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擊、滲水、漏電……上海這支近百人的團隊專盯方艙醫院安全隱患
自上海疫情發生以來,方艙醫院麵臨(lin) 了較大的安全風險壓力。已投入使用的方艙醫院,醫療保障人員和收治感染者眾(zhong) 多,而且大多依托展覽館、體(ti) 育館等單體(ti) 封閉式大空間建築簡易改造而成,建造工期較短、設施設備簡易。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今天(5月8日)從(cong) 上海市應急管理局獲悉,4月11日以來,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和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的要求,上海市應急管理局牽頭,市消防救援總隊等部門參加,組建了方艙醫院安全督查指導工作專(zhuan) 班,先後抽調骨幹93人,組成8個(ge) 組,分2批進駐8家市級方艙醫院,對建築施工、電氣線路、安全疏散、消防設施、禁火和危險品管理、宣傳(chuan) 教育培訓等各項安全工作展開督查指導。
不畏艱險,防患於(yu) 未然
方艙醫院安全督查指導工作繁重且瑣碎,近百名安全督查指導工作人員平均到每家方艙醫院僅(jin) 十幾人,而且市級方艙醫院普遍規模較大。
上海規模最大的方艙醫院國家會(hui) 展中心(上海),建築麵積超過50萬(wan) 平方米,內(nei) 有14個(ge) 方艙,收治了約5萬(wan) 名感染者,加上醫護、工勤保障等人員,總計超過6萬(wan) 人。
上海國際賽車場方艙醫院,建築麵積約10萬(wan) 平方米,是上海首個(ge) “帳篷式”方艙醫院,共有80個(ge) 大小不一的帳篷和300餘(yu) 個(ge) 集裝箱,設計床位數1.3萬(wan) 多張。
“對我們(men) 來說,確保方艙安全是一場硬仗!”上海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桂餘(yu) 才表示,體(ti) 量如此巨大,又是臨(lin) 時改建、封閉管理,各種風險交織疊加,必須時刻警惕。
20多天來,應急管理工作人員夜以繼日,與(yu) 方艙醫療、公安、後勤保障等相關(guan) 管理方建立了工作例會(hui) 、聯合巡檢等製度,圍繞建築施工、電氣(器)線路、安全疏散等7個(ge) 方麵,製訂了方艙醫院安全和消防檢查表、應急預案、進艙操作規程等文件。
同時,每天通過入艙檢查、抵近巡查、視頻連線和無人機飛行巡查等方式開展巡查檢查;發現突出問題隱患專(zhuan) 報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共同督辦,形成整改閉環。
應急管理部門還廣泛開展“安全宣傳(chuan) 進方艙”活動,定期向方艙醫院內(nei) 手機用戶發送公益短信,編製滅火器使用、安全用電、應急疏散等宣傳(chuan) 海報、短視頻,組織新入艙人員熟悉掌握,共築安全防線。
忠誠守護暖民心,精準堅韌解民憂,善戰善成保民安,這句話是這段時期奮戰在抗疫一線應急管理工作人員的生動寫(xie) 照。
“安全工作就是要敢於(yu) 直麵風險,不怕苦不怕累。”國展中心方艙醫院安全督查指導組組長張之崟說。入駐國展中心方艙醫院的同誌,每天早晨6點起床,工作到深夜,在極短時間內(nei) 與(yu) 駐點消防部門一起製定了安全督導工作方案。
在上海國際賽車場方艙醫院,駐點安全督查指導組每次巡查單程行走4公裏,日均安全巡檢30人次。
在新國際博覽中心方艙醫院,安全督查指導組第二小組的同誌為(wei) 熟悉限製區情況,4月18日下午就主動深入,對住宿集裝箱區域及用水用電、消防設施和配電房開展安全檢查,充分排查安全風險。
入駐世博展覽館方艙醫院的第三小組,發揚艱苦奮鬥精神,在簡易帳篷裏辦公、吃住。4月13日下大雨,福建醫療團隊急需一批一次性雨衣,方艙醫院內(nei) 暫無儲(chu) 備。第三小組無私地將自備雨衣20餘(yu) 件送交福建醫療團隊,解了燃眉之急。
櫛風沐雨,保醫患安全
4月以來,上海發生數次強對流天氣。多個(ge) 風雨交加的無眠之夜,應急管理工作人員一心守護方艙與(yu) 病患安全,不敢有絲(si) 毫懈怠。
4月13日暴雨、大風、雷電“三碰頭”,上海市應急管理局提前防範部署,下發《自然災害應對工作提示》和工作通知,督促花博會(hui) 複興(xing) 館、臨(lin) 港洋山特保區和浦東(dong) 一家區級方艙醫院,對出現的119個(ge) 漏水點位、100個(ge) 漏水房間,涉及的474個(ge) 床位,及時采取暫時停電、轉移人員、緊急搶修等措施。
4月13日中午,駐點在臨(lin) 港方艙醫院的安全督查指導組第四小組組員發現,方艙醫院及周邊活動用房存在雷擊和金屬框架帶電的安全隱患,立即冒雨組織人員摸排,聯係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防雷及接地電阻檢測。
當日傍晚,花博會(hui) 複興(xing) 館方艙醫院內(nei) 因暴雨出現多處滲水,安全督查指導組第五小組組員迅速啟動應急機製,指導艙內(nei) 醫療團隊和安保人員迅速排查滲水和人員受傷(shang) 情況,安撫艙內(nei) 人員情緒,防範可能發生的次生災害、衍生災害。
同時,緊急協調有關(guan) 單位連夜用彩條布覆蓋頂棚,安排電工排查電氣線路。至4月14日淩晨,該院頂棚搶修完畢,14處滲水點逐漸停止滲水,艙內(nei) 未發生觸電、人員摔倒等險情。
4月24日,上海市應急管理局再次收到強對流天氣預報,第一時間發布工作提示,督促各單位做好應對準備。
因為(wei) 是“帳篷式”方艙醫院,抗風能力相對不足,上海國際賽車場方艙醫院需要重點防範強對流天氣。
針對4月22日雨天發現的篷麵兜水、加固強度不夠等問題,安全督查指導組第一小組約談督促運營方立即整改,確保重要天氣情況第一時間掌握、災害來臨(lin) 第一時間響應、應急救援第一時間到位。
4月25日,雷電、大風兩(liang) 個(ge) 黃色預警相繼發布,安全督查指導組全員緊盯雨量、風速變化,及時研判,協同運營方完成56項應急搶修加固任務,同時協助病患轉送。當天夜間,5000多名患者成功轉運至國家會(hui) 展中心方艙醫院。
本文作者:陳璽撼
題圖來源:上海市應急管理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