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如何打造城市的有聲名片

發布時間:2022-05-26 14:5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音樂(le) 是世界共通的語言。意大利動人的歌劇、巴西熱情的桑巴、韓國潮流的音樂(le) ……無論在何處,凝結著當地獨特曆史文化基因的音樂(le) ,總能給人帶來心靈的慰藉。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滋養(yang) 了音樂(le) 的生長,音樂(le) 則令城市具有令人神往的吸引力,也為(wei) 其文化產(chan) 業(ye) 的蓬勃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

  “音樂(le) 之都”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創意城市的榮譽稱號,意大利博洛尼亞(ya) 、韓國大邱、巴西薩爾瓦多等城市都曾被授予“音樂(le) 之都”的稱號。這些城市致力於(yu) 打造音樂(le) 文化空間,突顯音樂(le) 的獨特氣質,塑造與(yu) 眾(zhong) 不同的藝術氛圍。

  讓城市處處流淌著音樂(le) 旋律

  信步於(yu) 意大利博洛尼亞(ya) 市中心古老的馬喬(qiao) 列廣場,音樂(le) 是這座城市給許多到訪之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在這裏,時不時能看到打扮獨特的藝術家們(men) 怡然自得地演奏著小提琴、手風琴、雙簧管等樂(le) 器,流淌的音符與(yu) 不遠處古老莊嚴(yan) 的海神噴泉遙相呼應,令人陶醉。廣場上還經常會(hui) 有規模盛大的音樂(le) 演出,吸引著往來的人們(men) 駐足傾(qing) 聽。

  音樂(le) 是博洛尼亞(ya) 的“靈魂”。2006年,博洛尼亞(ya) 成為(wei) 首個(ge)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音樂(le) 之都”稱號的城市。這裏坐落著許多與(yu) 音樂(le) 相關(guan) 的文化機構:享有盛名的博洛尼亞(ya) 市政歌劇院、太陽劇院、博洛尼亞(ya) 國際圖書(shu) 和音樂(le) 博物館……城市裏處處流淌著音樂(le) 的旋律。

  2020年,在意大利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艱難時刻,來自博洛尼亞(ya) 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集體(ti) 合唱了意大利上世紀90年代的經典老歌。美妙的歌聲、輕快的旋律撫慰了人們(men) 焦慮與(yu) 苦悶的內(nei) 心,為(wei) 意大利人民帶來了希望。

  每到夏天,韓國大邱市的大邱音樂(le) 廳都會(hui) 在樓頂舉(ju) 行別開生麵的“屋頂音樂(le) 會(hui) ”。仲夏夜裏,空中飄蕩著的悠揚音樂(le) 成為(wei) 當地市民的最愛。大邱音樂(le) 廳演出企劃部門負責人金津佑向記者介紹,為(wei) 了讓無暇去音樂(le) 會(hui) 的新手媽媽們(men) 得以放鬆,音樂(le) 廳還會(hui) 專(zhuan) 門舉(ju) 辦“嬰兒(er) 車音樂(le) 會(hui) ”,媽媽們(men) 可以帶著出生不久的孩子一起聆聽音樂(le) 。

  “音樂(le) 已成為(wei) 大邱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現場聆聽音樂(le) 時,那種音樂(le) 掠過肌膚、進入耳畔、直擊心靈的感受妙不可言。”金津佑說。

  2017年,大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音樂(le) 之都”稱號。全市有180餘(yu) 個(ge) 與(yu) 音樂(le) 有關(guan) 的團體(ti) 組織,歌劇院、音樂(le) 廳、露天表演場等能容納千人以上觀眾(zhong) 的演出場所約有170個(ge) ,該數量在韓國地方城市中位列第一。這座城市一直將“在日常生活中享受音樂(le) ,和市民一起打造音樂(le) 城市”作為(wei) 目標。完善的基礎設施、強大的人才團隊、多樣的特色活動,讓市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充分感受到音樂(le) 的美妙。

  在大邱,每月的最後一個(ge) 星期三是文化日。當天,市民可以免費或支付很低的費用觀看各類演出。政府還會(hui) 安排藝術團體(ti) 前往社會(hui) 福利機構,包括老人福利機構、殘疾人機構和保育機構等地演出,為(wei) 更廣泛的人群提供欣賞藝術的便捷機會(hui) 。

  音樂(le) 產(chan) 業(ye) 成為(wei) 城市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發揚音樂(le) 傳(chuan) 統,挖掘城市特色,推出多樣化項目……在許多地方,音樂(le) 產(chan) 業(ye) 成為(wei) 城市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在巴西東(dong) 北部,有一座久負盛名的“音樂(le) 之都”——薩爾瓦多。這裏是許多巴西著名作曲家的故鄉(xiang) ,也是熱情的阿希、柔美的巴薩諾瓦和奔放的桑巴等許多音樂(le) 流派的發源地。在這座城市舉(ju) 行的狂歡節,更是以其規模龐大的街頭狂歡遊行和原汁原味的音樂(le) 風格而聞名於(yu) 世。

  狂歡節期間,改裝過的大型卡車頂部成為(wei) 移動的舞台。卡車在城市街道上勻速行駛,民眾(zhong) 簇擁著卡車一路向前,在欣賞樂(le) 手與(yu) 舞者表演的同時,與(yu) 他們(men) 一起舞動——整座城市成為(wei) 音樂(le) 與(yu) 歡樂(le) 的海洋。

  狂歡節不僅(jin) 成就了薩爾瓦多的音樂(le) 盛名,也為(wei) 當地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據了解,持續約一周的薩爾瓦多狂歡節能夠吸引幾十萬(wan) 到數百萬(wan) 的外來遊客,為(wei) 當地帶來十幾億(yi) 雷亞(ya) 爾(1元人民幣約合0.74雷亞(ya) 爾)的收入,並創造大量就業(ye) 機會(hui) 。

  薩爾瓦多狂歡節將音樂(le) 舞蹈演出打造為(wei) 大眾(zhong) 參與(yu) 的城市活動,將公共空間與(yu) 藝術審美相聯結,也為(wei) 城市引來多層次合作夥(huo) 伴,極大地繁榮了當地文化產(chan) 業(ye) ,激發了城市的發展活力。“音樂(le) 是一種流動性非常強的產(chan) 品,我們(men) 注重把音樂(le) 、人文等元素融合在一起,讓它們(men) 變得豐(feng) 富、有內(nei) 涵。”薩爾瓦多狂歡節音樂(le) 顧問索拉亞(ya) ·佩西諾說,“音樂(le) 讓更多的遊客觸碰到薩爾瓦多這座城市的靈魂。”

  不隻是狂歡節。近年來,薩爾瓦多積極探索推廣一係列音樂(le) 產(chan) 業(ye) 發展項目:“音樂(le) 孵化器”項目旨在支持創立音樂(le) 企業(ye) ,“音樂(le) 空間”計劃重點支持在公共場所舉(ju) 辦戶外音樂(le) 活動,而音樂(le) 論壇可以促進行業(ye) 交流互動……充滿創意的音樂(le) 產(chan) 業(ye) 推動這座城市蓬勃發展。

  在博洛尼亞(ya) ,每年也都有一係列國際知名音樂(le) 項目輪番上演:國際現代音樂(le) 節、國際古典音樂(le) 節、博洛尼亞(ya) 爵士音樂(le) 節、國際夏季文學與(yu) 詩歌音樂(le) 節……這些活動吸引了無數作曲家、樂(le) 隊和音樂(le) 愛好者們(men) 不斷湧入這裏,使得博洛尼亞(ya) 成為(wei) 獨一無二的音樂(le) 中心,也為(wei) 它帶來源源不斷的創意和發展活力。

  “音樂(le) 的傳(chuan) 承創新不僅(jin) 需要從(cong) 業(ye) 者的努力,也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博洛尼亞(ya) 市政府官員瑪麗(li) 雷娜·皮拉蒂介紹,意大利國家和地方政府為(wei) 博洛尼亞(ya) 音樂(le) 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了充裕的資金支持。這些資金被合理規劃安排,用於(yu) 支持音樂(le) 組織和行業(ye) 協會(hui) 發展,並推廣各類創新型音樂(le) 項目;音樂(le) 組織和行業(ye) 協會(hui) 則常常深入校園、社區舉(ju) 辦活動,為(wei) 音樂(le) 市場培養(yang) 了大批未來的從(cong) 業(ye) 者和潛在的消費者。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個(ge) 良性的音樂(le) 產(chan) 業(ye) 發展循環得以形成。

  皮拉蒂告訴記者,政府還鼓勵企業(ye) 支持音樂(le) 產(chan) 業(ye) 發展,著名的跑車品牌蘭(lan) 博基尼就是當地最大的“文化讚助商”之一。一處蘭(lan) 博基尼的舊工廠被當地政府精心改造成“音樂(le) 之家”主題公園,成為(wei) 可供居民享受音樂(le) 的社區休閑空間。“政府與(yu) 企業(ye) 的合力支持,讓音樂(le) 成為(wei) 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皮拉蒂說。

  音樂(le) 教育打開通向音樂(le) 世界的大門

  走進薩爾瓦多音樂(le) 博物館,就像走進一座音樂(le) 的寶藏。在這座瓦藍色的漂亮建築裏,展示了從(cong) 巴伊亞(ya) 音樂(le) 到巴西當代流行音樂(le) 的多樣化音樂(le) 流派,通過交互式的試聽展示,遊客可以深入了解巴西的音樂(le) 文化發展曆程。

  誕生於(yu) 薩爾瓦多地區的巴伊亞(ya) 音樂(le) 是這座博物館的重要展示內(nei) 容。展廳內(nei) 存有超過800小時的巴伊亞(ya) 音樂(le) 資料,以及介紹其發展曆史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在互動區域,音樂(le) 愛好者們(men) 可以和音樂(le) 家一起參加表演課,或者嚐試學習(xi) 打擊樂(le) ;在卡拉OK房間裏高歌一曲之後,就能在電子郵件裏接收到自己唱歌的視頻,並分享到社交網絡。訪客凱西亞(ya) 在博物館錄音室裏體(ti) 驗了專(zhuan) 業(ye) 的歌曲錄製過程後,在社交媒體(ti) 上留言:“所有熱愛文化的人都會(hui) 喜歡這個(ge) 奇妙的地方!”

  伴隨著音樂(le) 產(chan) 業(ye) 的蓬勃發展,以及城市中越來越多音樂(le) 空間的出現,人們(men) 對音樂(le) 的感知和理解也不斷加強。大眾(zhong) 化的音樂(le) 知識普及、專(zhuan) 業(ye) 化的音樂(le) 教育則為(wei) 建立從(cong) 音樂(le) 創作、生產(chan) 到傳(chuan) 播的產(chan) 業(ye) 鏈條提供支持,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培養(yang) 了源源不斷的人才。

  大邱非常重視對青少年的音樂(le) 教育,推出“一人一樂(le) 器”項目,鼓勵小學至高中階段的學生至少學會(hui) 演奏一種樂(le) 器。對於(yu) 當地諸多音樂(le) 學院的畢業(ye) 生,市政府和各演出機構積極搭建平台、提供機會(hui) ,幫助這些年輕的音樂(le) 人在行業(ye) 裏嶄露頭角。大邱本地的音樂(le) 學院還與(yu) 意大利、德國的一些劇院合作,開發大量的交流項目,使年輕的音樂(le) 家和學生有機會(hui) 在國外實現職業(ye) 發展。

  除了對專(zhuan) 業(ye) 人才的培養(yang) ,大邱政府還致力於(yu) 提高大眾(zhong) 的音樂(le) 素養(yang) 。大邱歌劇院是韓國第一個(ge) 歌劇專(zhuan) 用表演場所,它不僅(jin) 提供精彩紛呈的演出,其下設的歌劇學院也為(wei) 市民和青少年提供歌劇鑒賞、聲樂(le) 學習(xi) 和舞台體(ti) 驗等課程,幫助民眾(zhong) 深入地了解韓國歌劇。大邱歌劇院藝術導演鄭甲場向記者表示:“歌劇是關(guan) 於(yu) 人的故事,是每個(ge) 人都可以欣賞的。大邱歌劇院致力於(yu) 成為(wei) 市民和歌劇之間的橋梁。”

  博洛尼亞(ya) 也以其發達的音樂(le) 教育而聞名。這裏有許多著名的音樂(le) 教育機構,以博洛尼亞(ya) 大學為(wei) 例,該校是意大利第一所開設藝術、音樂(le) 和表演藝術教學課程的大學,為(wei) 城市音樂(le) 文化的傳(chuan) 承與(yu) 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與(yu) 大邱相似,博洛尼亞(ya) 同樣非常重視對孩子們(men) 的音樂(le) 教育,開展了許多針對兒(er) 童的音樂(le) 知識普及和培訓項目:“音樂(le) 教育要從(cong) 孩子抓起。孩子最終也許不能成為(wei) 一名音樂(le) 家,但會(hui) 成為(wei) 優(you) 秀的音樂(le) 鑒賞者。”皮拉蒂說。

  《 人民日報 》( 2022年05月17日 18 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