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新時代中國青年堪當民族複興重任——《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係列評論之三

發布時間:2022-05-12 15:04: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奮鬥錘煉本領,磨礪增長才幹。2021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強調,“廣大青年要肩負曆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大誌、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wei) 堪當民族複興(xing) 重任的時代新人,讓青春在為(wei) 祖國、為(wei) 民族、為(wei) 人民、為(wei) 人類的不懈奮鬥中綻放絢麗(li) 之花。”

  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shu) 提到,新時代中國青年積極主動學理論、學文化、學科學、學技能,思想素養(yang) 、身體(ti) 素質、精神品格、綜合能力不斷提升,努力成長為(wei) 堪當民族複興(xing) 重任的時代新人。

  堪當民族複興(xing) 重任,新時代中國青年具有堅定理想信念。2020年有關(guan) 調查顯示,絕大多數青年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由衷認同,對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充滿信心。中國青年主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從(cong) 英雄模範和時代楷模中感受道德風範。同時,中國青年不斷從(cong)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中汲取養(yang) 分,特別注重從(cong)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中獲取力量。

  堪當民族複興(xing) 重任,新時代中國青年身心素質向好向強。在校園,超過3700萬(wan) 名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學生受惠於(yu) 政府開展的學生營養(yang) 改善計劃,身體(ti) 素質得到明顯提升。在社區,青年積極參加各種群眾(zhong) 性體(ti) 育運動,跑步、遊泳、各項球類運動成為(wei) 年輕人的運動時尚,體(ti) 育健身場館“人頭攢動”。北京冬奧會(hui) 激發了中國青年的冰雪運動熱情,18歲至30歲青年成為(wei) 參與(yu) 冰雪運動的主力軍(jun) ,參與(yu) 率達37.3%,為(wei) 各年齡段最高。

  雖然在就業(ye) 、教育、住房、婚戀、養(yang) 老等領域還麵臨(lin) 不小壓力,但在黨(dang) 和政府的關(guan) 心關(guan) 注和全社會(hui) 的共同支持下,中國青年麵對困難不消沉、麵對壓力愈堅韌,2021年有關(guan) 調查顯示,88%的受訪青年認為(wei) 自己可以做“情緒的主人”。

  堪當民族複興(xing) 重任,新時代中國青年知識素養(yang) 不斷提升。中國青年受教育水平大幅提升。2020年,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3.8年,比10年前提高1.1年;大學專(zhuan) 科以上在職青年占同等文化程度就業(ye) 總人口比例超過50%,比在職青年占就業(ye) 總人口比例高約20個(ge) 百分點。同時,越來越多的青年把學習(xi) 作為(wei) 一種生活樂(le) 趣、一種人生追求,學習(xi) 提升的社會(hui) 氛圍愈加濃厚。

  堪當民族複興(xing) 重任,新時代中國青年社會(hui) 參與(yu) 積極主動。社會(hui) 是青年成長發展的重要課堂。新時代中國青年有序參與(yu) 政治生活,青年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國共產(chan) 主義(yi) 青年團的意願持續高漲。截至2021年6月,35歲及以下黨(dang) 員共2367.9萬(wan) 名,占黨(dang) 員總數的24.9%。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以來,每年新發展黨(dang) 員中35歲及以下黨(dang) 員占比均超過80%。截至2021年年底,共青團員總數達7371.5萬(wan) 名。青年廣泛參與(yu) 各級人大、政協,積極履職盡責、參政議政。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青年熱情參與(yu) 公益慈善、社區服務、生態保護、文化傳(chuan) 播、養(yang) 老助殘等社會(hui) 事務,不僅(jin) 在很多有影響力的社會(hui) 組織中發揮重要作用,還組建了一批以自願成立、自主管理、自我服務為(wei) 特征的社會(hui) 組織。目前,全國有7600多個(ge) 共青團指導的縣級誌願服務、文藝體(ti) 育類青年社會(hui) 組織,帶動成立青年活動團體(ti) 15萬(wan) 餘(yu) 個(ge) ,基本實現縣域全覆蓋。

  本報評論員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