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裏可能藏著“硬核”毒素 過期食用會“要命”
沒有哪個(ge) 廣東(dong) 人能抵擋得了“嗦粉”的誘惑,而我們(men) 武漢人也同樣喜歡捧一碗熱辣辣的米粉“過早”,然而就是這晶瑩剔透、Q彈軟糯的米粉,有時候卻可帶來致命的危險。
入夏後,雨水頻繁,天氣高溫潮濕,濕米粉中毒事件高發,最近有一條“廣東(dong) 人最近慎食濕米粉”的話題還衝(chong) 上了熱搜,濕米粉包括河粉、腸粉(卷粉)、陳村粉、粿條、米線(米粉)、瀨粉、涼皮等。廣東(dong) 省市場監督局近日也發布消費提醒:濕米粉保質期一般為(wei) 24小時,超過保質期請勿食用。為(wei) 啥不能吃?因為(wei) 要命啊!今天就告訴你真相。
記住!
濕米粉保質期隻有24小時
在神泉鎮一家腸粉店,11名顧客在吃了河粉之後,相繼出現嘔吐、惡心、腹瀉、突然抽搐等中毒狀況,將5名患者送往醫院救治,2人病情相對比較穩定,2人病情較重,大腦、肺部、腎部器官也受到了嚴(yan) 重損傷(shang) ,情況並不是很樂(le) 觀;而其中1名年僅(jin) 6歲的兒(er) 童出現無意識狀況,醫治無效後去世;還有6名患者去當地治療觀察後已無大礙。
這起事件一出,受到了廣東(dong) 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高度重視。很多人看到這個(ge) 報道十分驚恐,紛紛表示擔心,怎麽(me) 我們(men) 平常經常吃的米粉麵條、河粉,咋吃了就中毒成了“奪命元凶”了呢?
經過檢測,受到高溫潮濕天氣的影響,像麵條、米粉這一類富含澱粉的食品,很容易受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ya) 種汙染,產(chan) 生有致命危害的毒素——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也不是第一次進入大眾(zhong) 視線了,2020年黑龍江省雞西市9人死亡的“酸湯子中毒事件”,“罪魁禍首”也是米酵菌酸。據統計,2010年至2020年十年間,全國發生此類中毒14起,84人中毒,37人死亡。
濕米粉營養(yang) 豐(feng) 富,水分含量高,是一個(ge) 營養(yang) 全麵的微生物培養(yang) 基,一旦被微生物汙染,很容易發餿變質,所以一般濕米粉的保質期建議是24小時。
米酵菌酸為(wei) 啥如此“硬核”?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很多人都不知道濕米粉隻能保質24小時,有網友表示家裏常常買(mai) 米粉回來放了三天還繼續吃……
而更讓人擔憂的是,受到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ya) 種汙染的食物,並不會(hui) 改變食物表麵的顏色、氣味和口感。也就是說,就算是米酵菌酸入侵過的食品,肉眼難以分辨出來異樣,也吃不出來怪味,普通人如果不注意的話,壓根就發覺不出來!
米酵菌酸雖然名為(wei) “酸”,其實是一種脂肪類物質。椰毒假單胞菌來源於(yu) 土壤,這種細菌本身怕熱,正常烹飪就能殺死,但是被它汙染的食物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長時間放置容易產(chan) 生米酵菌酸。
那用高溫不就可以殺死它嗎?北京協和醫院的營養(yang) 科主任康教授指出,米酵菌酸的耐熱性非常強,就算是100℃的沸水也難以消滅,且不管運用怎樣的烹煮方式的,依舊無法破壞它的毒性,人一旦食入就會(hui) 引起食物中毒。而且米酵菌酸的急性毒性很強,雖然每個(ge) 人出現的中毒狀況也有差異,但對人體(ti) 的肝、腎、心、腦等重要器官均能產(chan) 生嚴(yan) 重損害,輕者會(hui) 惡心、頭暈、腹瀉、拉肚子,而重者很可能會(hui) 導致肝腫大、中毒性腦病、意識不強、抽搐、肺部功能衰竭、血尿、意識不清、休克等,且這類毒素至今為(wei) 止,還沒有特效解毒藥物,一旦中毒,死亡率可以高達41.80%。
這種毒素肉眼既發覺不了,沸水煮也無法消除,毒性還如此之強,可謂是當之無愧的硬核毒素了。濕熱天氣是椰毒假單胞菌的活躍期,因而椰酵假單胞菌食物中毒多發生在夏、秋季,是時候注意了!
注意這4點避免米酵菌酸中毒
一般來說,穀類發酵製品、濕米粉、長時間泡發的木耳銀耳及其他變質澱粉類(糯米、小米、高粱和馬鈴薯粉等)製品都容易引起米酵菌酸中毒,還有穀類發酵製品如北方的酸湯子、格格豆,南方的湯圓、發酵糯小米、吊漿粑、糍粑、醋涼粉等。既然米酵菌酸容易在我們(men) 平日經常食用的食物中滋生,那麽(me) 我們(men) 該如何保障飲食的安全性呢?
◎注重挑選
像米線、河粉、腸粉這些濕米粉,有些會(hui) 進行散裝銷售,在買(mai) 的時候,一定要好好甄別和挑選。最好要看一下包裝上的生產(chan) 日期、保質期等等,看看有沒有生產(chan) 廠家的信息,有沒有衛生安全資質等等。最好要選擇有口碑、質量的濕米粉,且需要看一下濕米粉的狀況,質量好的米粉一般為(wei) 米白色為(wei) 主,質地也比較柔韌,看看濕米粉會(hui) 不會(hui) 變質,聞聞有沒有黴味異味等等。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於(yu) 散裝濕米粉的銷售者要求其在儲(chu) 存容器外或貨架、貨櫃等顯著位置上用標示牌標明食品名稱、生產(chan) 日期或生產(chan) 批號、保質期以及食品生產(chan) 經營者的名稱、地址、聯係方式等事項,這些也是我們(men) 采購時需要仔細查看的。
◎避免自製
家庭自製發酵米麵製品很難對有害微生物的量進行控製,出於(yu) 食品安全的考慮,建議大家盡量不要自製。如要自製的話,一定要保證原料安全,沒有黴變,穀物浸泡要勤換水,保持衛生、無異味。磨漿後要及時晾曬或烘幹成粉,儲(chu) 藏環境要通風防潮,不要直接接觸土壤,以防止汙染。
◎注意儲(chu) 存
濕米粉最好散開在陰幹處散開存放,避免過於(yu) 粘合引發變質狀況,如果發現米粉、麵條有黑點、黴點、發潮、怪味出現異樣狀況的話,應該舍棄。最好吃多少買(mai) 多少,不要隔天、隔夜食用,盡量當天食用完畢。由於(yu) 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ya) 種的最適產(chan) 毒溫度是26-28℃,實在吃不完的話,也要進行冷藏儲(chu) 存,冷藏的時候最好用專(zhuan) 用的食物保鮮袋裝著,不要和生冷的肉類食物一起放,以免引起細菌交叉感染;且盡量新鮮吃完更加安全。
◎浸泡時間
椰毒假單胞菌在幹燥的環境下無法生存,而長時間泡發的木耳和銀耳,也容易產(chan) 生米酵菌酸,因此木耳一定要注意泡發時間不能太久,建議現吃現泡,不要過夜浸泡,一旦觀察到表麵發粘、無彈性、有異味等,不論是新鮮的還是泡發的,都不應該再食用,因為(wei) 就算長時間高溫烹飪也不一定能殺死它。對於(yu) 木耳、銀耳的泡發,建議在食用前的一二個(ge) 小時用溫水泡發,泡一個(ge) 小時綽綽有餘(yu) 。
一旦發現中毒按此步驟緊急處理
如果發現感染中毒,我們(men) 該怎麽(me) 辦呢?
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中毒反應,發病一般較急,潛伏期一般為(wei) 30分鍾到12小時,少數為(wei) 1-2天,其中毒主要會(hui) 造成消化係統、泌尿係統和神經係統的損傷(shang) 。每個(ge) 人體(ti) 質狀況都不一樣,所以出現的中毒反應症狀也可能會(hui) 有所不同,有輕重之分。
一般如果在12小時內(nei) 出現有頭暈、惡心、乏力、拉肚子、抽搐、嘔吐(重者的嘔吐物呈咖啡色)和輕微腹瀉等狀況,就應該提起警覺了,不管是怎樣的不適反應,都得做好處理措施。而重症病人多呈肝昏迷,中樞神經麻癖,並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病情、愈後情況與(yu) 攝入的毒素量有關(guan) 。
首先,一定要采取緊急處理措施,用各種辦法盡快催吐,這樣可以減輕減緩發病的反應,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或就近及時送醫;吃了同樣食物的人,即使沒有中毒症狀,也應該立即就醫,切勿耽誤了病情加重狀況,錯過了最佳的救治時間。
食品安全無小事,需時刻警惕!
綜合科普中國、中國新聞網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