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生態苗鄉從“高顏值”到“高產值”

發布時間:2022-05-25 14:50: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

  重慶彭水:

  生態苗鄉(xiang) 從(cong) “高顏值”到“高產(chan) 值”

  光明日報記者 李宏 張國聖

  五月,海拔1200米的重慶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保家鎮大堂村白茶基地雲(yun) 霧繚繞,空氣中散發著淡淡的茶香味,采茶工來回穿梭,采摘今年的最後一茬白茶。

  這個(ge) 時節,大堂村的村民都成了采茶工。

  “忙時有上千名采茶工一起采摘,動作快的村民一天能采八九斤。”白茶基地負責人徐誌強告訴記者。

  “采茶一個(ge) 多月,工錢按照采摘茶葉每斤32元算,我就有1萬(wan) 多元收入,安逸!”自從(cong) 村裏有了白茶產(chan) 業(ye) ,村民許豔梅再也沒有外出務工了。讓她心裏樂(le) 開花的是,一年除了采摘白茶外,平時管護基地也有收入,還能照顧家庭,真是一舉(ju) 多得。

  幾年前,憑著獨特的土壤、氣候條件等優(you) 勢,保家鎮盤活撂荒地,引入茶商開發。幾個(ge) 村栽種高端優(you) 質品種茶達5079畝(mu) ,帶動了大批村民在家門口就業(ye) ,家庭平均增收超過1.2萬(wan) 元。

  地處渝東(dong) 南的彭水縣最大的資源是生態,最大的優(you) 勢也是生態。而今全縣以生態農(nong) 業(ye) 為(wei) 基礎,推動生態工業(ye) 和生態旅遊業(ye) 同步發展,形成了生態產(chan) 業(ye) 體(ti) 係,讓生態“顏值”變成經濟“產(chan) 值”,革命老區的群眾(zhong) 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

  保家鎮的生態茶葉,讓村民不斷增收。而在鬱山鎮,一個(ge) 個(ge) 小紅薯早已帶動村民走上致富路。在龍須晶絲(si) 苕粉有限公司的生產(chan) 車間裏,工人們(men) 正忙著對鮮紅薯進行蒸煮、切絲(si) 、掛曬,加緊製作晶絲(si) 苕粉,趕製訂單。

  “去年公司采收了8000多噸紅薯,涉及上千個(ge) 農(nong) 戶,促進戶均增收1萬(wan) 元以上。”公司負責人葛先萍告訴記者,公司生產(chan) 的晶絲(si) 苕粉除了銷往全國各地外,還出口英國、韓國、阿聯酋等國家,一年的銷售額達2000多萬(wan) 元。

  晶絲(si) 苕粉已經有400多年的曆史,被稱為(wei) “山中珍寶”。如今有了供給充沛的電力、方便快捷的交通,全縣在16個(ge) 鄉(xiang) 鎮建起了核心種植基地,種植紅薯30多萬(wan) 畝(mu) ,年加工紅薯15.8萬(wan) 噸,紅薯全產(chan) 業(ye) 鏈年收入達6億(yi) 元。小紅薯在彭水逐漸“長大”,成了帶動農(nong) 民增收的特色產(chan) 品和支柱產(chan) 業(ye) ,“彭水苕粉”的品牌越叫越響。

  同樣成為(wei) 彭水生態農(nong) 業(ye) 品牌的“彭水蘇麻”,在黔中道紫蘇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帶動下,全縣有3000多家農(nong) 戶種植,也成了可持續的富民產(ch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李永均告訴記者,合作社匯聚了來自西南大學、重慶醫科大學、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的專(zhuan) 家教授研發團隊,進行品種選育及配套技術集成應用,大幅度提升了紫蘇的產(chan) 量和品質,實現紫蘇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今後還將推出更多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產(chan) 品。

  在發展生態農(nong) 業(ye) 的同時,彭水大力做強生態工業(ye) 。記者走進位於(yu) 喬(qiao) 梓鄉(xiang) 長壽村的重慶阿依達太極泉水股份有限公司,看到生產(chan) 車間一派繁忙。經過層層自動工序,一罐罐“不老泉水”正在打包裝箱。工廠門口,一輛輛叉車穿梭往複,將一箱箱成品裝車銷往海內(nei) 外。

  公司負責人林榜建介紹,從(cong) 2014年8月建廠至今,阿依達公司建造了全自動高速罐裝水生產(chan) 線,還建成了年產(chan) 能3000萬(wan) 桶的桶裝水生產(chan) 線。滋養(yang) 長壽村數萬(wan) 年的山泉水,現在已經淌出“真金白銀”。

  企業(ye) 增效的同時,也反哺了當地村民。每天早上7點,長壽村3組村民肖伍英從(cong) 家裏出發,步行5分鍾到“不老泉水”生產(chan) 工廠。“我已經在公司上班幾年了,以前在地裏做農(nong) 活,現在在廠裏領工資,還有‘五險一金’。”在大山深處生活幾十年的肖伍英,做夢都沒有想到能在家門口上班。

  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僅(jin) 帶動了當地群眾(zhong) 致富,也引來了大量遊客。每年的踩花山節和水上運動大賽,都成了苗鄉(xiang) 兒(er) 女盛大的節日。這“一節一賽”已經舉(ju) 辦了10年,不管是在摩圍山旅遊度假區,還是在蚩尤九黎城、阿依河以及烏(wu) 江畫廊,各大景區的精彩活動,都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遊客體(ti) 驗苗鄉(xiang) 風情,盡情欣賞水上運動。

  日前,潤溪鄉(xiang) 櫻桃井村的黃地峽巴渝民宿進入旺季。“這些民宿群在壯大村集體(ti) 經濟的同時,又能幫助群眾(zhong) 找到一條穩定的致富道路。”望著村子裏綠色環繞的幾十家民宿,櫻桃井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王海霞信心滿滿。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