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上海市民“核酸碼”為什麽掃不出來?回應來了

發布時間:2022-04-14 15:2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從(cong) 4月9日開始,上海市民做核酸檢測時的登記掃碼環節從(cong) “健康雲(yun) ”注冊(ce) 申請二維碼變成了“隨申辦”App申請“核酸碼”。這一小小細節的改變,近來因為(wei) “核酸碼掃不出來”而成為(wei) 上海市民關(guan) 注的焦點。

  4月9日至12日,陸續有上海市民和基層居委會(hui) 幹部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反映,上海新啟用的“核酸碼”不好用。有市民反映,自己明明居住地在A處、且在A處檢測核酸,核酸碼卻顯示其核酸檢測地點為(wei) 戶籍所在地B處,自己多次被B處居委會(hui) 電話問詢;有居委會(hui) 幹部反映,小區按樓棟安排居民進行核酸采樣時,有較多居民的核酸碼掃不出來,導致核酸采樣團隊不得不手動輸入居民信息和地址,給小區核酸采樣工作帶來諸多不便。

  為(wei) 此,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了上海市大數據中心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邵軍(jun) ,他對“核酸碼”出現故障等問題進行了回應。

  邵軍(jun) 介紹,上海市大數據中心為(wei) 了進一步優(you) 化全市核酸檢測流程,才在4月9日基於(yu) “隨申辦”推出“核酸碼”服務,配合新的核酸檢測一體(ti) 化係統,將現場采樣登記主要方式調整為(wei) 通過“核酸碼”或直接掃身份證進行登記。4月9日“核酸碼”係統上線以來,確實曾出現過一些問題,目前問題已經基本修複。

  一是“核酸碼”登記信息不全的問題。據介紹,用戶出示“核酸碼”時,檢測係統采集端App基於(yu) “核酸碼”核驗接口,直接獲取了上海“一網通辦”用戶實名注冊(ce) 信息,其中包含用戶姓名、身份證件號及聯係方式等。此外,檢測係統自動補充用戶采樣點信息,便於(yu) 陽性病例溯源。同時,采集端App可提供手工錄入方式對用戶信息進行補充、完善。

  目前,大部分“核酸碼”均包含姓名、證件號和聯係手機號,但也有部分親(qin) 屬碼、離線碼未采集手機號。為(wei) 進一步優(you) 化核酸采樣登記信息記錄,上海市大數據中心已通過係統優(you) 化,補充用戶聯係手機號。

  此外,大數據中心也會(hui) 基於(yu) 大數據資源平台數據,在檢測係統采樣點信息基礎上,為(wei) 基層補充用戶實有人口庫采集的地址信息作為(wei) 追溯工作的參考,進一步提升精準溯源能力。

  二是“核酸查詢結果”三端數據不一致的問題。上海市民查詢自己的核酸采樣結果,一般是通過“隨申辦”App、“隨申辦”微信小程序、“隨申辦”支付寶小程序等3個(ge) 入口進行查詢,以上三個(ge) 入口互為(wei) 備份,依托大數據資源平台提供高效“核酸檢測結果查詢”服務。而這三個(ge) 端口從(cong) 緩解數據庫集中性風險、提升訪問效率角度考量,前期采用了“分庫緩存設計”,由於(yu) 數據量大,緩存庫數據實時同步時間存在一定差異,一般小於(yu) 30分鍾。

  此外,近期由於(yu) 訪問量過大,也對數據庫產(chan) 生了一定衝(chong) 擊,導致數據異常。比如,4月9日“隨申辦”係統就遭受極端大流量訪問,係統對“核酸碼”申領功能進行了限流。

  對此,上海市大數據中心啟動應急預案,對係統核心模塊進行擴容。但在切換過程中,極個(ge) 別用戶在小程序端獲取“核酸碼”時用戶信息丟(diu) 失,“核酸碼”上姓名及證件號獲取異常,造成了前端展示的差異性。

  邵軍(jun) 表示,係統恢複後,該問題將不會(hui) 重現。事後,大數據中心也重新梳理,將此類受影響用戶信息逐一進行了補全。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