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90後”梅派傳人“線上梨園”圈粉:冀年輕人感受國粹之美

發布時間:2022-04-24 17:0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銀川4月24日電 題:“90後”梅派傳(chuan) 人“線上梨園”圈粉:冀年輕人感受國粹之美

  中新網記者 楊迪

  “叫張生隱藏在棋盤之下,我步步行來你步步爬,放大膽忍氣吞聲休害怕,跟隨小紅娘你就能見到她……”直播間內(nei) ,“90後”京劇演員郭雨昂手持折扇,一曲《紅娘》餘(yu) 音繞梁,將觀眾(zhong) 帶入京劇的世界。

  “清脆的聲音,唱得真好聽”“我想我以後會(hui) 越來越喜歡聽戲”……不少觀眾(zhong) 在評論區表達著對京劇的喜愛。2年多時間在直播平台圈粉逾20萬(wan) ,梅派第三代傳(chuan) 人郭雨昂在網絡上搭建的“線上梨園”,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受國粹的魅力。

  郭雨昂出生於(yu) 寧夏銀川,自幼受資深“票友”太奶奶的耳濡目染,對京劇有著濃厚的興(xing) 趣。12歲時,郭雨昂進入專(zhuan) 業(ye) 戲校,開始係統學習(xi) 京劇。2017年,正在北京戲曲學院就讀的郭雨昂拜入梅派名家張南雲(yun) 門下,成為(wei) 梅蘭(lan) 芳第三代傳(chuan) 人。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戲曲行業(ye) 受到衝(chong) 擊,不少線下演出取消、延期,郭雨昂也麵臨(lin) 著“無戲可演”的窘境。此時,郭雨昂與(yu) 直播結緣,開始嚐試在線上“雲(yun) 唱戲”。

  直播效果非常好,1個(ge) 月後,郭雨昂每次直播都有數千人在線觀看。最令他意外的是,直播間的觀眾(zhong) 裏有一大批都是年輕人。

  郭雨昂發現,年輕人或許並不是對京劇“不感興(xing) 趣”,而是因為(wei) “缺少了解”。為(wei) 此,他會(hui) 在直播中介紹一些通俗易懂的京劇知識,唱完一段京劇選段後,還會(hui) 用白話講述唱段的含義(yi) ,讓年輕觀眾(zhong) “聽懂”京劇。

  “慢慢地我的直播間裏年輕人越來越多,有不少觀眾(zhong) 會(hui) 給我留言說,看了我在直播間的表演後,他們(men) 會(hui) 主動走進劇場觀看京劇。”郭雨昂說,線上的交流拉近了戲曲表演者與(yu) 觀眾(zhong) 的距離,觀眾(zhong) 的看法、感受都可以展示在評論區,表演者可以與(yu) 其實時互動。

  “直播的時候觀眾(zhong) 會(hui) 把我所唱的字幕整理出來打在屏幕上,真的很溫馨。”一個(ge) 小小的直播間,將來自天南海北的京劇愛好者跨越空間連結在一起,“有段時間我因為(wei) 太忙一個(ge) 多月沒直播,不少觀眾(zhong) 去評論區問我什麽(me) 時候再直播,讓我特別感動。”郭雨昂笑言。

  “如今,我的許多同學、同行也開始主動參與(yu) 到直播中,在線上傳(chuan) 播戲曲文化。”如郭雨昂所言,網絡給了戲曲演員新的舞台,《2021抖音數據報告》顯示,傳(chuan) 統文化類主播收入同比增長101%,其中曲藝類主播平均每天開播3719場,收入同比增長232%。

  談及未來,郭雨昂表示,他將把更多的京劇劇目整理編輯,在線上傳(chuan) 播、弘揚,“我覺得京劇就應該像舞蹈、相聲等表演形式一樣,有一天能夠引領年輕人的潮流。”(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