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作品係列傳承展 “藝海揚帆”
壽山石雕佘族銀器齊聚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作品係列傳(chuan) 承展 “藝海揚帆”
中新網福州5月8日電 (記者 劉可耕)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佘族銀器製作工藝展示,8日亮相位於(yu) 福州的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吸引民眾(zhong) 觀看、體(ti) 驗。
當天,“藝海揚帆——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作品係列傳(chuan) 承展”在此開展。參展藝術家有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劉丹明、林偉(wei) 星及其弟子們(men) ,作品包括壽山石雕和佘族銀雕兩(liang) 大雕刻門類共80餘(yu) 件。
劉丹明的《遠方的家》以材大、質佳、色彩豐(feng) 富的高山石為(wei) 創作載體(ti) ,以刀代筆,刻畫遠山如黛、秋水含煙的美妙景致,將“秋林如火境如仙,平湖映影水連天”的詩意融入作品中。
作品裏,山巒起伏,樹木蔥鬱,鄉(xiang) 間小路一塵不染,隻聽得溪水潺潺,蟲鳴鳥叫,一派世外桃源美景,給觀者以無盡的遐想與(yu) 向往。作品既刻畫了山水之趣,也表達了作者的精神寄托與(yu) 審美意向,是作者思想天地和精神領域裏的世外桃源。
林偉(wei) 星的《佘族·鳳冠》則融合了“操、鑿、起、解、披”五大核心工藝,代表了佘族民間金屬工藝的最高水平,在中國銀器製作行業(ye) 中占有重要席位。鳳冠正麵上半部分以展翅的鳳凰為(wei) 創作主元素,花絲(si) 工藝雕刻出伸展的鳳翅及栩栩如生的鳳尾。鳳冠下半部分配以鳳凰及雙龍戲珠圖案,采用高浮雕、陰陽雕工藝製作而成,龍珠鑲嵌的綠色翡翠,龍的尾部懸掛以銀鑲金工藝的向日葵花作為(wei) 點綴,蘊含著避邪平安、吉祥如意、代代相傳(chuan) 的美好祝福,吸引觀眾(zhong) 駐足觀看。
福建省級非遺傳(chuan) 承人、寧德市佘族銀器工藝技術研究所所長林偉(wei) 星說,“一帶一路”倡議為(wei) 佘族銀器製作技藝帶來勃勃生機。多年來,自己攜佘族銀器工藝作品曾到過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ya) 、新西蘭(lan) 等1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進行交流、展銷,取得不錯業(ye) 績。“此次展覽自己攜5位弟子的作品一起參展,代表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藝術風格,並通過通過線上、線下展覽的形式進行推廣、展示。”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林仕元表示,此次展出的多件山水題材壽山石雕作品,層次清晰、內(nei) 涵豐(feng) 富、意境開闊;表達佘族傳(chuan) 統審美觀念的銀飾作品,更是做工精細、造型巧妙、表現力強,是中國傳(chuan) 統銀雕工藝與(yu) 佘族文化相融合的典型表達。舉(ju) 辦此次展覽有助於(yu) 弘揚傳(chuan) 統文化,保護好、傳(chuan) 承好、利用好民間藝術,延續曆史文脈。(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