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經濟生產幫扶崗位一個都不能少 街區活力重現
央視網消息:常態化疫情防控之下,各行各業(ye) 攻堅克難、堅定信心,用不同的方法促進經濟生產(chan) 。
脫貧後不返貧 幫扶崗位一個(ge) 都不能少
甘肅省有2280個(ge) 鄉(xiang) 村就業(ye) 工廠和幫扶車間,其中近四分之一是脫貧勞動力。在臨(lin) 夏州東(dong) 鄉(xiang) 縣的一家毛紡廠,75%的工人都曾經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別看現在一片繁忙,就在3月份,工人們(men) 還曾對工廠的發展有所擔憂。
物流受阻的同時,外貿訂單也開始減少,工廠一下陷入了既缺乏原材料又沒有訂單的困境。就在工廠陷入低穀時,來自政府的兩(liang) 筆幫扶資金讓工人工資有了著落,一筆是160萬(wan) 元的留抵退稅,一筆是22萬(wan) 元的跨省物流補貼。
有了政府給的“定心丸”,這家企業(ye) 的負責人5月份先後兩(liang) 次奔赴300公裏外的毛紡行業(ye) 聚集地天水市甘穀縣尋找商機,終於(yu) 接到了一些訂單。
截至4月底,甘肅省2280個(ge) 鄉(xiang) 村就業(ye) 工廠和幫扶車間,沒有一家因疫情影響而停產(chan) 退出。
抓住螺螄粉商機 發展原材料產(chan) 業(ye) 促致富
在廣西柳州,小吃螺螄粉火遍了國內(nei) 外。螺螄粉的銷量多了,酸筍、木耳、豆角等原材料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當地抓住商機,引導農(nong) 戶參與(yu) 發展超55萬(wan) 畝(mu) 的原材料生產(chan) 。
近年來,柳州市把加快發展螺螄粉產(chan) 業(ye) ,作為(wei) 提升地方特色產(chan) 業(ye) 的突破口,做強全產(chan) 業(ye) 鏈。
目前,柳州螺螄粉產(chan) 業(ye) 帶動原材料基地規模達55.2萬(wan) 畝(mu) ,今年將繼續擴大到65萬(wan) 畝(mu) 。螺螄粉產(chan) 業(ye) 也促進了20萬(wan) 農(nong) 民增收。
老街複市有創意 激發文旅消費活力
複產(chan) 的同時,還需要複商。在江蘇揚州,見證古城曆史變遷的皮市街最近又熱鬧了起來。一係列的景觀更新,備受年輕人喜愛。
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當地通過策劃主題活動,讓年輕的潮流感和古城的古樸氣質碰撞融合,積極推動助企紓困和複工複產(chan) ,令街區活力重現的願景變為(wei) 現實。
為(wei) 了更好地激發消費活力,當地還發放了10萬(wan) 元的消費券,幫助商家盡快複工複產(chan) 複業(ye) ,提振創業(ye) 的信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