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麗水集聚產業創新資源打造人才科技強市

發布時間:2022-04-22 14:39:00來源: 麗水日報

  以非常力度打造實施人才科技新政,落子布局浙西南科創中心,高規格全市域聯動舉(ju) 辦人才科技峰會(hui) ,高層次人才數、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數等9項主要創新指標自2018年以來實現“三年翻番”……不久前召開的麗(li) 水市第五次黨(dang) 代會(hui) 上,麗(li) 水亮出了一份亮眼的科技創新工作成績單。

  科技創新,澎湃動能。近年來,麗(li) 水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堅定不移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將創新引領作為(wei) 推動麗(li) 水跨越式高質量綠色發展的三把“金鑰匙”之一。全市創新生態不斷優(you) 化、創新要素不斷集聚、創新平台不斷提升,科技創新引領作用逐步凸顯。

  這其中,建設產(chan) 業(ye) 創新服務綜合體(ti) 是提升麗(li) 水科技創新能力的關(guan) 鍵一招。2017年開始,麗(li) 水積極謀篇布局,各縣(市、區)充分聯動協同,全麵啟動產(chan) 業(ye) 創新服務綜合體(ti) 建設工作。截至目前,麗(li) 水共有省級產(chan) 業(ye) 創新服務綜合體(ti) 9家,市級產(chan) 業(ye) 創新服務綜合體(ti) 7家,爭(zheng) 取省級產(chan) 業(ye) 創新服務綜合體(ti) 建設資金2.9億(yi) 元。這些綜合體(ti) 覆蓋產(chan) 業(ye) 集群產(chan) 值764.4億(yi) 元,涉及企業(ye) 4791家,集聚了規上企業(ye) 391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201家,涵蓋技術研發、成果轉化、檢驗檢測、創業(ye) 孵化等一大批創新服務機構和高校院所,累計研發投入12.7億(yi) 餘(yu) 元,服務企業(ye) 1.2萬(wan) 餘(yu) 家次。

  當前在全國機床行業(ye) 普遍低迷的大背景下,麗(li) 水縉雲(yun) 通過產(chan) 業(ye) 創新服務綜合體(ti) 的輻射帶動,2020年實現縉雲(yun) 鋸床和特色機械裝備產(chan) 業(ye) 集群產(chan) 值144億(yi) 元,產(chan) 業(ye) 增加值34.2億(yi) 元,占全縣GDP的13.2%,形成帶動一批、輻射一片的聚集效應,其中晨龍、斯耐達、鋸力煌等關(guan) 聯緊密的頭部企業(ye) 綜合增長均在40%以上。

  而借助麗(li) 水龍泉汽車空調產(chan) 業(ye) 創新服務綜合體(ti) ,龍泉汽車空調零部件產(chan) 業(ye) 也實現了量的飛躍和質的提升,成為(wei) 龍泉工業(ye) 發展最快、規模最大、潛力最好的第一支柱產(chan) 業(ye) ,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每年呈兩(liang) 位數增長,是國內(nei) 最大、品種最齊全的汽車空調零部件製造基地,也是中汽協授予國內(nei) 唯一的汽車空調零部件製造生產(chan) 基地。

  內(nei) 培做好綜合體(ti) 建設,外引打造人才科創飛地。這幾年,麗(li) 水還運用創新引領和問海借力兩(liang) 把“金鑰匙”,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通過加快異地築巢速度,加強招大引強和招才引智力度,實現“平台共建、產(chan) 業(ye) 共興(xing) 、人才共享”,進一步構建集異地研發孵化、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技術成果轉化、駐地招商引智、區域經濟協作功能於(yu) 一體(ti) 的人才科創飛地,培育山區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增長點。

  目前,麗(li) 水已建成杭州麗(li) 水數字大廈、上海張江麗(li) 水科創中心等7個(ge) “人才科創飛地”,累計招引入駐孵化項目108個(ge) 。其中首批入駐麗(li) 水杭州數字大廈的企業(ye) ,通過“柔性引才”等模式吸引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知名院校高層次研發人才50人,上海張江飛地兩(liang) 年引進博士124人、碩士164人。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打造創新“第一發展引擎”,以產(chan) 業(ye) 鏈為(wei) 中心做好人才科技文章,實現“產(chan) 業(ye) —科技—人才—政策—服務”一體(ti) 推進,在強化創新引領、打造區域增長極的強引擎上下功夫。麗(li) 水市科技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科技部門將以奮發有為(wei) 的精神狀態,高質高效推動各項工作;以曆史的責任和耐心,推進人才科技強市建設落地見效,永做跨越式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奮勇向前的新時代“挺進師”的排頭兵,全方位推動以科技創新為(wei) 引領的全麵協同創新。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