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梳子製作技藝傳承人董良:讓小梳子走進故宮
今年41歲的董良是河北省青縣人,也是滄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京梳子製作技藝”第九代傳(chuan) 承人。據董良介紹,一把小小的紅木梳看似簡單,但從(cong) 選材到成品需要200多道工序,其中有100多道工序要靠手工完成。董良擅長從(cong)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中尋求設計靈感,在代代傳(chuan) 承的基礎上,他將傳(chuan) 統漆藝、螺鈿、鑲嵌、花絲(si) 很多工藝結合在一起,製作出獨特京梳子。2019年,董良團隊設計的“母恩”木梳在北京國際設計周上一舉(ju) 奪冠,並受邀為(wei) 故宮博物院設計梳子。為(wei) 了製作按摩木梳,董良研讀了大量書(shu) 籍文獻,甚至專(zhuan) 門跑到北京請教北京中醫藥大學的教授。董良表示,未來希望能把梳子做得更精美,讓紅木文化走入更多尋常百姓家。(艾廣德 尹向平 製作 嶽子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