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從建方艙到守方艙,一絲不苟保安全|上海戰疫·凡人微光

發布時間:2022-05-12 14:59:00來源: 人民日報客戶端

  “一處汙廢水罐出現滲水,請趕緊維修!”正在國家會(hui) 展中心(上海)方艙醫院場館巡視的電器工程師呂建忠手機響起,立刻與(yu) 工人們(men) 向現場奔去……

  呂建忠是中建安裝上海公司維保組隊員之一。4月初,公司受命在5天內(nei) 建設會(hui) 展中心方艙醫院5、6號館的通風、汙水處理及室外電力工程。任務完成後,呂建忠和部分同事並沒有撤離,而是脫下工服,換上“大白”——留守方艙,負責排風和汙廢水處理後續維保。

  24小時待命,10分鍾內(nei) 快速響應,30分鍾內(nei) 到達指定位置,盡快消除故障。對一座快速搭建起來的臨(lin) 時功能性建築來說,剛投入使用的方艙經曆著“磨合期陣痛”:要保證病區及緩衝(chong) 區主排風負壓狀態穩定,才能把混濁的空氣順利排出;要保證幾萬(wan) 人用後的廢水汙水安全存儲(chu) ,經過嚴(yan) 密消毒後再流入市政管網。

  呂建忠連夜趕製了一份維保操作方案,盡可能全麵地標注了罐體(ti) 、風管等重點部位的維護要點。其中,三班倒的24小時巡檢是必須要下的“笨功夫”。

  故障還是很快發生了。一天之內(nei) ,5、6號館的入住病患達到上萬(wan) 人,盥洗壓力驟然增加。晚上9點,化糞池罐體(ti) 出現損壞漏水。總指揮王少華趕緊與(yu) 呂建忠等人來到現場查看。打著手電筒,找到了裂縫位置。大家都明白,汙廢水已運至處理罐區,如不及時處理,帶著病菌的汙廢水漫溢,後果可想而知。

  排水口管道直通汙水存儲(chu) 罐,管道中沒有閥門,這意味著一旦發生泄漏,無法關(guan) 停汙廢水,隻能帶水維修。作業(ye) 環境惡劣不說,感染風險還極大。呂建忠沒有遲疑太久:“願意上的,跟我來!”“我願意去!”“這個(ge) 活人少了幹不了,我也去!”“還有我!”自告奮勇的不僅(jin) 是團隊管理者,還有所有工人。打開泵口,汙廢水瞬間噴湧,濁氣撲麵而來,王少華與(yu) 工人緊皺眉頭,手頭的功夫卻絲(si) 毫沒有怠慢。他們(men) 趕緊找來潛水泵抽幹汙廢水,再用叉車把罐子架起,一群人顧不得講究,跳進罐體(ti) 內(nei) 奮力修補。

  團隊發現,玻璃鋼材質的單罐體(ti) 積超過100立方米,支架位置不夠合體(ti) ,存在安全隱患。經驗老道的工程師趙建春等人當即給出解決(jue) 方案。所有工序鋪設停當,東(dong) 方已朦朧亮起光暈,有人開始起居洗漱,一切如常。

  “這能體(ti) 現出我們(men) 工人的擔當,就是團結一致,勇於(yu) 迎難而上。”王少華感慨。每天在高危環境中工作10小時是對耐力與(yu) 毅力的挑戰,風管加固、風機檢修、汙水管道維修……這些原本熟練的工序,在套上層層疊疊的防護服後,雙臂活動幅度受限,雙手觸感減弱,護目鏡起霧。“曆經高難度的考驗,更加身懷絕技!”工程師郭小鋒樂(le) 觀地打趣。

  大家很珍惜一次性的防護裝備,盡量在防護有效時間裏連續作戰。“進區作業(ye) 時不敢喝水,即使在完成維保任務後,也會(hui) 巡視檢查附近的設施情況,最大化利用好防護裝備。”工程師蘭(lan) 國俊說。

  又是一個(ge) 通宵的夜晚,呂建忠和工友準備換上防護服進入汙染區巡檢,他突然想起了什麽(me) ,在微信上給家人發去了今天自己的核酸陰性證明報平安。“很久沒見到家人了,甚至電話都來不及打。在雲(yun) 開疫散之前,還要繼續戰鬥,這種不言不語的問候,我相信,他們(men) 懂。”

  (圖片由中建安裝上海公司提供)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