men) 巡邊戍邊之路多坦途,少彎險。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