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Z世代”的麥收丨就是“玩”,“00後”麥客的夏收“酷”事

發布時間:2022-06-06 15:50: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鄭州6月4日電(記者劉金輝、孫清清、馬意翀)換擋、轉向、升降,河南“00後”麥客劉家駿熟練地操控著聯合收割機,迎著金色的麥浪馳騁,像一名衝(chong) 浪的少年。

  “麥熟一晌,龍口奪糧”。這幾日正是麥收的關(guan) 鍵時期,劉家駿經常從(cong) 早上6點收麥到晚上11點,有時甚至到淩晨1點。駕駛室成了他的家,他也把貼有“00後”貼紙的駕駛室裝飾得別具一格。兩(liang) 個(ge) 黃色彈簧公仔擺在中控台上,不停地搖著頭。一個(ge) 紅豹公仔毛絨玩具掛在空調邊,衝(chong) 著他微笑。

  “‘玩’農(nong) 機是我的夢想,小時候我就喜歡坐在爸爸和大伯的收割機駕駛室裏玩,開收割機太酷了。那時候的收割機還沒有空調,熱得很,但我就是喜歡那種晃晃的感覺。”劉家駿說,“現在的收割機有空調,玻璃上還貼有太陽膜,熱不著、曬不著。唯一不好的就是噪音有點大,但我已經習(xi) 慣了。”

  初見劉家駿,他完全顛覆了記者對一個(ge) 農(nong) 機手的印象,他皮膚白皙,穿著一件白色的T恤,圓圓的臉龐上趴著幾顆青春痘,說話輕聲細語。

  劉家駿2000年出生在河南省扶溝縣練寺鎮秦溝村,在他三歲的時候,他的大伯買(mai) 了一台收割機,成為(wei) 他們(men) 家族的第一代農(nong) 機手。2019年,劉家駿購買(mai) 了自己的第一台收割機,和他的堂哥各自駕駛一台收割機,組成“兄弟團”,結伴在河南、山東(dong) 、河北等地收麥。

  練寺鎮是扶溝縣最南端的一個(ge) 鄉(xiang) 鎮,每年從(cong) 這裏由南向北揭開全縣麥收序幕。

  據練寺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司冰介紹,截至6月1日18時,全鎮麥收進度已超過三成,150多台收割機正開足馬力收麥,預計6月4日,全鎮麥收結束。

  6月2日,劉家駿正在收割練寺鎮下馬劉村村民羅玲的5畝(mu) 多小麥。看著劉家駿開著收割機來回穿梭在麥田裏,她蹲在地上,扒開割過的麥壟,看到地上沒有麥子,她說:“這個(ge) 年輕孩兒(er) ,幹得不賴,割麥很仔細,沒有漏麥子。”

  “附近的麥子割完,就一路向北。在外地,我們(men) 一般一天隻有晚上忙完才能吃上一頓飯,因為(wei) 麥子的成熟期就這幾天,就得搶著收,一點也不敢耽擱。”劉家駿說,“晚上在田間地頭鋪上席就睡了。”

  “割一天麥下來,確實很累,但我一開起收割機就興(xing) 奮。”劉家駿說,他平均每天收割約120畝(mu) 小麥,半個(ge) 多月的收麥時間,大概能掙4萬(wan) 多塊錢。麥收過後,他會(hui) 到父親(qin) 的加工燴麵坯的小工廠裏工作。

  劉家駿還喜歡玩快手和抖音,雖然他在快手上隻有3700多個(ge) 粉絲(si) ,但隻要他把開收割機割麥的視頻放上去,並加上“柴油味的青春”標簽,總能獲得不少點讚。“主要是收麥太忙,更新得少,但看到幾十人點讚,我就很開心。”

  劉家駿還加入了一個(ge) “00後農(nong) 機大隊”的群聊,遇到了不少熱愛開農(nong) 機的年輕人,他說,現在的農(nong) 機裝備很智能、舒適,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麥客行列。

  截至6月3日17時,河南省已收獲小麥4971萬(wan) 畝(mu) ,約占全省種植麵積的58.5%,日投入聯合收割機11.2萬(wan) 台。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