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本書”:喚醒沉睡的家庭藏書
“易本書(shu) ”:喚醒沉睡的家庭藏書(shu)
“叮咚”,隨著一聲手機信息的提示聲,佛山市民鄭蕊暢收到一條借書(shu) 訂單。她根據訂單信息準備好圖書(shu) ,第二天在當地的瀾石地鐵站,將圖書(shu) 交給了借閱人彭小姐。“4.23世界讀書(shu) 日”前後,鄭蕊暢收到的借書(shu) 訂單明顯比平時多了起來。
鄭蕊暢並非圖書(shu) 館工作人員,她在一家企業(ye) 從(cong) 事市場營銷工作。鄭蕊暢愛讀書(shu) ,家裏有藏書(shu) 320多冊(ce) 。不過,很多書(shu) 讀過一遍後,便被束之高閣。
去年8月的一天,鄭蕊暢去佛山圖書(shu) 館借書(shu) ,無意間發現該館推出了“易本書(shu) ”項目:市民在線注冊(ce) 後,就可以上傳(chuan) 自家閑置圖書(shu) 供人借閱,也可以借閱別人家的藏書(shu)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鄭蕊暢注冊(ce) 了“易本書(shu) ”平台賬戶,並在平台上開始上傳(chuan) 圖書(shu) 信息。神奇的是,當天晚上她就收到了第一個(ge) 借書(shu) 訂單。
讓家庭閑置圖書(shu) 流動起來
像鄭蕊暢一樣,家中有藏書(shu) 的人還有很多。以廣東(dong) 為(wei) 例,2019年獲評“書(shu) 香家庭”的大多數家庭藏書(shu) 達3000冊(ce) 以上,最多的達45000冊(ce) 。2021年,廣東(dong) 省佛山市家庭平均藏書(shu) 為(wei) 115冊(ce) 。不少家庭的藏書(shu) 圖書(shu) 館沒有,市麵上也買(mai) 不到,比如家譜、地方文獻資源等,這些都是寶貴而獨特的文化資源。
一方麵,很多家庭的藏書(shu) 躺在書(shu) 架上處於(yu) 閑置狀態;另一方麵,公共圖書(shu) 館的藏書(shu) 並不能滿足整個(ge) 社會(hui) 的閱讀需求,比如目前佛山市公共圖書(shu) 館人均藏書(shu) 量不足1.5冊(ce) 。2019年9月,在佛山市圖書(shu) 館“鄰裏圖書(shu) 館”微信群中,一位市民發消息谘詢:“怎樣將自家的圖書(shu) 盤活,像圖書(shu) 館的書(shu) 一樣掃碼外借?”這條消息引發書(shu) 友們(men) 的共鳴,也引起佛山市圖書(shu) 館的重視。
為(wei) 了盤活市民家中的藏書(shu) 資源,實現全社會(hui) 家庭藏書(shu) 的共享與(yu) 流通,去年4月24日,佛山市圖書(shu) 館推出家藏圖書(shu) 共享平台,並為(wei) 其取名“易本書(shu) ”(“一本書(shu) ”的諧音),“易”乃“交換”之意,同時有“容易”的意思,道出了通過圖書(shu) 交換、分享家庭藏書(shu) 的核心理念,以及圖書(shu) 館為(wei) 讀者提供輕鬆便捷服務的宗旨。
佛山市圖書(shu) 館館長黃百川介紹,市民經注冊(ce) 加入“易本書(shu) ”後,圖書(shu) 館工作人員會(hui) 上門為(wei) 家庭藏書(shu) 進行編目,然後個(ge) 人用手機就可以掃碼上傳(chuan) 藏書(shu) 供他人借閱,也可以借閱別人上傳(chuan) 的藏書(shu) 。圖書(shu) 借還有快遞和麵對麵兩(liang) 種方式。市民上傳(chuan) 圖書(shu) 時,還可以選擇多種流通模式:一是限期借閱,借閱者在收貨後60天內(nei) 須歸還圖書(shu) ;二是可漂流,圖書(shu) 可在不同用戶間不斷漂流,除非上傳(chuan) 者決(jue) 定召回圖書(shu) ;三是可贈送,下單者可獲得該圖書(shu) 的所有權;四是可以做展示用途,不對外借閱。
家藏圖書(shu) 進入公共流通領域後會(hui) 不會(hui) 丟(diu) 失?黃百川說,在進行技術設計的時候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易本書(shu) ”平台憑借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記賬、共識機製、智能合約等優(you) 勢,能夠保障家藏圖書(shu) 安全可靠地進入社會(hui) 文化資源領域,可以解決(jue) 服務主體(ti) 與(yu) 對象之間的約束機製、信用安全等問題。
緩解公共圖書(shu) 資源不足
“易本書(shu) ”一經推出,即受到市民的歡迎和業(ye) 界的關(guan) 注。佛山市圖書(shu) 館業(ye) 務管理部主任陳豔介紹,截至今年4月10日,“易本書(shu) ”平台注冊(ce) 用戶達2.4萬(wan) 餘(yu) 人,市民上傳(chuan) 家藏圖書(shu) 2.4萬(wan) 餘(yu) 冊(ce) ,產(chan) 生借閱訂單6000多單。今年預計新增注冊(ce) 人數超過20000人,新增市民上傳(chuan) 藏書(shu) 量超過30000冊(ce) ,新增流通訂單10000單。
由於(yu) “易本書(shu) ”讓家庭藏書(shu) 和公共圖書(shu) 館藏書(shu) 一起流動起來,實現了全社會(hui) 家庭藏書(shu) 的共享與(yu) 流通,大大豐(feng) 富了社會(hui) 圖書(shu) 資源供給,北京大學教授、國家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首席專(zhuan) 家李國新認為(wei) 這一實踐非常具有創新性。
家庭藏書(shu) 參與(yu) 流通供全市居民共享,將會(hui) 大大提高公共圖書(shu) 館可用於(yu) 流通的文獻數量,豐(feng) 富圖書(shu) 流通資源的種類,滿足市民多樣化的閱讀需求,緩解公共圖書(shu) 資源不足的問題。黃百川為(wei) 記者算了一筆賬,以佛山全市140.8萬(wan) 戶家庭每戶拿出5本藏書(shu) 進入流通計算,將有704萬(wan) 冊(ce) 圖書(shu) 進入流通,即便有1/10的家庭參與(yu) ,也會(hui) 有70.4萬(wan) 冊(ce) 圖書(shu) 可供全市居民共享,而以每本圖書(shu) 35元計算,將節約財政資金2464萬(wan) 元,這將有效彌補公共文化服務政府單方供給的不足,緩解政府的財政壓力。
黃百川表示,“易本書(shu) ”打破了公共圖書(shu) 館館藏邊界,促使公共圖書(shu) 館優(you) 化業(ye) 務流程,創新服務模式,由圖書(shu) 文獻提供者向文化資源統籌者轉變,進一步提高公共圖書(shu) 館服務及資源的覆蓋麵;突破了當前以公共圖書(shu) 館為(wei) 主的圖書(shu) 流通中的時空局限,擴大了社會(hui) 主體(ti) 參與(yu) 範圍,是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公共文化供給的重要舉(ju) 措和有效途徑,也是對公共閱讀資源的有效補充。
以書(shu) 為(wei) 媒擴大朋友圈
近年,在共享發展理念的指導下,公共文化領域正著力打造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公共文化服務平台,讓全社會(hui) 共享公共資源,使全體(ti) 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獲得感。
“易本書(shu) ”做大了公共閱讀資源的蛋糕,讓個(ge) 人成為(wei) 圖書(shu) 資源共建共享的參與(yu) 者、受益者。對很多人而言,加入“易本書(shu) ”平台的意義(yi) ,不僅(jin) 在於(yu) 通過借出部分家藏圖書(shu) 為(wei) 擁擠的書(shu) 架騰出了空間,以及能通過平台借到在圖書(shu) 館難以借到的好書(shu) ,還在於(yu) 在共建共享中可以收獲更多幸福感、獲得感。
陸偉(wei) 鏘是第一批進駐“易本書(shu) ”平台的市民,他經常說,獨樂(le) 樂(le) 不如眾(zhong) 樂(le) 樂(le) 。目前,他已上傳(chuan) 260多冊(ce) 圖書(shu) 到“易本書(shu) ”,同時也通過“易本書(shu) ”從(cong) 別人那裏借閱了200多本圖書(shu) 。讀者“會(hui) 打字的貓”是位閱讀量驚人的白領,通過“易本書(shu) ”多次向陸偉(wei) 鏘借閱圖書(shu) ,並經常交流讀書(shu) 心得。漸漸地,二人成為(wei) 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兒(er) 童繪本閱讀指導師吳小珠是一位孩子的媽媽。她家裏有藏書(shu) 1000多冊(ce) ,現已通過“易本書(shu) ”平台上傳(chuan) 自家圖書(shu) 730多冊(ce) 。她從(cong) 別人那借的主要是給兒(er) 子閱讀的童書(shu) 。“之前給孩子買(mai) 了很多童書(shu) ,孩子看完一遍就閑置了,既費錢又占地方。”加入“易本書(shu) ”後,吳小珠不僅(jin) 跟很多家長實現了童書(shu) 共享,還結識了不少寶爸寶媽,他們(men) 經常在一起“遛娃”,並交流育兒(er) 心得、生活經驗、人生感悟。
專(zhuan) 家指出,“易本書(shu) ”項目促進了文化資源的下沉,是推動閱讀領域去中心化進而實現自我管理、自我供給、自我服務的新探索,因為(wei) 它不僅(jin) 增加了公共領域的圖書(shu) 資源,也讓公眾(zhong) 成為(wei) 公共文化服務與(yu) 文化治理的參與(yu) 者、受益者及評判者。
(本報記者 韓業(ye) 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