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經緯之間,織出華美黎錦(工匠絕活)

發布時間:2022-04-22 14:37:00來源: 人民日報

 

  【絕活看點】

  紡布、染色、編織、繡花……黎族傳(chuan) 統紡染織繡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劉香蘭(lan) ,海南五指山市番茅村人,40多年來專(zhuan) 注於(yu) 黎錦技藝的傳(chuan) 承和推廣,不斷打破傳(chuan) 統、開拓創新,讓傳(chuan) 統技藝黎錦編織煥發新的生機。

  席地而坐,腰帶纏於(yu) 腰間;伸直雙腿,緊踩經線木棍……固定好織機兩(liang) 端經軸後,劉香蘭(lan) 用分經棍將經紗分成上下兩(liang) 層,雙手引緯,同時右手持織錦木刀,拉拽間將緯線打緊,一寸一寸織出密實的布匹。綜杆提花、斷緯織彩,複雜的技巧編織出精美的花紋圖案。

  劉香蘭(lan) 使用的編織工具是踞腰織機,所運用的編織技藝是黎族傳(chuan) 統織錦技藝。

  “我13歲開始學織錦,當時跟著媽媽一起學。”隨著提綜杆的起落,劉香蘭(lan) 講述了她第一次學習(xi) 織錦時的經曆。轉眼40年過去,如今她編織的黎錦暢銷海內(nei) 外。

  “九仙織女下凡間,開創黎錦三千年……”中華民族的手藝活,既傳(chuan) 統又時尚。劉香蘭(lan) 介紹,每織繡一幅黎錦作品,需要經過紡布、染色、編織、繡花4個(ge) 步驟,至少花費三四個(ge) 月的時間,若是複雜的反麵織、雙麵織,則需要更久。經緯之間,黎錦是用時間打磨的藝術。

  “紡布,一般是采集雨季的海島棉和野麻,用紡輪慢慢搓。”劉香蘭(lan) 說,這一步最考驗耐心,往往也耗時最久。粗糙的纖維先是被漬為(wei) 麻匹,麻匹再被搓成麻紗,麻紗最終會(hui) 被織成精細、輕軟的布料。

  她掰開一根黃薑浸在水中,用擦刀輕輕一擦,水裏頓時暈開一圈金黃。把布料泡在這金黃的水裏,不一會(hui) 布料就染上了顏色。“黃薑莖能染上黃色,藍靛葉是黃黑色,野板栗樹皮、蘇木、楓樹皮也都是常用的染色原料。”

  在劉香蘭(lan) 的黎錦作品裏,底色為(wei) 黑色、藍黑色的較多,偶有紅色。白、黃、綠、紫等更多是作為(wei) 綜合搭配出現。“傳(chuan) 統的黎錦藍黑色居多,勞動時耐髒,洗起來方便。”劉香蘭(lan) 說,“現在日子好了,顏色搭配也比以前更豐(feng) 富了。”

  在黎族織錦的四個(ge) 步驟裏,“織”可能不是最難、最花時間的,卻是最富變化和動感的。小小一部踞腰織機上,有17種工具搭配;正麵織、反麵織和雙麵織,織法各不相同;經緯線排列交錯,組合出多種可能。黎錦采用踞腰織機織造,編織者席地而坐,把身體(ti) 當作機架,投梭打緯間,提花的繁複絢麗(li) 程度甚至超過專(zhuan) 業(ye) 機器。

  劉香蘭(lan) 站起身,開始介紹懸掛在室內(nei) 的黎錦作品。“這三幅作品的圖案融入了黎族特色元素,那一幅繡的是鴛鴦……”她說,黎錦的刺繡圖案至少有100多種,寄托著人們(men)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此引人入勝的黎錦,一度麵臨(lin) 後繼無人的境況。過去黎錦是門難學的手藝,隻能靠師傅手把手帶著徒弟練習(xi) 。在劉香蘭(lan) 看來,黎錦的傳(chuan) 承需要順應時代變化。於(yu) 是,2005年,她成立了一家織錦公司,把全村婦女集合起來織錦。兩(liang) 年後,她又在相關(guan) 部門的幫助下創辦了五指山黎族織錦傳(chuan) 習(xi) 所,免費開辦織錦技藝培訓班。

  過去,隻有女人可以學習(xi) 黎錦編織,劉香蘭(lan) 卻將自己的織錦技藝傳(chuan) 給了兒(er) 子,兒(er) 子又傳(chuan) 給了孫子。小孫子王程業(ye) 3歲就開始學習(xi) 織錦,如今剛剛7歲,已經學會(hui) 了4種黎族織錦圖案。

  劉香蘭(lan) 還將傳(chuan) 統黎錦與(yu) 現代工藝相結合,開發文創產(chan) 品。當一幅幅精美的圖案出現在提包、襯衫、領帶,甚至是驅蚊貼、名片盒上時,黎錦的魅力也逐漸聲名遠揚。

  2009年6月,劉香蘭(lan) 被評為(wei) 黎族傳(chuan) 統紡染織繡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同年,黎族傳(chuan) 統紡染織繡技藝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批“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10多年後的今天,黎錦編織技藝成為(wei) 列入“急需保護名錄”的67個(ge) 項目中少數顯著改善瀕危狀況的項目之一,僅(jin) 五指山市就有2100多名黎族婦女在從(cong) 事黎錦編織。

  “世界上沒有兩(liang) 幅同樣的黎錦,黎錦應該不斷地創新、發展。”劉香蘭(lan) 說,“黎錦的色彩,是在強烈的視覺衝(chong) 擊中展現生命力。傳(chuan) 承老技藝,絕不能拘泥守舊,要不斷求新求變,讓黎錦展現更強的生命力。”(記者 孫海天)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