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在家露營”快速出圈 露營裝備“一帳難求”

發布時間:2022-05-10 17:27: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在家露營”快速出圈 露營裝備“一帳難求”

  清明假期很是火爆的露營市場,“五一”小長假依舊表現搶眼。

  根據多家旅遊平台發布的假期消費數據,“五一”期間露營相關(guan) 的搜索量、訂單量上漲明顯。同程旅行發布的數據顯示,“露營”相關(guan) 旅遊搜索熱度環比上漲117%。根據去哪兒(er) 平台數據,露營相關(guan) 產(chan) 品(住宿、出遊)預訂量是2021年的3倍,可以露營的公園門票銷量同比漲幅超過四成。

  不過,在多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收緊背景下,各地露營玩家也相應調整著露營計劃。

  家住北京的90後露營玩家龐磊,留意到“五一”期間北京不少露營地都因疫情暫時關(guan) 閉,即便是可以迎接散客的露營地和郊野公園,也在“限量、預約、錯峰”的疫情防控規定下減少了客流,決(jue) 定“還是不去了,在家也可以模擬露營的感覺,比如直接用卡式爐、氣罐煮火鍋,收納起來比電磁爐要方便”。

  在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玩家分享起“在家露營”的布置心得,無論是在陽台搭起帳篷,將花架上的盆栽植物引為(wei) “戶外景色”,還是擰亮一盞營地燈,用摩卡壺做出一杯飯後咖啡,每一個(ge) 帶有露營氛圍感的場景,都離不開若幹裝備的“配合”。

  值得留意的是,“在家露營”並非應對疫情的“權宜之計”,2020年以來興(xing) 起的“搬家式露營”,其本意便是將家居生活“搬”到戶外。與(yu) 講求野趣、便捷的傳(chuan) 統露營相比,搬家式露營更注重露營的場景、氛圍和儀(yi) 式感,在增添戶外舒適度的同時,也為(wei) 露營風格融入日常生活和城市業(ye) 態埋下了伏筆。

  客廳裏的蛋卷桌

  2019年年初,社交平台上的一組搬家式露營照片,刷新了龐磊對露營的認知,“除了花花綠綠的速開帳篷,露營裝備原來還有這麽(me) 多選擇”。不久之後,龐磊就買(mai) 下一套黑色係露營裝備,包括帳篷、天幕和露營桌椅。

  龐磊喜歡設計別致的小眾(zhong) 裝備,也願意將時間花在發現與(yu) 眾(zhong) 不同的裝備樣式上。露營地、電商平台、同城線下門店、出差城市新開的戶外裝備店,都是龐磊的裝備購買(mai) 渠道。兩(liang) 年來,龐磊陸續“淘”回兩(liang) 頂帳篷、兩(liang) 張天幕、6把露營椅、4張桌子、3套爐炊具和若幹小配件,連日常衣著都開始向戶外風格靠攏。

  根據使用場景的不同,搬家式露營裝備往往可以劃分出睡眠、客廳、照明、收納等係統,各個(ge) 係統下又會(hui) 再細分出多種裝備。例如,帳篷、氣墊、睡袋、枕頭、地毯等裝備,都可歸入睡眠係統。

  隨著搬家式露營走向深入,對部分玩家來說,“家”與(yu) “露營”的界線也開始變得模糊。

  “和一般家具相比,露營裝備要更便於(yu) 拆卸移動。我認識的不少90後朋友,會(hui) 直接在生活中使用月亮椅、蛋卷桌這些露營裝備,這樣既能保持‘隨時在路上’的狀態,想給家裏換個(ge) 風格也很容易實現。”露營玩家、“OWLET小貓頭鷹”露營商店創始人張晏瑋說。

  在戶外生活方式平台“一帳”創始人劉婷婷看來,國內(nei) 搬家式露營的興(xing) 起,意味著人們(men) 已開始將目光投向露營本身。

  “過去20年,露營都是登山、徒步等戶外運動的配套應用,是為(wei) 人們(men) 能在自然環境裏走得更遠、更深入地去挑戰自然而準備的,露營裝備也以實用性為(wei) 主,注重安全、便捷。2020年以來,當露營地本身成為(wei) 旅行目的地,露營裝備的功能也會(hui) 轉向生活、休閑方向,會(hui) 更容易融入日常生活。比如說,在各地舉(ju) 辦露營會(hui) 時,我們(men) 發現廣東(dong) 的朋友會(hui) 在淩晨三點的營地裏烤乳豬、做臘肉炒飯,這樣生活化的場麵是不可能出現在登山徒步營地裏的。”劉婷婷說。

  “一帳難求”背後

  搬家式露營的快速出圈,也帶熱了雪峰、大白熊、挪客、牧高笛、黑鹿、火楓等戶外品牌。

  “有個(ge) 很有意思的現象,在線上交易平台,很多二手露營裝備可以原價(jia) 賣出,因為(wei) 根本就沒有現貨。”龐磊說。

  劉婷婷對二手裝備的搶手程度也頗有同感,“我們(men) 為(wei) 參加過一帳活動的朋友建了個(ge) 二手交易群,這個(ge) 群一直很活躍,一般來說,轉讓信息剛發出來,裝備就會(hui) ‘秒沒’”。

  為(wei) 什麽(me) 露營裝備會(hui) 如此搶手?

  一個(ge) 重要因素是,不少國內(nei) 露營裝備生產(chan) 商的產(chan) 能有限,尚無法負荷消費端的旺盛需求。

  以成立於(yu) 2012年的維達利多為(wei) 例,維達利多是廈門一家集研發、生產(chan) 、銷售於(yu) 一體(ti) 的戶外品牌,由楊達春、林燦峰、鄭菲妮三位主理人聯合創建。據鄭菲妮介紹,2020年之前,維達利多設計生產(chan) 的帳篷、天幕等產(chan) 品,大多銷往海外。

  “2019年時,員工有80多人,那會(hui) 兒(er) 國內(nei) 市場對休閑風格的露營產(chan) 品還沒有太多興(xing) 趣,直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國內(nei) 的露營產(chan) 品需求才大幅增長,再加上出口訂單銳減,我們(men) 的主攻方向轉回了國內(nei) ,每一年都在拓展產(chan) 品線,到了今年,員工也增加到200多人。”鄭菲妮說。

  盡管如此,在維達利多的線上店鋪,“斷貨”“下架”產(chan) 品依然為(wei) 數不少。

  “一些還在架上的產(chan) 品,消費者這個(ge) 月下單,要下個(ge) 月才能發貨,我們(men) 的產(chan) 能要跟上消費者的需求,還是有點困難。”鄭菲妮說。

  在劉婷婷看來,目前不少戶外品牌正麵臨(lin) 著兩(liang) 難局麵,“如今露營正熱,品牌若是不提升產(chan) 能,就會(hui) 白白錯過一波紅利期;但若是為(wei) 訂單而增加人工、開發新廠,一旦未來露營需求降低,此前的投入和庫存壓力又會(hui) 帶來新的問題”。

  體(ti) 驗前置:城市裏的露營“據點”

  個(ge) 人消費者、露營地和露營裝備體(ti) 驗店,是維達利多近兩(liang) 年來在國內(nei) 的主要客群,這也讓鄭菲妮留意起線下體(ti) 驗店這一業(ye) 態,“過去戶外用品店數量不多,走的是專(zhuan) 賣店路線,服裝和裝備堆得到處都是,氛圍感不強。2020年搬家式露營興(xing) 起後,戶外裝備店漸漸多起來,在店鋪格局、產(chan) 品陳列上也更加注重對露營場景的營造”。

  走進位於(yu) 北京798藝術區的OWLET小貓頭鷹露營商店,在70平方米的空間裏,可以看到一處由蛋卷桌、折疊椅、戶外爐炊具組成的露營餐飲場景。“在一個(ge) 相對完整的場景裏,客人更能明白自己需要什麽(me) ,目前露營桌椅是店裏最暢銷的,也與(yu) 體(ti) 驗性強不無關(guan) 係。”張晏瑋說。

  2022年清明假期剛過,在北京將府公園與(yu) 朗園Station交接處,攝影師周舒鑫與(yu) 露營時結識的兩(liang) 位朋友新開了一家野派戶外集合店。為(wei) 模擬露營的戶外環境,除了在室內(nei) 場景區布置綠植裝飾,他們(men) 還請人在外擺區的地麵上鋪了厚厚一層碎石。

  “未來計劃推出手衝(chong) 咖啡套餐,客人可以在我們(men) 協助下,用露營電爐和摩卡壺做出一杯咖啡,同款裝備也可在店裏購買(mai) 。”周舒鑫說。

  在場景營銷之外,露營裝備店的種種設計,也便於(yu) 舉(ju) 辦各類露營線下活動。例如,OWLET小貓頭鷹露營商店自2020年11月創建以來,已舉(ju) 辦過二手市集、咖啡品鑒、新品發布會(hui) 和露營經驗分享會(hui) 等活動。由於(yu) 現有店鋪空間相對淺窄,OWLET小貓頭鷹已經租下相隔一條過道、麵積達150平方米的店麵,計劃開展更多露營相關(guan) 的活動;野派戶外集合店即將裝修完工的二層露台,也是為(wei) 舉(ju) 辦露營主題活動而準備的。

  “裝備實體(ti) 店就像是內(nei) 嵌在城市裏的一處露營‘據點’,既前置了露營體(ti) 驗,也為(wei) 喜愛露營的朋友提供了實體(ti) 空間。”周舒鑫說。

  值得留意的是,在露營熱日益高漲的當下,露營裝備線下體(ti) 驗店的種種探索,也是城市露營發展過程的一個(ge) 縮影。在城市人流密集的商圈和文創園區,帶有露營話題的咖啡廳、快閃店,已成為(wei) 年輕人新的社交關(guan) 注點。

  城市營是劉婷婷創業(ye) 團隊對外推出的一項業(ye) 務,在她看來,露營已成為(wei) 商圈和品牌的“營銷密碼”,“很多品牌和購物中心都找到我們(men) ,希望在推廣活動中加入露營元素,我們(men) 做的城市營,很像露營主題的城市市集,為(wei) 消費者提供了直接了解露營生活方式的渠道,但這部分客群能否沉澱下來,也要在他們(men) 真正體(ti) 驗過營地生活後才能知曉”。

  杜絕“野蠻生長”

  “五一”假期期間,“一帳”在北京的兩(liang) 場活動都因疫情推遲了。

  “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的確影響了收入。過去一兩(liang) 年,我們(men) 在全國各地辦了幾十場露營會(hui) ,大部分收入都來自線下,今年線下活動辦得少,收入自然減少,我們(men) 還算是輕資產(chan) 創業(ye) ,那些實體(ti) 投入較多的同行,遇到的問題可能更多。”劉婷婷說。

  周舒鑫曾算過一筆賬,加上前幾個(ge) 月的房租,野派戶外集合店從(cong) 裝修到開業(ye) ,已投進130多萬(wan) 元。

  “我們(men) 開業(ye) 還不到一個(ge) 月,今年‘五一’假期,本來打算好好運營一下的,現在受疫情影響,隻能先閉店,等待進一步的消息。”周舒鑫說。

  疫情發生以來,露營行業(ye) 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但“靠天吃飯”的行業(ye) 特性、市場爆發期的野蠻生長,也讓露營裝備領域出現了一些亂(luan) 象。

  例如,“搬家式露營”由於(yu) 自帶話題熱度和“出片”效果,在部分社交媒體(ti) 的造勢下,滋生出過度攀比的土壤。

  “現在經常能聽到所謂的裝備‘鄙視鏈’,其實真正的資深玩家反而在裝備上看得比較輕,幾萬(wan) 元的帳篷、幾元錢的風繩,說到底都是表達自己風格的工具,又何必要分出上下高低呢。我還遇到過那種為(wei) 了在學校活動上出風頭,砸錢給孩子買(mai) 裝備的家長,這種風氣真不可取。”龐磊說。

  鄭菲妮則發現,自家公司推出的一款“印第安金字塔自動帳”,能在電商平台找到多家仿品。

  “我們(men) 花了兩(liang) 年時間研發的新品,有的代工廠幾個(ge) 月就模仿出了仿品,品質不高,可價(jia) 格卻比我們(men) 低很多,這樣的產(chan) 品上架之後,給我們(men) 帶來很大的困擾。我們(men) 向平台方反映過這個(ge) 情況,但很多商家從(cong) 代工廠進貨之後,已在產(chan) 品上貼了自己的品牌標簽,平台也無法進行辨別,申訴10條往往隻能成功1條。我們(men) 隻好聯係律師來處理這個(ge) 問題,但法律程序流程漫長,至今還沒有結果。”鄭菲妮說。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李璿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