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嘉賓正在盤活親子綜藝
剛剛上線的《爸爸當家》是首檔男性全職育兒(er) 觀察真人秀,主打素人父子、父女;已經連播兩(liang) 季的《我的小尾巴》,延續了素人兄妹的主題,獲得不錯的口碑。看來,素人嘉賓正在盤活親(qin) 子綜藝的棋局。
雖然同為(wei) 綜藝節目,但是近來的親(qin) 子節目都在弱化娛樂(le) 性,偏於(yu) 紀實性。主打素人、不搞娛樂(le) 、更多思考,這才是如今親(qin) 子綜藝的正解。
全職奶爸觀察記錄
作為(wei) 首檔男性全職育兒(er) 觀察真人秀,《爸爸當家》聚焦“全職爸爸”育兒(er) 現象,采用“爸爸回歸家庭中心位”的視角,通過真實記錄由爸爸主導的家庭育兒(er) 日常,展現男女在家庭分工、家庭教育方麵的更多可能性。節目邀請了葛沛豪、Ben、張效誠、肖傑四組素人爸爸,開啟一場長達100天的“爸爸當家”生活體(ti) 驗,並由育兒(er) 專(zhuan) 家張雅蓮坐鎮演播室進行觀察。
四位素人爸爸中,隻有葛沛豪已經擔任過四年的全職爸爸,其餘(yu) 都是新手。首先出場的葛沛豪,一上來就打造了全職爸爸的“天花板”。全家人還在睡覺時,他就要先起床準備精致早餐,接著就是“起床大作戰”:把熟睡的大女兒(er) 抱到餐桌上,紮辮子、音樂(le) 叫醒、撓癢醒神、喝水、喝奶、陪吃早餐、刷牙、擦臉……把女兒(er) 送去幼兒(er) 園之後,他自己再回到家裏在客廳補覺,接下來還要準備全家人的一日三餐。吃飯時,要等喂完孩子之後他才有空自己吃飯,同時還要用餘(yu) 光隨時觀察孩子的情況。晚上給孩子們(men) 洗澡、陪讀繪本、哄睡之後,他才能擁有屬於(yu) 自己的時間,倒上一杯可樂(le) ,看看視頻節目,享受難得的放鬆。葛沛豪在演播室第一次看到自己全職帶娃的一天,也感到不可思議,問道:“我有這麽(me) 慘嗎?”
對於(yu) 節目中其餘(yu) 三位新晉全職爸爸,觀眾(zhong) 能看到他們(men) 的手忙腳亂(luan) ,也能看到成長變化。三位爸爸風格迥異的帶娃方式也被津津樂(le) 道。Ben是美籍幼教老師,推崇寓教於(yu) 樂(le) 的教育方式,他會(hui) 吹兩(liang) 個(ge) 氣球,在中間擠上番茄醬,讓孩子們(men) 學習(xi) 怎樣擦屁股。麵對老婆的處處不放心,Ben在節目中說出了金句:“當全職爸爸最難的不是管孩子,而是讓老婆不要管爸爸。”
不必過度依賴明星
《爸爸當家》上線5小時後便獲得了千萬(wan) 級播放量,熱度反響不錯。此外還有一檔主打素人嘉賓的親(qin) 子綜藝《我的小尾巴》已經連播兩(liang) 季,第二季剛剛在今年4月份收官。這檔節目聚焦“二孩家庭”中奇妙的年齡差現象,以“兄妹關(guan) 係”為(wei) 切入點,探索兄妹相處中的相互陪伴和成長。《我的小尾巴》在第一季節目播出之後,“天才心兒(er) 和她的廢柴哥哥”就成了網友討論的熱點話題。《我的小尾巴》給日漸疲軟的親(qin) 子綜藝帶來了一定的聲量,也被稱為(wei) “親(qin) 子綜藝2.0”,證明以素人嘉賓為(wei) 主視角的親(qin) 子節目依然是可行的,不必過度依賴明星家庭來撐場麵。
曾幾何時,《爸爸去哪兒(er) 》《爸爸回來了》等親(qin) 子節目極為(wei) 風行,但是這類節目無論是戶外旅行還是室內(nei) 居家,都隻是著眼於(yu) 父親(qin) 和孩子三天兩(liang) 夜的短暫共同生活,偏向於(yu) 娛樂(le) 性,難以對親(qin) 子問題進行深入探討。2016年,國家廣電總局發布了限製未成年人參與(yu) 真人秀的管理細則,也被稱作“限童令”,細則指出:“堅決(jue) 製止少兒(er) 節目商業(ye) 化、成人化、過度娛樂(le) 化傾(qing) 向,規範治理少兒(er) 功利性選秀、少兒(er) 真人秀等節目類型,強化少兒(er) 節目發展保障。”2018年,“限童令”進一步升級,從(cong) 通知上升為(wei) 法規,一大批明星坐鎮的親(qin) 子綜藝就此啞火。其間雖然也有《放開我北鼻》等節目采取明星嘉賓+素人萌娃的模式,讓明星成為(wei) 孩子的“臨(lin) 時家長”,但其親(qin) 密性和互動性遠沒有血緣關(guan) 係來得深厚。
《我的小尾巴》《爸爸當家》以素人親(qin) 子+明星觀察的方式呈現在大眾(zhong) 麵前,在長達100天的相處過程中,有柴米油鹽,有吵吵鬧鬧,更接近普通人的日常。素人親(qin) 子綜藝還為(wei) 社會(hui) 層麵提供了關(guan) 於(yu) 親(qin) 子教育、家庭關(guan) 係的更多思考。比如在《爸爸當家》中就展現出社會(hui) 對全職爸爸的偏見,不少受訪的全職爸爸公開了自己麵臨(lin) 的窘境,比如得不到嶽父嶽母的理解,需要刻意隱瞞。節目不但要打破社會(hui) 對全職爸爸的偏見,更要為(wei) 全職媽媽正名。節目嘉賓張效誠以前隻是每天陪孩子玩一小時,在全職帶娃一天之後,他發自肺腑地感歎:“以後誰再說當全職媽媽容易我就‘抽’他。”不娛樂(le) 、不作秀、不炒作,發酵出更多深度思考,這才是親(qin) 子綜藝繼續存在下去的意義(yi) 所在。(劉雨涵 唐羽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