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專項整治“網暴”不是小題大做

發布時間:2022-05-12 15:04: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為(wei) 有效防範和解決(jue) 網絡暴力問題,切實保障廣大網民合法權益,近日,中央網信辦就加強網絡暴力治理進行專(zhuan) 門部署,要求網站平台認真抓好集中整治,建立健全長效機製,確保治理工作取得紮實成效。今年年初,中央網信辦開展了為(wei) 期1個(ge) 月的“清朗·2022年春節網絡環境整治”專(zhuan) 項行動,對準“網絡暴力、散播謠言等問題”。短期內(nei) 就網絡暴力問題連續打出重拳,並不多見,反映出國家層麵打擊和遏製網絡暴力的決(jue) 心。

  這次“清朗·網絡暴力專(zhuan) 項治理行動”主要聚焦網絡暴力易發多發、社會(hui) 影響力大的18家網站平台,通過建立完善監測識別、實時保護、幹預處置、溯源追責、宣傳(chuan) 曝光等措施,進行全鏈條治理。其中,建立健全識別預警機製、建立健全網絡暴力當事人實時保護機製、嚴(yan) 防網絡暴力信息傳(chuan) 播擴散,以及加大對違法違規賬號、機構和網站平台處置處罰力度等舉(ju) 措,在保護當事人、阻隔“網暴”鏈條、提高違法犯罪成本等方麵,展現出銳利新意。

  拿出“洪荒之力”整治“網暴”,具有顯而易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絕不是小題大做。

  “網暴”並非始於(yu) 今時今日,但當下“網暴”有多點開花之勢,“網暴”者頗為(wei) 張狂,對此必須引起高度警惕。近日,上海一女孩花5萬(wan) 元向全校同學捐贈70箱巧克力,本係佳話,卻遭“網暴”;同樣在上海,一女子打賞外賣小哥,遭網暴後不幸離世的消息至今仍在戳痛人心;今年1月24日,曾在網上發布尋親(qin) 視頻並認親(qin) 的河北男孩劉學州留下遺書(shu) ,在三亞(ya) 海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年僅(jin) 15歲。劉學州生前遭受眾(zhong) 多網友“網暴”,律師表示:僅(jin) 劉學州微博私信中,截至今年1月18日,就有2000多條私信涉及相關(guan) “網暴”言論。這些言論或圖片非常惡毒,觸目驚心;在短視頻平台擁有大量粉絲(si) 的反詐民警老陳,因受到“網暴”,最近辭去公職……

  “網暴”傷(shang) 人、害人甚至“殺人”於(yu) 無形,對他人合法權益、公共利益危害性甚巨。不予以堅決(jue) 遏製、嚴(yan) 肅治理,就難以徹底消解亂(luan) 象,甚至可能愈演愈烈,令更多無辜者受害,更令網絡世界失範、失序。

  在這種局麵中,專(zhuan) 項整治“網暴”,具有重要意義(yi) 。

  其一,全力懲惡揚善,嗬護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過往一些“網暴”事件中,一些“施暴”者往往全身而退,留下受害人承受壓力、公眾(zhong) 無可奈何。治理網絡暴力亂(luan) 象,不能容忍壞人無損、好人憋屈的結果。對“網暴”行為(wei) 懲治到位,除惡務盡,以儆效尤,是題中應有之義(yi) 。讓“網暴”者不能“一笑而過”,就是在最大限度地清理“網暴”者生存空間。

  其二,以國家名義(yi) ,為(wei) 個(ge) 人撐腰,喚醒正氣壓倒邪氣的網絡共鳴。某種意義(yi) 上,每一個(ge) 網民,在網絡世界中都是孤獨的,容易遭到“網暴”的擊破。當個(ge) 體(ti) 遭遇“網暴”後,個(ge) 體(ti) 的應對、維權,總是相對柔弱的,甚至是消極的。那些在“抵抗”之後退卻甚至告別人世的無奈舉(ju) 動,每每令人痛心。個(ge) 體(ti) 抗拒“網暴”之力,必須與(yu) 國家層麵的力量融合、貫通。專(zhuan) 項整治是一場法治風暴,也是一場攜手個(ge) 體(ti) 維權者的深度合作。這場合作,是對正義(yi) 原則的重申。

  其三,以此為(wei) 警示和示範,激濁揚清,深入促進網絡綠色生態建設。讓鍵盤不再被“惡意敲擊”,讓人心不再被私欲蠱惑,讓發言變得友善、包容,是網絡綠色生態建設永恒的命題。某些人在網絡發言的邪惡化、攻擊性,本身是對網絡言論自由的誤讀。網絡並非法外之境,言說自由不等於(yu) 可以肆無忌憚地“踩人”“錘人”,甚至威脅到他人生命。一個(ge) 充滿著秩序與(yu) 道義(yi) 的網絡生態,必須對這些無法無天的行為(wei) 說“不”。

  專(zhuan) 項整治“網暴”不停息,彰顯了常態化、法治化治理的意義(yi) 。遏製“網暴”,我們(men) 仍需努力。

  伍裏川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