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市博物館再添41件文物 可窺見商周至漢青銅器傳承變化
中新網衡水4月14日電(崔誌平王曉)河北省衡水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14日透露,衡水市公安局日前將追繳的41件(套)文物移交至衡水市博物館進行收藏、研究、展示。其中,從(cong) 部分青銅器中可以窺見商周至漢青銅器的莊重典雅以及傳(chuan) 承和變化。
4月12日,“12.16”特大係列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倒賣文物案追繳文物移交儀(yi) 式在衡水市博物館舉(ju) 行,41件(套)文物經移交得到妥善保管。現場,衡水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與(yu) 衡水市公安局代表簽署了文物移交協議,衡水市博物館館長杜相立代表市博物館向衡水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副支隊長杜小東(dong) 頒發《文物移交證書(shu) 》。
此次移交的文物是衡水市公安局刑警支隊與(yu) 景縣公安局2020年打掉一個(ge) 跨多省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倒賣文物的特大犯罪團夥(huo) 時繳獲所得,是衡水市近年來破獲的追回文物數量最多、文物等級最高的一次案件,是衡水市打擊文物犯罪的一項重要成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相關(guan) 法律規定和衡水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案件辦結後,該市公安局將該案件追繳的所有涉案文物移交至該市博物館收藏、研究、展示。
此次移交的文物包括戰國、兩(liang) 漢、唐、宋、明、清等不同年代的青銅器、陶器、石器、瓷器等,經河北博物院鑒定有國家二級珍貴文物5件,國家三級珍貴文物8件,一般文物28件(套)。
杜相立說,這批文物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西周時期的銅觶、戰國時期的錯金銅劍、銅鼎和漢代的一對銅高足豆。其中銅觶、錯金銅劍和銅高足豆保存完好,銅鼎一耳微殘。從(cong) 這幾件青銅器中可以窺見商周至漢青銅器的莊重典雅以及傳(chuan) 承和變化,展示中國古代源遠流長、燦爛輝煌的青銅文化。
杜相立表示,這批移交的文物中,等級文物主要以春秋戰國及漢代的青銅器為(wei) 主,目前衡水市博物館的藏品中,此時期的青銅器文物較少,尤其等級文物更是屈指可數。這些文物填補了衡水市博物館西周時期青銅器藏品的空白,豐(feng) 富了戰漢時期青銅器藏品的種類和數量,為(wei) 曆史學術研究和文物交流展示提供了珍貴實物。(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