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拉文學大家談”世界讀書日特別活動舉辦

發布時間:2022-04-24 17:0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4月24日電 (記者 劉育英)4月23日是“世界讀書(shu) 日”。當晚,中國外文局文化傳(chuan) 播中心舉(ju) 辦了全球文化沙龍·中外作家講壇之“中拉文學大家談”世界讀書(shu) 日特別活動,邀請來自中國、墨西哥的知名學者進行交流對話,促進中國和拉美地區的文化交流合作。

  墨西哥知名漢學家、墨西哥學院教授Liljana Arsovska指出,中國曆史文化悠久,漢語博大精深,作為(wei) 譯者,若沒有文化背景的支撐,翻譯工作往往會(hui) 麵臨(lin) 一定挑戰。她認為(wei) ,在翻譯工作中,對語言技巧的掌握隻占50%,其餘(yu) 則取決(jue) 於(yu) 對文化的了解。

  在主編、主譯《隔離期的閱讀——中國短篇小說選》的過程中,Liljana Arsovska遇到很多這方麵的問題,在翻譯過程中融入中華文化特點,闡釋中西文化的區別,有助於(yu) 幫助海外讀者更好地了解文字背後的文化故事。

  北京語言大學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阿根廷國會(hui) 大學教授孫新堂表示,他和Liljana Arsovska教授在編選《隔離期的閱讀——中國短篇小說選》時,不僅(jin) 選擇了莫言、汪曾祺、韓少功等人的作品,還收錄了一些中國新生代作家的作品。他認為(wei) ,以這種方式甄選作品,能夠更全麵地反映中國當代文學的基本情況。

  青年作家陸源分享了對拉丁美洲文學的理解。他說,如果將中國引進外國文學的80年代、90年代稱作“黃金時代”,那麽(me) 近十年則應該是“白銀時代”。中國作家對於(yu) 拉美文學並不陌生,尤其是加西亞(ya) ·馬爾克斯、胡安·魯爾福等拉美作家的作品,已經是文學愛好者的必讀書(shu) 目。

  在現場互動環節,與(yu) 會(hui) 嘉賓表示,文化交流為(wei) 推動中拉關(guan) 係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如何突破文化背景的障礙,讓中拉文學作品能夠更好地被讀者所了解,仍是一個(ge) 需要持續探索的過程。(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