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黃山迎客鬆何以成為中國對外交往的名片?

發布時間:2022-04-14 15:2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黃山4月13日電 題:黃山迎客鬆何以成為(wei) 中國對外交往的名片?

  作者 成展鵬 劉浩

  立春之日,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式上“迎客鬆煙花”驚豔世界,“中國式浪漫”刷爆網絡;陽春三月,黃山市主城區屯溪變身國際會(hui) 客廳,“屯溪倡議”載入外交史冊(ce) 。開放的黃山正如迎客鬆那樣張開雙臂,以一座世界名山的高度與(yu) 全球對話,生態型國際化世界級休閑度假旅遊目的地城市形象更加清晰。

  13日,中共黃山市委書(shu) 記淩雲(yun) 接受中新網獨家專(zhuan) 訪時,闡述了迎客鬆的文化內(nei) 涵以及黃山市對外開放發展的思路。

  “每個(ge) 人心中都藏著一棵迎客鬆。”淩雲(yun) 說,黃山之美始於(yu) 鬆,奇鬆居於(yu) “黃山五絕”之首。迎客鬆作為(wei) 黃山奇鬆之首,破石而生,淩風傲雪,挺立於(yu) 黃山風景區玉屏峰前青獅石旁、文殊洞上,敞開懷抱、長伸臂膀,向世界發出詩意的邀請。

  壽逾千年的迎客鬆,其名最早見於(yu) 清鹹豐(feng) 九年(1859年)歙縣人黃肇敏的《遊黃山記》,“(獅)石前一鬆曰迎客,(文殊)院後一鬆曰送客”。

  曆代文人雅士對迎客鬆情有獨鍾,歌以讚之、詩以詠之、文以記之、畫以繪之。1912年,著名畫家汪采白首次將迎客鬆攝入鏡頭;1914年,黃炎培先生的攝影師呂頤壽拍攝的迎客鬆成為(wei) 現存最早影像。

  近百年來,迎客鬆漸漸成為(wei) 中華文化符號和獨特標識,形成了獨特IP;昂首挺胸的姿態還以其獨有的美學特質,傳(chuan) 遞著中國人熱情好客、開放包容、和諧友善的品質,成為(wei) 泱泱中華禮儀(yi) 之邦的象征。

  1959年,為(wei) 慶祝新中國成立10周年,安徽省選送巨幅迎客鬆鐵畫至人民大會(hui) 堂安徽廳。

  淩雲(yun) 認為(wei) ,迎客鬆,是大自然為(wei) 中國量身定製的國家交往名片。

  近期,屯溪更是成為(wei) 中國主場外交的國際會(hui) 客廳。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屯溪主持召開第三次阿富汗鄰國外長會(hui) 和“阿富汗鄰國+阿富汗”外長對話等係列會(hui) 議,阿富汗及其鄰國外長或高級代表登場。此外,王毅還在屯溪會(hui) 見了泰國、菲律賓、緬甸、巴拿馬等國政要,成為(wei) 國際輿論關(guan) 注的焦點。

  迎客鬆,是黃山曆史變遷的見證,也是黃山開拓創新的見證。從(cong) “守鬆人製度”默默守護千年迎客鬆,到“四護”管理機製構建起古樹名木保護管理體(ti) 係,隻此青綠山水間,處處湧動著創意創新、開拓進取的澎湃生機。

  淩雲(yun) 說,黃山市始終以迎客鬆的開放包容,以一座世界名山的高度、一座國際名城的氣度與(yu) 全球對話,向世界展示一個(ge) 真實立體(ti) 全麵的新黃山。

  黃山與(yu) 約塞米蒂國家公園聯姻,開啟了中美友好公園結盟的先河;徽派古建蔭餘(yu) 堂漂洋過海,又一次架起了中美文化交流的橋梁;牽手28個(ge) 國際友好城市、友好交流城市、友好交流景區,成為(wei) 中國對外開放的生動縮影,鋪展開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嶄新畫卷……

  淩雲(yun) 表示,我們(men) 希望通過這一係列的展示,表達黃山的中國風和國際範,講述黃山故事、傳(chuan) 播黃山聲音,以國際化語言與(yu) 世界對話。

  2021年11月,中國黃山(紐約)文化旅遊雲(yun) 推介活動成功舉(ju) 行,130餘(yu) 家英文媒體(ti) 爭(zheng) 相轉載,1億(yi) 多海外讀者持續關(guan) 注,這隻是黃山以迎客鬆精神創意思維鏈接國際的一個(ge) 縮影。

  淩雲(yun) 說,黃山正立足生態型國際化世界級休閑度假旅遊目的地城市定位,以全球視野、國際標準,推動從(cong) 觀光旅遊向休閑度假轉變,從(cong) 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以國際化語言改造旅遊設施,持續提升國際旅遊服務水平;借助國際友好城市、友好交流城市、友好交流景區等平台,利用外事、展會(hui) 、僑(qiao) 務等活動,強化拚盤開展國際強勢媒體(ti) 營銷,深化“創意黃山·美在徽州”城市品牌推介,不斷發出國際黃山聲音,讓黃山旅遊品牌熠熠生輝。

  “每一次與(yu) 迎客鬆的結緣,都充滿了浪漫色彩,每一種迎客鬆的形象,都是創意無限的擔當。”淩雲(yun) 表示,我們(men) 正深入挖掘以迎客鬆精神為(wei) 代表的深層次文化價(jia) 值,從(cong) 中汲取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用國際視野打開黃山,鑄就起一座拔節向上、澎湃向前的青春之城,多元訪客、創新人群的活力之都,讓黃山成為(wei) 人人向往、為(wei) 之傾(qing) 心的詩和遠方。

  如果漫山杜鵑花是黃山送給全人類的真誠期待,那麽(me) 千年迎客鬆就是黃山送給全世界的熱情邀約,大黃山正以越來越開放的姿態迎客天下。(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