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綜藝單靠“腕兒”“套路”是行不通的
【觀者有心】
作者:李 巍(陝西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陝西省社會(hui) 科學院副研究員)
在緊張忙碌的日子裏,喜劇早已成為(wei) 一種生活剛需,而開懷大笑則成了生活必需品。正因為(wei) 如此,每年春晚舞台上的小品都備受期待,而各類喜劇綜藝也常常吊足了觀眾(zhong) 胃口。2021年一大批喜劇綜藝相繼收官,2022年又一批喜劇綜藝接檔上線。對一些喜劇節目,觀眾(zhong) 評價(jia) 褒貶不一。什麽(me) 樣的喜劇能讓人開懷大笑,什麽(me) 樣的喜劇能讓人笑中帶淚陷入思考,什麽(me) 樣的喜劇值得反複觀看,也許並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喜劇綜藝單靠演員“腕兒(er) 大”是行不通的,靠抄襲模仿玩低級套路更是行不通的。
觀眾(zhong) 有多需要喜劇?過去,觀眾(zhong) 期待春晚,其中最重要的一個(ge) 原因就是春晚有小品。而且每年過完春節,各大電視台循環播放最多的也必然是春晚語言類節目,其中既有當年的新節目,也有往年的老節目,許多係列節目更是連續播出。隨著喜劇綜藝的橫空出世,觀眾(zhong) 對喜劇的熱情有增無減。喜劇綜藝的湧現甚至掀起了大眾(zhong) 看小品、聽相聲、關(guan) 注喜劇模式的新高潮,許多喜劇段子成為(wei) 網絡爆梗,一批喜劇演員走進大眾(zhong) 視野。
然而,綜藝的消耗能力在各類型節目中都是顯而易見的。初期,喜劇綜藝爭(zheng) 奇鬥豔,無論是演員還是節目都有一定的新鮮度,持續輸出的優(you) 秀作品更是讓人大飽眼福。但是隨著各大衛視、商業(ye) 網站等爭(zheng) 相角逐喜劇領域,趕著熱潮分一杯羹,各種問題也迅速暴露。較為(wei) 明顯的問題包括,一些演員忙於(yu) “串場”,在多個(ge) 綜藝節目上“刷臉”,舊故事來回說,老段子反複演,審美疲勞很快體(ti) 現在觀眾(zhong) 的觀賞體(ti) 驗上;雖然有一些演員希望認真對待每一個(ge) 競技場,力求持續創作出好作品,但是綜藝的快節奏早晚會(hui) 把靈感榨幹,最終黔驢技窮,無奈陷入吃老本的惡性循環;相比於(yu) 演員吃老本,更可怕的是“偷吃”別人的老本,模仿、抄襲、套路化最終會(hui) 消耗喜劇的未來。
大概在2015年至2020年的幾年間,喜劇綜藝經曆了群雄爭(zheng) 霸與(yu) 迭代升級,小品、相聲、脫口秀、情景喜劇等你方唱罷我登場,極大滿足了人民群眾(zhong) 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是到了後期,喜劇綜藝整體(ti) 發展也逐漸顯出疲態。盡管如此,隻要觀眾(zhong) 需要喜劇,就會(hui) 有人前赴後繼地搶占市場。就在2021年前後,我們(men) 所熟悉的幾大喜劇團體(ti) 也開始試水喜劇綜藝,相繼推出了團綜。因為(wei) 前期積累的觀眾(zhong) 基礎,未播先火也是意料之內(nei) 。客觀來說,這些團綜將專(zhuan) 業(ye) 性與(yu) 娛樂(le) 性相結合進行探索嚐試,的確貢獻了不少包袱與(yu) 笑點,但是這與(yu) 觀眾(zhong) 的期待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觀眾(zhong) 對一些娛樂(le) 至上的遊戲模式甚至是惡搞模式已經審美疲勞,純靠撓癢癢式的嘻嘻哈哈已經無法滿足觀眾(zhong) 的期待。本質上來說,這些團綜依托部分演員的流量積累,套用綜藝模式,照搬遊戲套路,走的仍是流量變現的老路,結果也是不盡如人意。
近幾年,我們(men) 會(hui) 驀然發現,有些人把喜劇之路走窄了。比如“喜頭悲尾”式節目的泛濫,越來越多的作品刻意煽情,為(wei) 了升華主題生硬地營造悲情結尾。一些曾經紅極一時的喜劇綜藝也因“喜頭悲尾”的愈演愈烈被觀眾(zhong) 放棄。原因何在?正像很多喜劇人常說的,讓人哭比讓人笑容易多了。喜劇綜藝節奏快,喜劇人因為(wei) “時間緊張”而選擇捷徑,“喜頭悲尾”的套路化劇本被迫成為(wei) 首選。這種方式不僅(jin) 是在自我消耗,同時也在不斷消耗著老一輩喜劇人依靠經典作品積累下的觀眾(zhong) 緣。
其實,2021年一台主打素描喜劇的綜藝節目給觀眾(zhong) 帶來了不少驚喜,它在很多方麵的創新引發了熱議。比如,該節目所邀請的演員幾乎都是沒有流量但是演技出眾(zhong) 的“腰部演員”,一改“流量至上”歪風;呈現的喜劇節目包括漫才、默劇、音樂(le) 劇、物件劇、獨角戲等多種形式,作品不拘一格,以質取勝;把優(you) 秀編劇推向台前,重申“內(nei) 容為(wei) 王”;作品突出時代特征,從(cong) 當下生活中尋找題材和靈感,引發觀眾(zhong) 共鳴。這台節目在喜劇綜藝顯現疲態的情況下出現,如同寒冬中的一縷陽光,讓人看到了希望,也對喜劇又一春倍感期待。
2022年,一些喜劇綜藝接檔播出,目前來看,整體(ti) 正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但是我們(men) 也應當提防一些老問題的反彈。比如有的節目依靠先前節目積累的人氣推出“升級版”,邀請的喜劇人咖位不小,但是幾乎難見好作品,未免讓人失望;還有節目號稱不再沿用比賽模式,而是以更輕鬆的方式表演,結果喜劇沒看到,鬧劇倒是不少,尷尬的模式難以為(wei) 創新乏力遮羞。有句話說得很好,“搞笑我們(men) 是認真的”,這應當成為(wei) 喜劇人做喜劇的共同態度,而不是一句空口號。觀眾(zhong) 需要喜劇,而且需要緊跟時代的優(you) 質喜劇。喜劇綜藝還是要以“真正為(wei) 觀眾(zhong) 帶來快樂(le) ”為(wei) 最高追求,喜劇人更要用優(you) 秀作品去贏得觀眾(zhong) 。唯有如此,喜劇的明天才能更加絢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