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安危不貳其誌 險易不革其心

發布時間:2022-05-05 16:1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論壇·溫故】

  作者:辛向陽(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馬克思主義(yi) 研究院黨(dang) 委書(shu) 記)

  人類跌宕起伏的曆史告訴我們(men) ,越是困難時刻,越要堅定信心。4月21日,習(xi) 近平主席在博鼇亞(ya) 洲論壇2022年年會(hui) 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指出:“安危不貳其誌,險易不革其心。”麵對重重挑戰,我們(men) 決(jue) 不能喪(sang) 失信心、猶疑退縮,而是要堅定信心、激流勇進。

  “安危不貳其誌,險易不革其心”,出自唐代魏征《群書(shu) 治要·昌言》。這句話的意思是,無論所處環境是安全還是危險,都不會(hui) 動搖自己的誌向;無論成就事業(ye) 困難還是容易,都不會(hui) 改變自己的初心。

  中華民族是有偉(wei) 大理想和誌氣的民族。“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窮且益堅,不墜青雲(yun) 之誌”,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真實寫(xie) 照。張騫鑿空西域,“案謂西域險,本無道路,今鑿空而通之也”,唐代的玄奘取經,宋代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清代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麵對前進道路上的坎坷與(yu) 荊棘,他們(men) 始終以“千磨萬(wan) 擊還堅勁,任爾東(dong) 西南北風”的堅毅精神拚搏奮鬥,成為(wei) 中華民族的脊梁。

  中華民族是在克服各種艱難曲折中不斷前進的。近代以來,中國逐步成為(wei)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hui) ,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從(cong) 那時起,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就成為(wei) 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偉(wei) 大的夢想。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自1921年成立以來,始終堅守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終堅持共產(chan) 主義(yi) 理想和社會(hui) 主義(yi) 信念,弘揚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在極端困境中發展壯大,在瀕臨(lin) 絕境中突出重圍,在艱難環境中一往無前,在困頓逆境中毅然奮起,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wei) 爭(zheng) 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鬥,書(shu) 寫(xie) 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曆史上最恢宏的史詩,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wei) 廣泛而深刻的社會(hui) 變革。

  黨(dang) 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是地上自動冒出來的,更不是別人恩賜的,而是在不斷鬥爭(zheng) 、不斷戰勝各種風險挑戰中取得的。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牢牢把握新的曆史方位,統籌把握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偉(wei) 大的曆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統攬偉(wei) 大鬥爭(zheng) 、偉(wei) 大工程、偉(wei) 大事業(ye) 、偉(wei) 大夢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戰勝一係列重大風險挑戰,在曆史的驚濤駭浪中把穩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發展的航向,推動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在新時代,我們(men) 實現了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麵建成了小康社會(hui) ;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曆史性地畫上句號,書(shu) 寫(xie) 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wei) 大傳(chuan) 奇;以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社會(hui) 治理水平不斷提升,續寫(xie) 了經濟高效發展、社會(hui) 長期穩定的偉(wei) 大奇跡。

  我們(men) 共產(chan) 黨(dang) 人為(wei) 什麽(me) 一百多年來能夠做到“安危不貳其誌,險易不革其心”,原因在於(yu) 我們(men) 是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我們(men) 有共產(chan) 主義(yi) 這一至高的宏偉(wei) 理想,有自我革命的精神品質;我們(men) 有始終不移地為(wei) 人民謀幸福、為(wei) 民族謀複興(xing) 的初心使命,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們(men) 有胸懷天下的情懷,能夠不斷為(wei) 人類謀進步、為(wei) 世界謀大同。

  世界不斷變化,矛盾不斷出現,風險無處不在。習(xi) 近平主席指出:“當下,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給人類提出了必須嚴(yan) 肅對待的挑戰。人類還未走出世紀疫情陰霾,又麵臨(lin) 新的傳(chuan) 統安全風險;全球經濟複蘇仍脆弱乏力,又疊加發展鴻溝加劇的矛盾;氣候變化等治理赤字尚未填補,數字治理等新課題又擺在我們(men) 麵前。”首先,當今世界並不太平,煽動仇恨、偏見的言論不絕於(yu) 耳。有些國家熱衷於(yu) 搞保護主義(yi) 、單邊主義(yi) ,搞你輸我贏的零和博弈,以脫鉤、斷供、極限施壓的方式搞排他性“小圈子”“小集團”,分裂世界,試圖把國際社會(hui) 這部複雜精巧、有機一體(ti) 的機器拆得七零八落,其造成的災難性後果開始逐步顯現。其次,國內(nei) 抗疫鬥爭(zheng) 盡管已經取得重要進展,但是疫情依然反複出現,給廣大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帶來威脅,給國內(nei) 經濟、世界經濟發展帶來深刻影響。再次,全球發展進程正在遭受嚴(yan) 重衝(chong) 擊,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紊亂(luan) 、大宗商品價(jia) 格持續上漲、能源供應緊張等風險相互交織,複合型通脹風險正在顯現,世界經濟和金融穩定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人類發展指數30年來首次下降,糧食安全、教育、就業(ye) 、醫藥衛生等民生領域麵臨(lin) 更多困難。

  曆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men) ,任何艱難曲折都不能阻擋曆史前進的車輪,更不能阻擋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曆史腳步。我們(men) 已走過千山萬(wan) 水,也穿越了無數的“婁山關(guan) ”“臘子口”,今後仍需跋山涉水,還要過“雪山草地”,還要飛奪“瀘定橋”,我們(men) 必須積聚起千裏奔湧、萬(wan) 壑歸流的洪荒偉(wei) 力,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提供磅礴力量。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