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央視《我愛發明》改版上新 探索大國農業科研成果

發布時間:2022-06-10 15:10:00來源: 中國青年網

  6月10日17:30,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頻道《我愛發明》全麵升級。這檔播出時間超過13年,陪伴了一代觀眾(zhong) 的經典欄目,從(cong) 田間地頭的發明創造,到聚焦智慧農(nong) 業(ye) “大國重器”,以“發明,讓鄉(xiang) 村生活更美好”的核心理念全新闡釋“大發明觀”,向賦能產(chan) 業(ye) 發展、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創造力致敬。

  《我愛發明》本次升級回歸也是總台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節目中心“鄉(xiang) 聚向未來”夏季整體(ti) 編排的重點內(nei) 容。繼“鄉(xiang) 聚中國年”“鄉(xiang) 聚春天裏”之後,總台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頻道的“鄉(xiang) 聚”品牌陣營再添新意。

  探索大國農(nong) 業(ye) 科研成果

  看智慧農(nong) 業(ye) “點亮”鄉(xiang) 村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要靠科技創新實現發展突破,新版《我愛發明》在科技成果展現上做了許多新的嚐試。中科院植物工廠被譽為(wei) 我國“自動化最高的植物工廠”,李陽帶隊研發的“光配方”技術,用人造光代替太陽光進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讓單位麵積土地蔬菜產(chan) 量增加了20倍,且質量口感也優(you) 於(yu) 傳(chuan) 統蔬菜,而且,現在兩(liang) 個(ge) 人就能完成以前十幾個(ge) 人的工作,不僅(jin) 實現了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也節約了成本。如今,李陽團隊的“光配方”技術已走在了世界前列。

  喝著咖啡,吹著空調,躺在沙發上就能把地種了。

  這樣的耕作方式聽起來有點科幻,但在農(nong) 村長大的王金悅正在努力將這些變為(wei) 現實。海外歸來的王金悅放棄數十萬(wan) 年薪回到家鄉(xiang) ,希望通過“5G+芯片”的“大地管家”新技術,徹底改變“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傳(chuan) 統種田方式,解決(jue) 勞動力短缺和老齡化問題。如今,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投入三農(nong) 事業(ye) ,中國農(nong) 業(ye) 的未來前景光明!

  田間地頭的“交鋒”!

  續寫(xie) “人機大戰”奇跡

  《我愛發明》的“鐵粉”觀眾(zhong) 一定對“人機大戰”和“機器對決(jue) ”的經典環節記憶猶新,新版節目繼續沿用這種精彩賽製,沉浸式感受科技帶來的實用效果。

  在擁有240萬(wan) 畝(mu) 水田的廣西玉林市,育秧撒種的精細化操作和青壯年勞動力的減少讓播種經常出現不及時的問題。為(wei) 解決(jue) 這一難題,玉林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站副站長羅學夫發明了水稻智能播種機。

  播種不均勻、播種速度慢、去雜不細致……智能播種機能否解決(jue) 這些人工播種存在的問題?村內(nei) 10位播種高手將與(yu) 智能播種機展開激烈對決(jue) ,哪一方能用最短時間完成高質量播種工作?

  人機大戰不光在農(nong) 民兄弟之間展開,消防“藍朋友”也來了。偏遠村落一般都存在道路和地勢複雜等現實情況,一旦發生火災,如何能在最短的時間內(nei) 實施救援?參與(yu) 義(yi) 務救援十幾年的曹春雨帶著自己發明的消防拖車與(yu) 消防員之間展開了一場爭(zheng) 分奪秒的較量。

  打出融媒體(ti) “組合拳”

  助力中國現代農(nong) 業(ye) “向未來”

  作為(wei) “鄉(xiang) 聚向未來”整體(ti) 編排的主力軍(jun) ,新版《我愛發明》不僅(jin) 在電視端以更豐(feng) 富的視角向每一個(ge) 優(you) 秀發明和科技成果致敬,也在新媒體(ti) 端延伸出了全新的“創造力”產(chan) 品矩陣。

  6月10日起,在《我愛發明》上新的同時,“聚焦前沿農(nong) 業(ye) 科研成果,探討智慧農(nong) 業(ye) 熱點話題”的衍生產(chan) 品《未來農(nong) 學院》將在全網上線,這也是第一檔由國家級媒體(ti) 平台打造的“中國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科普新媒體(ti) 產(chan) 品。由“央視三農(nong) ”全程支持、《我愛發明》節目組深度合作的“2022智慧農(nong) 業(ye) 創新大賽”網絡互動也將在6月同步開啟。全國多所院校、科研機構及科技團隊將攜百餘(yu) 項作品亮相,從(cong) 各自科研角度為(wei) “智慧農(nong) 業(ye) 如何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方案。

  此外,揭秘《我愛發明》幕後拍攝花絮,探訪農(nong) 業(ye) 科技發明第一線的短視頻探班產(chan) 品《發明奇遇記》也在籌備中。“前沿農(nong) 業(ye) +創新人才+現代化農(nong) 業(ye) 揭秘”的立體(ti) 化產(chan) 品矩陣,將進一步強化《我愛發明》的媒體(ti) 融合屬性,帶動更多年輕用戶對“三農(nong) ”領域中國創造力的關(guan) 注熱情。

  榮獲中國糧油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被譽為(wei) “中國糧食行業(ye) 領軍(jun) 人才”的糧食滅蟲專(zhuan) 家付鵬程,怎樣完成上億(yi) 噸中央儲(chu) 備糧的滅蟲問題?

  上海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學家、著名節水抗旱稻研究專(zhuan) 家羅利軍(jun) 和研究員餘(yu) 新橋的“旱地種水稻”能否贏得水稻種植戶的“芳心”?

  CCTV-17《我愛發明》6月10日,全新出發。為(wei) 中國農(nong) 業(ye) 現代化助力,用創造力共建美好未來。

  原標題:躺在沙發上就能把地種了?央視《我愛發明》改版上新,一起來刷新智慧鄉(xiang) 村認知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