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匪劇:向真實靠攏,才能跳出窠臼
網劇《對決(jue) 》從(cong) 各方麵看,都具有準“爆款”氣質:在題材上是這兩(liang) 年大熱的掃黑題材;在敘事上也有創新,通過省公安局下派刑偵(zhen) 專(zhuan) 家文陸陽至縣公安局,以第三視角去揭開縣域社會(hui) 治安的麵紗,在徹查內(nei) 鬼的自我檢視同時,兼敘深挖“保護傘(san) ”的過程。此外,電影級的影像質感、老戲骨坐鎮、戲劇感衝(chong) 突強烈等,皆為(wei) 近來網劇創作不可多得的亮點,但是卻沒有延續去年同類題材作品的成功,聲量始終不大,到底出了什麽(me) 問題?
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真實感上有缺位。警匪劇或者說刑偵(zhen) 劇,本質上是現實主義(yi) 題材,無論案情多複雜,講故事的手法多炫目,真實感始終是戲劇成功的最堅實基礎,這也是最能調動觀眾(zhong) 心理同感的優(you) 勢。否則,就是脫離現實的炫技。《對決(jue) 》的敘事開口不大,聚焦的是羅元縣城,開篇也做得吊人胃口:一輛麵包車將一個(ge) 麻袋堂而皇之扔在縣公安局門口,環衛工人戰戰兢兢打開麻袋,裏麵猛地伸出一隻血手。這個(ge) 細節處理足夠震撼、足夠血腥,卻是被批評得最多的地方——實在用力過猛了。這裏是電影《功夫》裏斧頭幫橫行的警察局嗎?最先打開麻袋的不該是近在咫尺的警察嗎?其後還有副市長親(qin) 自帶隊進入搬運村談判,居然被村民在暗處用槍狙中……破綻迭出的劇情奠定了這部劇的基調,實際上也折射出當下警匪劇創新的困境。
“警匪加懸疑”是網劇當下最流行的配方,也是容易出爆款的創作公式,但是“內(nei) 卷”也很嚴(yan) 重。製作方想要在劇情上創新,加大戲劇衝(chong) 擊,這本無可厚非,可是這種戲劇的衝(chong) 擊力應該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也就是真實的曆史、社會(hui) 與(yu) 情感之上。不管在前期拋出多麽(me) 爆炸性的劇情,必須在後續的劇情中圓回來,圓得好,情感衝(chong) 擊力就會(hui) 加倍。比如《沉默的真相》開篇也出現了驚悚的地鐵拋屍案,但是它的整體(ti) 劇情是建立在真實社會(hui) 案件改編基礎上,它在最後給出的答案讓人信服,甚至可以說是蕩氣回腸的悲壯。可是《對決(jue) 》在後續卻沒能很好地自洽:凶手這麽(me) 做的原因是什麽(me) ?真的有必要嗎?
客觀上說,《對決(jue) 》後續的劇情更加寫(xie) 實。特別是文陸陽和武劍聯手偵(zhen) 破小瑞士會(hui) 所槍擊案的過程,無論是邏輯推理、專(zhuan) 業(ye) 術語、影像影調等都可圈可點,在正常水準之上。還比如對基層刑警真實生活的展現——特別是出生入死的年輕刑警被10萬(wan) 塊彩禮絆住婚姻的腳步,大隊長袁剛在辦公中被打瞎一隻眼睛依然不改錚錚鐵骨,以及縣級公安局裏普通的日常辦案生活,都拍得比較實。但因為(wei) 作品前麵的調性,破壞了這種真實感,使得不少觀眾(zhong) 在開頭就棄劇。如果作品從(cong) 開頭就能保持這種警匪劇的專(zhuan) 業(ye) 性、真實性,如果能夠讓鏡頭深入搬運村,多表現搬運村裏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把村民拒絕拆遷的曆史原因和現狀剝絲(si) 抽繭般展現出來,展現出社會(hui) 生活的複雜性和客觀性,就能凸顯“掃黑本質上是維護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的主題,會(hui) 更加有煙火氣,從(cong) 而支撐辦案過程中帶來的戲劇感和傳(chuan) 奇感。
這部劇在人物塑造上,老戲骨比較穩,部分年輕演員、反派演員有些臉譜化。比如對黑幫老大陳錦輝的塑造,無論是粗獷的外貌,還是暴躁衝(chong) 動的言行——聚餐時突然殘忍刺傷(shang) 手下,動用私刑逼迫競爭(zheng) 對手就範,甚至策劃劫殺刑警,以此刻意和弟弟陳錦發的表麵斯文形成對比。我們(men) 已經從(cong) 無數九十年代的香港黑幫片中看過這樣的形象,當下的黑社會(hui) 頭目可能依然是這樣的做派嗎?黑幫出行還是如劇中那樣黑衣黑傘(san) 前呼後擁嗎?莽張飛尚且有拖枝揚塵之計——粗中有細,才顯得立體(ti) 。劇中對黑幫反派的扁平式甚至無腦式的描寫(xie) ——比如,當光頭和刀疤兩(liang) 幫人在小瑞士火拚,光頭中槍倒地奄奄一息時,他的心腹手下鐵頭等人趕到,不是第一時間將其送醫,而是全體(ti) 去追凶手——不僅(jin) 沒有強化反派的破壞力,反而低看了觀眾(zhong) 的智商。
警匪劇創作不易,特別是要在已有成功作品的基礎上做到創新出彩,更加不易。現實主義(yi) 始終是其核心要義(yi) ——它是態度,更是方法論。盡量向現實靠攏,從(cong) 真實中挖掘素材,才有可能跳出窠臼,探尋新的可能。
(文/胡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