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東西問丨葉武:中國水彩畫為何體現了東西方藝術交融?

發布時間:2022-05-07 11:1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東(dong) 西問)葉武:中國水彩畫為(wei) 何體(ti) 現了東(dong) 西方藝術交融?

  中新社天津5月6日電 題:中國水彩畫為(wei) 何體(ti) 現了東(dong) 西方藝術交融?

  ——專(zhuan) 訪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葉武

  作者 楊子煬 孫玲玲

  20世紀初葉至今,現代“中國水彩”經過百年之久的演變,已在創新中發生了巨大變化。

  作為(wei) 舶來品的水彩畫如何在中國“西學中用”?融入“水墨元素”的水彩畫在中國何以是一種創新發展?中國水彩畫為(wei) 何體(ti) 現了東(dong) 西方藝術交融?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該校“水彩畫”通識課教師葉武近日接受中新社“東(dong) 西問”專(zhuan) 訪,探討上述問題。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什麽(me) 是水彩畫?

  葉武:水彩畫即以水為(wei) 媒介調和色彩的繪畫藝術,是區別於(yu) 油畫和中國畫的第三大畫種。水彩藝術起源於(yu) 歐洲,但真正發展成為(wei) 獨立畫種則是在18世紀的英國,此為(wei) “現代水彩”。

  明清時期,受“西學東(dong) 漸”影響,西方現代水彩傳(chuan) 入中國。民國初年,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積極倡導和推動下,學校教育引入西方教學體(ti) 係。水彩作為(wei) 美術基礎教學的重要手段逐漸被推廣開。如今,移植於(yu) 中華大地已有百年曆史的水彩畫,經過中國畫家的不斷追求和創作,逐漸融合了中國傳(chuan) 統審美、本土文化和水墨意境,形成融合中西、獨具一格的中國水彩畫麵貌。

  中新社記者:作為(wei) 舶來品的水彩畫在中國如何“西學中用”?

  葉武:水彩畫使用的水性顏料與(yu) 中國畫的水墨表現具有天然聯係,因此,水彩畫成為(wei) 中國畫家們(men) 極易接受的外來藝術畫種。

  西方水彩畫與(yu) 水墨畫在精神內(nei) 涵和形式外延上多有異曲同工之處。中國水彩畫家在西方水彩畫的光色、空間塑造創作中融入民族傳(chuan) 統文化、哲學理念和創作技法,不斷探索水彩畫創作的新模式。將東(dong) 方水墨寫(xie) 意融入水彩繪畫創作,用折衷與(yu) 融合的思維方式表現具有東(dong) 方哲理的當代水彩繪畫,實現了水彩畫的“西學中用”。

  中新社記者:中國水彩與(yu) 西方水彩技法有哪些異同?

  葉武:先說西方水彩,以享譽世界的十八世紀英國水彩為(wei) 例。西方水彩畫的藝術效果往往理性重於(yu) 感性,其常用標準的程式化作畫方法,有時在精密的鉛筆輪廓起稿階段之後,再進行極其複雜的色彩填充。西方水彩畫特別強調所表達物象的時間、光影和空間感等,水彩作品技藝更是精湛。

  西方水彩畫在使用水色和工具方麵與(yu) 中國傳(chuan) 統繪畫有諸多相似,在表現技法上也有較多內(nei) 在聯係——中國傳(chuan) 統繪畫的水、色、筆、墨等技藝極為(wei) 豐(feng) 富。在色彩功能方麵,水彩畫與(yu) 彩墨國畫也有相同,以水調和彩墨作畫在中國傳(chuan) 統繪畫中早已有之。翻開中國繪畫史,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河南臨(lin) 汝出土的《鸛魚石斧圖》和青海大通縣舞蹈紋彩陶瓶畫,兩(liang) 者都已具備類似水彩畫的性質。

  中國畫注重真情實感,而西方繪畫卻常注重客觀寫(xie) 實。在不少當代的水彩畫作品中可以看出,中國畫講究實虛共存,這也是繪畫構圖常用技巧。用清晰可見的事物體(ti) 現主體(ti) ,再用模糊的虛幻事物襯托主體(ti) ,可以讓整幅畫有神秘的審美想象美感。

  中國畫家還經常將“留白”這種傳(chuan) 統中國水墨畫的繪畫技巧運用到中國水彩畫中。“留白”是一種獨特的表現手法,有著非常不錯的藝術效果。中國水彩畫在技法上受傳(chuan) 統中國水墨畫影響,講究意在筆先、意到筆不到的境界,用筆嚴(yan) 謹、高度精煉,畫風稚拙。其最注重描繪對象的新鮮感和藝術作品的情和意,不斷追求中國水彩畫的頂峰。

  中新社記者:“西學中用”的中國水彩畫有何民族特征?

  葉武:民族特征是一個(ge) 民族特有的共同的根本的特性,具有時代性。“西學中用”的中國水彩畫,在曆史上會(hui) 自然形成共性的水彩畫繪畫藝術語言。藝術創作一定根植於(yu) 民族生活的土壤,深深表現民族的思想感情,無論采取何種藝術形式,都不會(hui) 脫離民族的精神。

  中國水墨畫具有民族文化的風格,以及老莊與(yu) 禪宗的思想、山水意境與(yu) 理論融合的特點。隨著中西文化交融,繪畫藝術領域的中西方融合發展必不可少。所以“西學中用”的中國水彩畫具有中國水墨畫的精神內(nei) 涵,融匯了中國繪畫中的氣韻、意境、造型、布局等傳(chuan) 統元素,亦將東(dong) 方的水墨寫(xie) 意融入水彩繪畫創作中,用折衷與(yu) 融合的思維方式表現具有東(dong) 方意韻的民族特征。

  中新社記者:為(wei) 什麽(me) 說東(dong) 方意韻是中國水彩畫的獨特審美理念?

  葉武:藝術是始於(yu) 內(nei) 心喚起的曾體(ti) 驗過的情感與(yu) 思想,且給予一定形象的表現。中國水彩畫藝術受文化傳(chuan) 統影響,獨有東(dong) 方意韻,這種審美理念的形成有其淵源。

  中國人往往通過繪畫作品表達“心理和諧”,以塑造社會(hui) 理想人格、實現和大自然的心靈溝通;西方人往往通過繪畫作品實現對客觀世界的“形式和諧”,體(ti) 現高深的造詣和風格。這種區別恰恰突顯中國水彩畫的水墨意韻,此審美形式更易為(wei) 社會(hui) 大眾(zhong) 接受,也具有長久的生命力。各民族藝術相互交流影響,中國水彩畫藝術獨特的審美藝術形式,展示出對民族文化的感悟和對現實生活的深切感受。

  中新社記者:為(wei) 什麽(me) 說中國水彩畫體(ti) 現了東(dong) 西方藝術的交融?

  葉武:東(dong) 西方藝術從(cong) 來就是互相吸收借鑒。西方一些大畫家很看重中國文化,他們(men) 哀歎求真寫(xie) 實的西方傳(chuan) 統藝術沒落,同時讚歎東(dong) 方藝術的勃勃生機。比如現代藝術創始人、西班牙畫家畢加索的作品中,諸多藝術表現注重精神性表達,強調意境創造,這同中國哲學、文學、繪畫等一脈融合。同樣源於(yu) 西方藝術的中國水彩畫,其發展也與(yu) 民族發展同步前進,形成具有中國時代特色的藝術形式,但已不姓“西”,而是姓“東(dong) ”了。可見,中國水彩畫根植於(yu) 民族正在變革的現代社會(hui) 生活土壤,具有“西學東(dong) 漸”與(yu) “東(dong) 學西漸”的融合民族特征。

  中新社記者:為(wei) 什麽(me) 說融入了“水墨元素”的水彩在中國是一種創新發展?

  葉武:現代意義(yi) 的“中國水彩”已走過百餘(yu) 年曆程。根植於(yu) 西方文化的水彩畫之所以能在中國流行與(yu) 發展至今,離不開其對中國傳(chuan) 統哲理文化的吸收與(yu) 借鑒。

  “中國水彩”是中西繪畫藝術融合的產(chan) 物,“西學東(dong) 漸”是個(ge) 過程,而非界碑,其過程與(yu) 中國社會(hui) 發展、改革開放同步。深厚的民族傳(chuan) 統文化是中國水彩藝術的根基,其將民族傳(chuan) 統自有文化特征與(yu) 審美情趣注入中國水彩,形成創新性。

  中國水彩畫的成長是中西繪畫理念有機融合的曆史,也是異域文化逐步發展成本土新文化的曆史。中國水彩藝術在思想上融匯了中國繪畫中的氣韻、意境等傳(chuan) 統元素,在繪畫技法上融入了中國畫的“水墨元素”,通過這兩(liang) 方麵體(ti) 現了民族精神。同時,有些中國水彩作品也明顯借鑒了民間皮影戲和剪紙風格。一代代水彩畫家的不懈努力促成現代的民族風格。中國水彩畫正是憑借這種風格,以不斷創新的麵貌屹立於(yu) 世界水彩藝術之林。(完)

  受訪者簡介:

  葉武,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研究生導師。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hui) 特聘專(zhuan) 家,全國研究生教育評估監測專(zhuan) 家。中國建築學會(hui) 會(hui) 員,中國工業(ye) 設計協會(hui) 會(hui) 員。首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設計大賽評委,2020年“戴森”全球設計大獎賽中國賽區評委。2021年“星辰杯”全國美術大賽評委。主持或參與(yu) 包含藝術類的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發表《從(cong) “山水訣”與(yu) “林泉高致”的異同看宋代文人山水觀》等論文30餘(yu) 篇,主編出版《建築風景水彩表現技法》《色彩構成》《建築鋼筆畫》等專(zhuan) 著及高等院校教材10餘(yu) 部,獲教育部建築專(zhuan) 業(ye) 指導委員會(hui) 指定教材。葉武教授常年從(cong) 事科研與(yu) 教學工作,負責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及全校水彩課程,水彩作品具有攜理性思維與(yu) 人文情懷共存的獨特韻味。用筆用色舒展暢達,於(yu) 大氣中見雅致,於(yu) 典雅中蘊文心,體(ti) 現出極佳的美學意蘊和匯通中西的水彩之美。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