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易本書”用共享理念撬動龐大的家庭藏書資源
中新網北京5月9日電 (記者 應妮)佛山市民吳小珠發現一個(ge) 訣竅,在公共圖書(shu) 館裏找不到或者很難借到的熱門圖書(shu) ,去“易本書(shu) ”平台裏更容易借到。
“易本書(shu) ”源自佛山市圖書(shu) 館推出的家藏圖書(shu) 共享平台,作為(wei) “一本書(shu) ”的諧音,“易”為(wei) “交換”之意,同時有“容易”的意思,道出了通過圖書(shu) 交換、分享家庭藏書(shu) 的核心理念,即盤活市民家中的藏書(shu) 資源,實現全社會(hui) 家庭藏書(shu) 的共享與(yu) 流通。
事實上,家庭藏書(shu) 是一個(ge) 龐大的未開發資源。以廣東(dong) 為(wei) 例,2019年獲評“書(shu) 香家庭”的大多數家庭藏書(shu) 達3000冊(ce) 以上,最多達45000冊(ce) ;2021年佛山家庭平均藏書(shu) 為(wei) 115冊(ce) ,家庭藏書(shu) 量相當可觀。如何激活家庭藏書(shu) 、讓其成為(wei) 社會(hui) 共享資源,如何通過圖書(shu) 共享推動全民閱讀,是佛山市圖書(shu) 館在實踐中麵臨(lin) 的新課題。
“易本書(shu) ”於(yu) 2021年4月上線以來,截至今年4月,該平台已上傳(chuan) 家藏書(shu) 2.4萬(wan) 餘(yu) 冊(ce) ,產(chan) 生借閱訂單6000多單:市民既可以上傳(chuan) 家中閑置的圖書(shu) 供他人借閱,也可以借閱別人上傳(chuan) 的藏書(shu) ,有限期借閱、漂流、贈送、展示四種流通模式。
作為(wei) 親(qin) 曆者,吳小珠不僅(jin) 在這個(ge) 平台上給兒(er) 子借了熱門漫畫《塞雷漫畫中國史》,也上傳(chuan) 了自己的732冊(ce) 家藏圖書(shu) ,“書(shu) 的價(jia) 值是在閱讀中產(chan) 生的,我是一個(ge) 愛閱讀愛購書(shu) 的讀者,讀過的書(shu) 大多束之高閣,能夠在‘易本書(shu) ’中讓它們(men) 再次煥發生命之光,是最值得高興(xing) 的事情。”
“公共資源具有有限性、稀缺性的天然特征,而人民群眾(zhong) 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長,有限的資源與(yu) 供給需求之間產(chan) 生了矛盾,公共文化產(chan) 品供給不足、服務供需對接不充分,資源配置及使用率有待提高、數字服務能力發展不平衡等問題仍然是當前公共文化服務發展麵臨(lin) 的普遍問題。”佛山市圖書(shu) 館館長黃百川表示,“易本書(shu) ”平台的打造是響應近年來開展的公共文化設施“效能革命”專(zhuan) 項行動,通過創新服務模式,提高公共圖書(shu) 館服務及資源的覆蓋麵,擴大社會(hui) 主體(ti) 參與(yu) 範圍。下一步,將建設家藏圖書(shu) 書(shu) 目庫,並結合智慧服務體(ti) 係、大數據等,優(you) 化流動與(yu) 流轉功能,構建全民閱讀服務新生態。
“讓家庭藏書(shu) 流動起來,大大豐(feng) 富了社會(hui) 圖書(shu) 資源供給,這一實踐具有創新性。”北京大學教授、國家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首席專(zhuan) 家李國新認為(wei) ,在共享發展理念指導下,公共文化領域正著力打造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服務平台,讓全社會(hui) 共享公共資源,讓群眾(zhong) 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獲得感。
據悉,近年來,佛山市貫徹落實中央、廣東(dong) 省有關(guan) 精神,出台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集中開展公共文化設施“效能革命”專(zhuan) 項行動,把基礎文化設施效能提升作為(wei) 重點任務,有效解決(jue) 設施使用率不高、設施存在感不強、公眾(zhong) 參與(yu) 度不足等突出問題,智能文化家、企業(ye) 文化家、鄰裏圖書(shu) 館、“祠堂+文化”、數字博物館等項目持續推進,助推新時代佛山公共文化實現普惠性、高品質、多樣化、可持續發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