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營造書香社會 助力文化強國

發布時間:2022-05-11 10:50: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韓寒

  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末,我國有公共圖書(shu) 館3212個(ge) ,藏書(shu) 總量11.79億(yi) 餘(yu) 冊(ce) ,實際使用房屋建築麵積1785.77萬(wan) 平方米,平均每萬(wan) 人公共圖書(shu) 館建築麵積為(wei) 126.49平方米。

  “公共圖書(shu) 館是社會(hui) 主義(yi) 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wei) 全民閱讀的重要陣地,近年來,公共圖書(shu) 館一直將‘為(wei) 人找書(shu) 、為(wei) 書(shu) 找人’作為(wei) 自己的重要使命,充分發揮社會(hui) 知識中介的職能,在服務全民閱讀、建設書(shu) 香社會(hui) 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國家圖書(shu) 館館長熊遠明向記者介紹道。

  1.服務閱讀,打通“最後一公裏”

  入夜,位於(yu) 北京中關(guan) 村南大街的國家圖書(shu) 館,安靜了下來。

  這個(ge) 國內(nei) 最為(wei) 繁忙的公共文化機構之一,擁有閱覽座席5427個(ge) ,“十三五”前4年年均接待到館讀者近568萬(wan) 人次,文獻借閱超過2511萬(wan) 冊(ce) 次。“我已經在這裏看了很多年的書(shu) 了,想找的圖書(shu) 應有盡有。”國家圖書(shu) 館一名老讀者反饋。

  距離首都不遠的城市天津,圖書(shu) 館建設與(yu) 維護工作也頗為(wei) 有力。新建的濱海新區圖書(shu) 館,建築麵積約3.37萬(wan) 平方米,有閱覽座席2000餘(yu) 個(ge) 。館內(nei) 一個(ge) 層高達29.6米、由34級白色階梯環繞而成的巨型閱讀中廳,科技感和美感十足,年年都吸引當地數百萬(wan) 市民“打卡”。

  為(wei) 了讓閱讀服務不僅(jin) 覆蓋到城市,還延伸到區、縣、街道甚至鄉(xiang) 村,近年來,我國努力推行“圖書(shu) 館總分館製”——以縣為(wei) 基本單位,以鄉(xiang) 村為(wei) 重點,探索縣級圖書(shu) 館對縣域內(nei) 文獻資源的統一采購、統一編目、統一配送、通借通還。與(yu) 此同時,推出“城市書(shu) 房”等方便讀者借閱的新型閱讀空間,擴大圖書(shu) 館資源的覆蓋麵和有效性。

  “我們(men) 溫州,擁有13家縣級以上公共圖書(shu) 館,112家城市書(shu) 房,80家百姓書(shu) 屋。自從(cong) 實行總分館製以來,圖書(shu) 借閱量幾乎翻了一倍。2021年,公共圖書(shu) 館服務人次為(wei) 1663.52萬(wan) ,文獻外借量1180.1萬(wan) 冊(ce) 次,人均文獻外借量達到了1.22冊(ce) 。”浙江省溫州市圖書(shu) 館館長張啟林告訴記者。

  在當地讀者心目中,還有8輛巴士頗為(wei) 有名——它們(men) 是溫州市圖書(shu) 館的“流動書(shu) 巴”,藍色的車廂外麵寫(xie) 著“汽車圖書(shu) 館”5個(ge) 大字,載著約1.6萬(wan) 餘(yu) 冊(ce) 書(shu) 籍,把借閱服務送到社區、鄉(xiang) 村、學校甚至大山裏。

  “它們(men) 已經跑了80萬(wan) 公裏,服務讀者20萬(wan) 人次,外借文獻35.4萬(wan) 冊(ce) 。每次看見偏遠地區的孩子拿著從(cong) 巴士上借的書(shu) ,笑得特別開心的時候,我就打心裏感到高興(xing) ,覺得讀書(shu) 的種子撒在了他們(men) 心裏。” 張啟林說。

  溫州隻是實行總分館製的城市之一。截至2021年10月,全國共有2636個(ge) 縣建立了圖書(shu) 館總分館製。億(yi) 萬(wan) 冊(ce) 書(shu) 籍通過大大小小的各級圖書(shu) 館、“城市書(shu) 房”“百姓書(shu) 屋”等借閱網點流通。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促進了圖書(shu) 借閱服務走進千家萬(wan) 戶。在部分城市,隻要關(guan) 注當地公共圖書(shu) 館公眾(zhong) 號,或者掃描相關(guan) 二維碼,就能在手機上成功“下單”,像“點外賣”一樣方便地借閱當地圖書(shu) 館的書(shu) 籍。

  2.傳(chuan) 承典籍,增強文化底氣

  圖書(shu) 館是一個(ge) 國家文化發展水平的標誌,圖書(shu) 資源建設是立身之本。除廣泛搜集當代圖書(shu) 資源外,保護、傳(chuan) 承與(yu) 活化古籍,也是圖書(shu) 館的重要職責。

  “國圖有古籍特藏297.22萬(wan) 冊(ce) 件,其中甲骨35651件、敦煌遺書(shu) 16579號、趙城金藏4813件、《永樂(le) 大典》224冊(ce) 、文津閣《四庫全書(shu) 》36304冊(ce) 、西域文書(shu) 819號、樣式雷圖檔10505種15339冊(ce) 。近年形成的專(zhuan) 藏還有金石拓片、輿圖文獻、老照片、手稿書(shu) 劄、契約文書(shu) 、舊方誌、線裝家譜等。”熊遠明細數國家圖書(shu) 館的家底。

  作為(wei) 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國家圖書(shu) 館還帶動全國1000餘(yu) 家古籍收藏單位,按照《圖書(shu) 館古籍特藏書(shu) 庫基本要求》等國家標準要求,不斷改善庫房條件,配備古籍保護專(zhuan) 門設施設備,使超過2000萬(wan) 冊(ce) 件古籍得到妥善保護。

  與(yu) 國家圖書(shu) 館典籍保護與(yu) 傳(chuan) 承相映生輝的,是各地圖書(shu) 館對富有特色的地域文獻的搜集整理與(yu) 傳(chuan) 播利用。

  如果從(cong) 1913年魯迅倡導建立京師圖書(shu) 分館、京師通俗圖書(shu) 館等場館算起,首都圖書(shu) 館已有109年曆史。在長逾百年的辦館曆程中,首都圖書(shu) 館積累了大量北京地方文獻圖書(shu) 、金石輿圖、民國老報紙、曆史照片等資源。

  “為(wei) 了讓讀者親(qin) 近傳(chuan) 統典籍、堅定文化自信,我們(men) 在館藏紙質資源基礎上,建成了‘北京記憶’公共文化服務性網站和‘首都圖書(shu) 館館藏古籍珍善本圖像數據庫’。”首都圖書(shu) 館北京地方文獻研究中心副研究館員丁小蕾告訴記者。

  讓丁小蕾印象深刻的是,對傳(chuan) 統典籍的數字化展示,打破了紙質資源借閱受時空限製的壁壘,將老北京文化傳(chuan) 播到了海外。一位旅居美國的讀者,回國時專(zhuan) 門給首都圖書(shu) 館打來電話,說在瀏覽“北京記憶”的網站時,發現了一批來自《京師環城鐵路工程攝影》圖集的珍貴老照片——那本1917年出版的圖冊(ce) 當年隻印了8套,“太稀有了,沒想到能在大洋彼岸看到這麽(me) 稀有的文獻”。

  曆史悠久的南京圖書(shu) 館,也極為(wei) 重視典籍資源的數字化。“南京圖書(shu) 館藏清人文集全文影像數據庫”“南京圖書(shu) 館藏稀見方誌全文影像數據庫”,都是該館近年來盤活自身資源,讓古籍“活起來”“傳(chuan) 下去”的有益嚐試。

  3.營造氛圍,潤澤萬(wan) 千家庭

  “讀書(shu) 最好——王蒙”“藏書(shu) 為(wei) 讀——莫言”“多思,多讀,多寫(xie) ——舒乙”在北京市東(dong) 城區圖書(shu) 館,藏有多副文化名家為(wei) 該館題寫(xie) 的留言。這是東(dong) 城區圖書(shu) 館“書(shu) 海聽濤”係列閱讀推廣活動舉(ju) 辦10多年來,日積月累的結果。

  “我們(men) 舉(ju) 辦了各類大小活動5000餘(yu) 場次,邀請了900餘(yu) 位作家、學者走進圖書(shu) 館,分享他們(men) 的最新思想和見解。目前講座已形成文學、藝術、語言、史地、民俗、科普、外交、少兒(er) 等20餘(yu) 個(ge) 係列專(zhuan) 題,共60餘(yu) 萬(wan) 名讀者受益。”東(dong) 城區圖書(shu) 館館長肖佐剛告訴記者。

  數據顯示,全國各級公共圖書(shu) 館普遍開展講座、展覽、閱讀指導、讀書(shu) 交流、演講誦讀等活動。僅(jin) 2020年,各地公共圖書(shu) 館就為(wei) 讀者舉(ju) 辦各種活動150713次,有9279.33萬(wan) 人次參加。

  陳曉怡是廣東(dong) 東(dong) 莞萬(wan) 江繪本館的長期讀者,從(cong) 女兒(er) 3歲起就帶她去圖書(shu) 館讀繪本,“如今女兒(er) 已經8歲了,繪本館也新遷了地址,但是一周帶她去一次繪本館的習(xi) 慣沒有改變,她也因此很喜歡讀書(shu) ”。

  葉暖強是東(dong) 莞鬆山湖繪本館的長期讀者,同樣也是從(cong) 兒(er) 子3歲起帶他去圖書(shu) 館讀繪本,“中英文繪本都讀,現在他7歲,已經初步掌握了300多首唐詩宋詞和英文單詞的自然拚讀”。

  東(dong) 莞當地擁有如此多的繪本讀者,有賴於(yu) 東(dong) 莞圖書(shu) 館與(yu) 社會(hui) 各方力量合作,共建了一個(ge) “繪本館閱讀服務體(ti) 係”——28家繪本館、44個(ge) 繪本閱讀服務點,遍布全市街道、社區、兒(er) 童醫院、幼兒(er) 園、小學、鄉(xiang) 村,真正融入百姓生活圈,為(wei) 讀者提供“家門口的服務”。

  “從(cong) 2018年到現在,我們(men) 的繪本館已經服務了118.6萬(wan) 人次,外借圖書(shu) 102萬(wan) 冊(ce) 次,開展活動3500餘(yu) 場,25萬(wan) 餘(yu) 人次參加。從(cong) 繪本著手,是因為(wei) 繪本被世界公認為(wei) 最適合兒(er) 童閱讀的‘第一本書(shu) ’,對培養(yang) 兒(er) 童閱讀興(xing) 趣、建設書(shu) 香社會(hui) 有著基礎性的作用。”東(dong) 莞圖書(shu) 館館長李東(dong) 來對記者說。

  為(wei) 了讓書(shu) 香更廣泛地浸潤家庭,東(dong) 莞圖書(shu) 館從(cong) 2021年4月起開始推行“我+書(shu) 房”計劃,在東(dong) 莞市圖書(shu) 館總分館體(ti) 係的“毛細血管”基礎上,進一步把成員館設在更廣泛的鄉(xiang) 村和社區,讓讀者帶動讀者甚至讀者服務讀者,進一步提升閱讀推廣的效果。

  “讀書(shu) 這件事,是會(hui) ‘傳(chuan) 染’的。我所在的社區,已經加入了‘我+書(shu) 房’計劃,常常有十幾位鄰居帶著十幾組孩子一起讀書(shu) 。”葉暖強說。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