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42天“零感染”是怎麽實現的——重慶市援滬醫療隊院感防控工作側記

發布時間:2022-05-30 17:17:00來源: 重慶日報網

 

  5月25日,重慶市援滬醫療隊(下稱重慶醫療隊)平安返渝,全隊1567名醫療隊員連續42天實現“零感染”,真正做到了“健健康康去,平平安安回”。

  在上海市鬆江區抗疫一線,重慶醫療隊堅持底線思維,夯實院感安全防線、突出人文關(guan) 懷,把院感防護上升到三項“鐵的紀律”之中,在跨域醫療援助中首創紀律監督小組,重點監督院感防護的執行落實,確保了援滬抗疫任務圓滿完成。

  近日,記者采訪了凱旋的抗疫英雄,一探“零感染”背後的故事。

  “做到‘零感染’,努力得100分”

  4月15日,重慶醫療隊抵達上海次日,就接到進駐鬆江區2號方艙醫院的任務。出發前,全體(ti) 醫療隊員都接受了院感防控培訓和考核。

  “剛入艙時,一些工勤人員會(hui) 走錯通道、逆行等,院感防護技能幾乎為(wei) 零。”

  醫療隊員遊璐坦言。針對這一情況,醫療隊製定了培訓計劃,進行艙外分時段滾動培訓和艙內(nei) 實時指導培訓。

  “感控工作是重中之重!”醫療分隊負責人張丹介紹,醫療隊排查感控風險點,堅持梳理感控紅線、築牢感控防線、把握感控主線、堅守感控底線等“四線”並重,切實做好院感防控工作。“做到‘零感染’,努力得100分。”

  據了解,接到援滬任務,重慶醫療隊就組建了包括多家市級定點醫院院感科負責人、市級院感專(zhuan) 家組成的感控隊伍;在抗疫一線,各方艙醫院成立院感組,設立專(zhuan) 職院感督導員,製定《重慶援滬醫療隊感染防控管理方案》。

  在鬆江區1號方艙醫院,護理負責人趙慶華牽頭開展“三分三全三結合”院感知識及技能培訓。“三分”即分人群、分層次、分階段;“三全”即全員、全程、全方位;“三結合”即線上、線下及專(zhuan) 業(ye) 培訓與(yu) 寓教於(yu) 樂(le) 相結合,築牢感控防線。

  鬆江區3號方艙醫院按照“三通”縱向管理模式推進院感防控工作,上與(yu) 指揮部加強溝通;中與(yu) 鬆江聯合組織對消防人員、公安人員、安保人員等進行院感安全培訓;下將安全管理措施做到人人知曉、人人落實。該方艙醫院負責人胡懷東(dong) 稱,正是因為(wei) 整合三方力量,才成功應對了4月25日極端天氣的侵襲,保證了方艙的安全運行。

  “三級感控全監督。”4號方艙醫院負責人潘傳(chuan) 波介紹,一線院感專(zhuan) 職人員24小時監控每一位出艙人員脫卸防護用品的操作流程,對不規範行為(wei) 及時提醒糾錯;二線院感每日對三區(清潔區、半汙染區、汙染區)感控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巡查、對艙內(nei) 突發事件及時指導處理;三線院感對三區院感防控管理開展三級質控。“方艙院長直管院感防控工作,三級督查並行。”

  此外,重慶醫療隊還建立“駕照式”計分管理製,在脫卸間被院感員糾錯提醒、被錄製作為(wei) 典型案例都要扣分,扣滿3分人員須停崗接受再培訓,考核合格後方可返崗。停崗培訓2次及以上人員(即扣滿6分),不得再從(cong) 事方艙工作。

  “為(wei) 白衣天使穿上安全的‘鎧甲’”

  核酸采集涉及管控區、封控區及防範區,醫療隊采集分隊首次進社區就與(yu) 當地居民和誌願者發生了分歧。

  “他們(men) 覺得手消毒的次數太多,有些浪費時間。”在核酸采樣中,醫療隊員堅持采集一個(ge) 人就消毒洗手一次,但當地居民和誌願者提出每采集10人進行一次手消毒,認為(wei) 這樣速度更快。感控組組長李曉紅說,“我們(men) 也巴不得快點,但院感防控不允許!”

  李曉紅稱,規範的手衛生,可以將有可能帶給居民的交叉感染降到最低。後來,隊員們(men) 不斷宣傳(chuan) ,最終贏得了居民和誌願者的理解,有人還拍攝短片誇讚醫療隊的手衛生特別規範。

  不隻是手衛生問題,有的誌願者穿戴防護服不規範。為(wei) 此,李曉紅又與(yu) 馬旭玨、徐秋蘭(lan) 等隊員開展問卷調查,針對性地對誌願者及居民進行感控知識培訓。

  “雙向防護是感控的兩(liang) 個(ge) 屏障。”醫療分隊負責人石紅軍(jun) 介紹,核酸采集團隊優(you) 選培養(yang) 50餘(yu) 名責任心強、具有一定感控經驗的醫生、護士擔任采集點感控督導員,承擔隊員防護用品穿脫指導、采樣點設置、醫療廢物處置,以及應急事件處置等全環節的感控督導工作。“為(wei) 白衣天使穿上安全的‘鎧甲’。”

  針對采樣布點多、固定或移動方式不確定,隊員分散等問題,感控組還統一防護用品穿戴標準,根據不同場景采取不同防護,固定采樣點統一口罩、帽子、防護服、兩(liang) 層手套、靴套;進樓層或三輪車移動采樣加穿隔離衣;陽性複核更換防護用品,為(wei) 隊員防護提供了同質化標準;采樣結束後,隊員們(men) 兩(liang) 兩(liang) 一組相互監督防護服脫卸。

  寧小媚是一名核酸采集感控員。每次進社區采樣,她都要督導、查看用物擺放、環境消殺是否符合規定,每個(ge) 點位的清潔區、汙染區是否分開,並監督隊員是否宣傳(chuan) 提醒“間隔2米距離、采樣時屏氣、小朋友不要碰阿姨的手、不能將手放在桌子上”等院感知識。

  “他們(men) 是最專(zhuan) 業(ye) 的、最規範的!”從(cong) 不理解到點讚,醫療隊的核酸采樣工作得到了當地居民和誌願者的認可。

  “為(wei) 隊員營造一個(ge) 安全的‘家’”

  門外物品擺放不合理、隊員將外出服直接放門外、走廊通風效果不佳……醫療隊剛入住洲際酒店,院感駐地組長龍從(cong) 燕就指出了一係列問題。

  洲際酒店既有核酸采集隊員,也有方艙醫院工作隊員,24小時都有人進出,很容易出現交叉感染。

  為(wei) 給隊員們(men) 營造一個(ge) 安全的“家”。駐地感控組主動提出24小時值守,安排返回消殺班,為(wei) 結束工作返回駐地的隊員進行體(ti) 溫檢測、隨身物品消殺、手衛生監督、工作手機保管充電等。“我們(men) 願做黑夜裏的一束光,等著戰友們(men) ‘回家’。”醫療隊員石朝藝這樣說。

  為(wei) 確保各項物資規範儲(chu) 備和使用,醫療隊第五分隊還推行庫房管理標準化、物資儲(chu) 存清單化、物資出入流程化、物資保供精準化等“四化”管理。醫療隊員陳珊透露,該物資管理模式得到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上海工作組醫療救治組的高度肯定,並要求推廣運用。

  在森林酒店,院感團隊負責人陳誌美牽頭建立健全樓棟包幹、駐地酒店負責人協同管理機製,製定駐地酒店感染防控實施細則、各類人員工作職責、返回酒店及房間流程,設置應急隔離房間,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酒店管理‘兩(liang) 手抓’。”陳誌美稱,一手抓感控培訓,特別是對酒店工作人員進行感控知識培訓,規範操作行為(wei) ,保證駐地酒店環境安全;一手抓健康管理,每日報送健康狀況,同質化管理酒店工作人員。“同時采取二級督導,一級督導員每日巡查、二級督導員不定期抽查,發現問題立行立改。”

  感控是疫情防控的生命。重慶醫療隊還突出人文關(guan) 懷,通過豐(feng) 富閑暇活動、加強心理輔導、解除後顧之憂、經常性關(guan) 心慰問、一對一談話疏導等人文關(guan) 懷舉(ju) 措,紓解了隊員壓力,提振了昂揚鬥誌。(記者彭瑜)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