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科技大學:“心育+美育”,織密學生心理健康網
光明日報記者 劉豔傑 光明日報通訊員 韓洪爍
“李老師,我收到研究生錄取通知書(shu) 了,感謝您,我的每一次成長都離不開您的陪伴!”日前,山東(dong) 科技大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淑娜收到這樣一則短信,短信是經管學院一位學生寫(xie) 的,在李淑娜“一對一”心理輔導下,這位女生一步步打破自卑心理,變得樂(le) 觀、開朗起來。
“近年來,學校高度重視學生心理健康,創新‘朋輩互助’機製,讓心理健康走近每一名學生;通過第一課堂、第二課堂互補互助的教學模式,織密學生們(men) 的心理健康網。”山東(dong) 科技大學副校長曾慶田說。
建立係統化心理健康教育體(ti) 係
每天晚上九點,作為(wei) 班級心理委員、宿舍心理觀察員的外國語學院學生江佳琪都會(hui) 準時上線,用睡前時間傾(qing) 聽同學們(men) 的煩心事。
“最近我很容易焦慮,壓力比較大……”“我理解你的感受,我也經常忍不住給自己加壓,因為(wei) 我們(men) 想把每一天過得更有價(jia) 值……”身在屏幕另一端的江佳琪從(cong) 共情開始,與(yu) 前來谘詢的同學聊了起來。
“我們(men) 的心理谘詢中心每年要接待千餘(yu) 人次的谘詢和輔導。”李淑娜介紹,受學業(ye) 、疫情、就業(ye) 、人際關(guan) 係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增長,這也使得高校專(zhuan) 職心理谘詢師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
如何化解這一困境?山科大的做法是構建“朋輩互助”機製,出台設立班級心理委員、宿舍心理觀察員製度,從(cong) 在校生中選拔出一支高素質的心理健康教育誌願者隊伍,讓同齡人輔導同齡人。
“有些話題和老師溝通會(hui) 張不開口,而向自己的同學傾(qing) 訴時,就少了一些顧慮多了一份共情。”多次獲學校三好學生、優(you) 秀團幹部等稱號的藝術學院A13-512宿舍心理觀察員蔣夢涵告訴記者,她經常以朋友的身份傾(qing) 聽同學們(men) 的心聲,並用自己的經曆體(ti) 會(hui) 為(wei) 同學排解煩悶。
在山科大,像蔣夢涵這樣的心理觀察員共有6000餘(yu) 人,班級心理委員有1100餘(yu) 人。學校十分重視這支特殊隊伍的能力提升,每年對他們(men) 進行主題化、多樣化培訓,幫助他們(men) 掌握人際溝通、情緒調節等方麵的技巧,將他們(men) 打造成為(wei) 心理谘詢教師的“好助手”、班級同學的“貼心人”和異常情況的“信息員”。
山科大學生工作部部長王震介紹,除了“朋輩互助”,學校還建設了心理谘詢中心、心理功能室和10餘(yu) 個(ge) 學院心理輔導站,集結了心理谘詢師、心理學教師、輔導員、班主任、人生導師、心理委員及社會(hui) 谘詢師等多方力量,構建“學校—學院—班級—寢室”四級心理教育網絡,形成體(ti) 係化、網格化心理健康教育格局。
以美育心,多角度塑造大學生健康人格
“困難從(cong) 來都是更大勝利的前奏,在麵對重重困難時,你會(hui) 用‘四步法’去解決(jue) 自己的困難和挫折嗎”“內(nei) 向是社交恐懼症嗎”“怎麽(me) 才能排除你的情緒地雷”……
“給學生上心理健康課,問題要入耳動心才能保證授課質量。”山科大心理谘詢師喬(qiao) 揚介紹說,近年來,學校打造了“必修課+選修課+實踐課”的教學模式,有針對性地開設認識自我、人際關(guan) 係、戀愛心理、生命教育、消費心理等專(zhuan) 題的必修課、選修課。在教學上,他們(men) 注重采用案例教學,讓學生分組討論、辯論,變單向灌輸為(wei) 多向交流,讓學生入情入景,有時還請來畢業(ye) 生現身說法,並同步進行心理健康數據分析。
除了“第一課堂”,學校還有“心語講堂”“沐心心理講堂”“陽光講堂”等心理健康講座和心理素質拓展活動,形成了“一院一品牌、一院一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課堂”模式。
“宋院士來宿舍啦!”在能源學院學生宿舍,聽到這句話,同學們(men) 紛紛湧出宿舍。不久前,能源學院舉(ju) 辦了“麵對麵 心連心”心理健康教育活動,87歲高齡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宋振騏走進學生宿舍,與(yu) 同學們(men) 一起憶成長、話青春、談學業(ye) 、聊人生。“我上學的時候,可是文體(ti) 活動積極分子,我和同學自編自演創作了快板劇《不做啃書(shu) 匠》,幾乎演遍北京市的大學和中學。”宋振騏鼓勵同學們(men) 要發掘自己的興(xing) 趣,讓學習(xi) 生活再多一抹色彩。
“學校每年都會(hui) 舉(ju) 辦‘體(ti) 驗非遺文化’‘傳(chuan) 統文化體(ti) 驗日’‘文化遊園’等活動,以文化之美助力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通過‘以美育心 讓心更美’,多角度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山東(dong) 科技大學黨(dang) 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李克周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