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音樂重新響起,劇院裏的仲夏夜不隻有夢
當音樂(le) 重新響起,劇院裏的仲夏夜不隻有夢
■ 複工日記
期待疫情過去就不再來。
6月5日,也就是北京新一輪疫情發生45天後,好消息終於(yu) 傳(chuan) 來——6月6日起,北京大部分地方都可以正常上班了!
回想起6月1日那天,朋友圈中的老老少少都在歡度“兒(er) 童節”,有幾個(ge) 朋友還帶了便攜食品、啤酒和折疊桌椅相約小樹林,我卻距離他們(men) 太遠,附近的公共交通尚未恢複,連羨慕嫉妒的力氣也沒有。
忽然就想起莎士比亞(ya) 的《仲夏夜之夢》中,也有個(ge) 奇妙的樹林,各種錯位情節在一覺醒來之後全部複原,每個(ge) 人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局。多希望仲夏夜的夢照進現實,一覺醒來看到世界依舊“忙碌地轉個(ge) 不停”。
之所以特別提及6月1日,是因為(wei) 我在劇院工作,沒有疫情的時候,每個(ge) “六一”都是劇院最熱鬧的日子,除了照常安排晚上的演出,下午還要為(wei) 小朋友加演兒(er) 童劇。所有演出結束,觀眾(zhong) 散去時,這裏才會(hui) 卸去盛裝,恢複寧靜。但今年這個(ge) “六一”,劇院亦如那些居家辦公的主婦,素淨的妝容和周圍茂盛的夏日碧色有一點違和。
作為(wei) “天選打工人”,我是劇院員工中為(wei) 數不多還可以保持通勤的。偌大的辦公室裏,隻有三兩(liang) 個(ge) 人,鍵盤敲擊的聲音格外響亮。
劇院的公共空間是遊人最喜歡拍照的地方,往日長槍短炮的攝影愛好者不見了,紅衣綠裙的“模特”也消失了,隻留下雕塑們(men) 孤單等待。一邊打電話一邊逡巡於(yu) 此,最常見到的是同樣一邊打電話一邊逡巡於(yu) 此的同事。
當然,也還有保潔人員在不斷擦拭欄杆,清潔消殺;工程人員檢修維護電梯;舞台技術人員穿梭於(yu) 各個(ge) 劇場後台之間調整設備;保安人員堅持按時巡視……外在的熱鬧變成了無聲的忙碌。
6月5日上午,北京宣布了此次疫情以來的最大好消息,下午我們(men) 就收到通知,劇院要複演了!而且就在當晚!而且還要全網直播!一時間,我竟激動得不知道說什麽(me) 好。因為(wei) ,這不僅(jin) 是能不能現場聽音樂(le) 的問題,而且是我曾經的生活回來啦!
事實上,我們(men) 劇院隻停演了一個(ge) 月,那一刻我卻忽然有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之感。“需要我幹點什麽(me) ?”那一刻,就算讓我去音樂(le) 廳擦地,我都願意。
事實證明,當晚參與(yu) 的音樂(le) 會(hui) 每一個(ge) 人都如此,指揮和樂(le) 手以音樂(le) 表達,幕後人員用一絲(si) 不苟的細節表達,現場的觀眾(zhong) 以淚水和掌聲表達,屏前的網友用讚許和期待表達。
當晚,白岩鬆老師也再次作為(wei) 誌願者擔任了音樂(le) 會(hui) 直播的導賞嘉賓,他說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曲》和《第五交響曲》回答了“該怎麽(me) 辦”的問題。
是的,劇院裏的這個(ge) 仲夏之夜不是夢,當晚的開場演出之後,第二天就是6月6日,這個(ge) 日子就像是一個(ge) 回答了明天我們(men) “該怎麽(me) 辦”的新紀元。
期待疫情過去就不再來,期待我們(men) 所有人的日子都能一直煙火如常地繼續下去。
□艾小揚(劇院從(cong) 業(ye) 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