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讓職業教育真正“香起來”“熱起來”

發布時間:2022-05-10 17:0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專(zhuan) 家視角】

  貫徹職業(ye) 教育法要走出認知和實踐誤區

  讓職業(ye) 教育真正“香起來”“熱起來”

  作者:易全勇(西南大學教育學部講師、西南民族教育與(yu) 心理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4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十四次會(hui) 議表決(jue) 通過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e) 教育法》,並於(yu) 同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是該法自1996年頒布施行以來的首次大修,內(nei) 容從(cong) 五章四十條完善至八章六十九條。新版職業(ye) 教育法的頒布為(wei) 構建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推動職業(ye) 教育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但也應該看到,無論是在理論認知層麵,還是在實踐操作層麵,在學習(xi) 宣傳(chuan) 和貫徹實施新修訂的職業(ye) 教育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誤區。隻有走出這些誤區,才能真正回歸教育類型劃分的邏輯起點,立足我國職業(ye) 教育新發展階段、貫徹職業(ye) 教育新發展理念、構建職業(ye) 教育新發展格局,推進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

  職校學生並非低人一等,將大有機會(hui) 嶄露頭角

  受中國傳(chuan) 統觀念“學而優(you) 則仕”的影響,社會(hui) 大眾(zhong) 一度普遍存在“職業(ye) 教育低人一等”“隻有差生才去上職業(ye) 學校”等偏見。其實,這種認識並不符合事實。近年來,中高級技工需求旺、缺口大、薪資高,很多中高級職業(ye) 技術院校的學生,往往還未畢業(ye) ,就被各大企業(ye) 爭(zheng) 搶一空。人社部發布的全國“最缺工”的100個(ge) 職業(ye) 中,有58個(ge) 屬於(yu) “生產(chan) 製造及有關(guan) 人員”。盡管各地紛紛打出高薪等“金字招牌”進行“搶人大戰”,但是技能人才短缺之勢並沒有緩解,甚至還有加劇之勢。新修訂的職業(ye) 教育法規定,職業(ye) 教育是與(yu) 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職業(ye) 教育是國民教育體(ti) 係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之門的重要途徑,肩負著培養(yang) 多樣化人才、傳(chuan) 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ye) 創業(ye) 的重要職責。當前,國家正在大力發展職業(ye) 教育,推進職業(ye) 教育改革,提高職業(ye) 教育質量,增強職業(ye) 教育適應性,建立健全適應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需要、符合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的職業(ye) 教育製度體(ti) 係,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所以,職業(ye) 教育和普通教育隻是類別不同,而沒有高低之分。從(cong) 國家重視和社會(hui) 需求角度講,職業(ye) 教育培養(yang) 出來的技能型人才將大有機會(hui) 嶄露頭角。

   並非取消普職分流,而是強調協調發展

  相關(guan) 實證調查表明,以前的普職分流確實增加了部分中小學家長的教育焦慮,造成一定意義(yi) 上的“分層”,影響了“雙減”目標的落實。主要原因在於(yu) 職業(ye) 院校的人才選拔機製還沒有完全建立,仍在依據中考分數優(you) 勝劣汰。中考分數較低的學生被“分流”到中職,這又加劇了社會(hui) 對職業(ye) 院校的偏見。新修訂的職業(ye) 教育法將“實施以初中後為(wei) 重點的不同階段的教育分流”修改為(wei) “國家優(you) 化教育結構,科學配置教育資源,在義(yi) 務教育後的不同階段因地製宜、統籌推進職業(ye) 教育與(yu) 普通教育協調發展”。這項政策表明,分流仍然實質性存在,但今後學校不會(hui) 強製分流,而是給予學生和家庭更多選擇的機會(hui) ,讓職業(ye) 教育的發展更符合人才成長規律。其實,從(cong) 社會(hui) 發展角度而言,分流是社會(hui) 正常現象,有分工才有合作,才能推動社會(hui) 進步。從(cong) 人才成長角度而言,人的個(ge) 性、稟賦、特長均有不同,成長成才的路徑也應不盡相同。新版職業(ye) 教育法的出台,就是要保障人民在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hui) 上更具彈性和多樣化。

  並非取消中等職業(ye) 教育,而是突出特色發展

  新版職業(ye) 教育法頒布後,“中等職業(ye) 教育可能消亡”等觀點在網絡平台引發討論。實際上,類型定位是我國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改革的邏輯起點。學生發展有差異,社會(hui) 的發展更需要差異化的勞動力。中等職業(ye) 教育在擴大就業(ye) 、改善民生、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方麵作出了積極貢獻。同時,中等職業(ye) 教育滿足了不同稟賦和潛能學生的差異化發展需要,為(wei) 學生接受高等職業(ye) 教育奠定職業(ye) 意識基礎、技能基礎和專(zhuan) 業(ye) 知識基礎,是我國職業(ye) 教育體(ti) 係的基石,是技能型社會(hui) 形成的根基。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中等職業(ye) 教育從(cong) 學習(xi) 借鑒到自我創新、從(cong) 學校教育到“雙元”育人、從(cong) “斷頭路”教育到現代普職融通,取得了一係列卓越成就,為(wei) 我國培養(yang) 了數以億(yi) 計的技能型人才,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新修訂的職業(ye) 教育法中提出要強化中等職業(ye) 教育的基礎地位,這也是建設技能型社會(hui) 的需要。通過建設國家重視技能、社會(hui) 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技能型社會(hui) ,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我們(men) 要警惕“取消中職”的誤讀,正確看待中職對於(yu) 社會(hui) 發展的積極作用。

  職業(ye) 本科與(yu) 普通本科並非一模一樣,而是類別不同

  新版職業(ye) 教育法明確提出,設立實施本科及以上層次教育的高等職業(ye) 學校。很多人誤以為(wei) 職業(ye) 本科教育與(yu) 普通本科教育是一模一樣的,其實不然。根據職業(ye) 教育類型定位,高等職業(ye) 教育作為(wei) 我國職業(ye) 教育體(ti) 係中的高層次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高等職業(ye) 專(zhuan) 科教育、高等職業(ye) 本科教育、研究生層次職業(ye) 教育。職業(ye) 本科教育是以職業(ye) 需求為(wei) 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yang) 為(wei) 重點、以產(chan) 學結合為(wei) 途徑的人才培養(yang) 模式,主要側(ce) 重的是技能教育。而普通本科教育旨在使學生比較係統地掌握本學科、本專(zhuan) 業(ye) 必需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研究方法,具有從(cong) 事本專(zhuan) 業(ye) 實際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主要側(ce) 重的是學曆教育。職業(ye) 本科教育比普通本科教育多了技能性要求,具有鮮明的就業(ye) 導向,是解決(jue) 就業(ye) 結構性矛盾的重要手段。可見,職業(ye) 本科教育與(yu) 普通本科教育在辦學定位、發展路徑、培養(yang) 目標、培養(yang) 方式、辦學體(ti) 製等方麵均存在較大差異,它既暢通了高技能人才成長渠道,保證了不同類型職業(ye) 教育的上升通道,又與(yu) 普通本科教育區別開來。

   並非以升學為(wei) 主導,而是強調多樣化成長

  新修訂的職業(ye) 教育法規定:“高等職業(ye) 學校和實施職業(ye) 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應當在招生計劃中確定相應比例或者采取單獨考試辦法,專(zhuan) 門招收職業(ye) 學校畢業(ye) 生。”從(cong) 貫徹實施角度看,職業(ye) 院校的招生考試製度將會(hui) 迎來重大變革,職教高考的重要性也會(hui) 越來越突出。近年來,隨著中職教育從(cong) “就業(ye) 導向為(wei) 主”轉向“升學就業(ye) 並重”,升學率尤其是升本率對學校聲譽的影響在不斷提高,有些中職學校在招生宣傳(chuan) 中也將升學率、升本率作為(wei) 一大“法寶”。根據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2020年全國中職畢業(ye) 生抽樣調查,中職生就業(ye) 的比例僅(jin) 為(wei) 35%,約65%升入高等院校,其中約10%升入本科院校。調查還發現,確實存在部分普通高中學生在高二、高三年級轉入中職學校參加對口升學考試的“鑽空子”現象。對此,有輿論擔心,這或將導致職業(ye) 院校背離職業(ye) 教育以就業(ye) 為(wei) 導向的辦學定位,轉而以升學為(wei) 導向組織教學。其實,這提醒我們(men) ,我國職業(ye) 教育改革並不是要拒絕普高生轉入中職學校,也不是要拒絕職校生轉入普通學校,因為(wei) 這有悖於(yu) 普職融通的基本理念;而是要優(you) 化職業(ye) 高考“文化素質+職業(ye) 技能”的考試招生辦法,建立符合職業(ye) 教育特點的考試招生製度,打通職業(ye) 院校學生升學的通道,推動不同層次職業(ye) 教育有效貫通,讓學生有多樣化成長成才的空間。

  隻有厘清誤解,才能明辨方向。隻有回歸職業(ye) 教育與(yu) 普通教育類型劃分的邏輯起點,才能實現職業(ye) 教育的跨越式發展。我們(men) 相信,隨著新版職業(ye) 教育法的頒布實施,職業(ye) 教育將會(hui) 越來越受到重視,真正“香起來”“熱起來”,從(cong) 而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多元化、個(ge) 性化的教育需求,助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